首页 > 341《易鼎》作者:荆柯守 > 第163章 洗城(上)

第163章 洗城(上)

2025-03-28 09:17:31

乌程郡轰的一声,一处城墙终于崩碎,吴兵和放闸的洪水一样奔流而进。

这些日子,这镇可说是极尽所能,拼死抵抗。

吴王八万大军,打了整整一个月,特别是吴王为了争取时间,不惜代价,连亲直营也都派了出来。

现在,终于到了收割的时候。

缺口处,敌我的伏尸在脚下堆成小坡,血浸透了城砖直渗下去,在下面汇集成洪流,城内烟火滚腾,杀声四起,血光喷涌。

堆土成山的高台上,吴王魏越立在城前,默望城上,里面还在激烈抵抗。

贾鉴还不肯降吗?转首面向一个官员。

正是,有劝降者前去,却被射杀了。

这官员伏在地上说着。

让近卫上,将余孽全数杀了,还有,许入城之兵,洗城三日!吴王平静的说着。

王上?这官员大惊,抬起头来。

洗城是允许着士兵到处烧杀抢劫,未必是大屠杀,但是洗过城,往往一城内,余下一半人就已经了不得了。

我军在城下折损上万,不洗城何以安抚军士,又何以警众镇?吴王冷冷的说着。

时间不多了,对乌程郡顽强抵抗,迟迟没有投降,心中充满了怒火。

不过,现在四镇已平,还有一镇,如果加上路途和修整的时间,最多还有二月,就可平定了。

第二日,罗田县城不知什么时候,天就阴了,洒下雨珠,雨点笼罩着天空,顿时房间内暗了下来,并且从缝隙里漏了下来。

目光望着屋顶漏的雨,吴兴宗的语气里带着一些情绪:下雨了啊……投军去,说不定你我几年后,能做个校尉和将军呢!将军?汤远嘿嘿笑了两声,说:对,做了将军啊,就能和县老爷一样,有一座大宅院,养上一些奴仆,再娶两个好看的婆娘?吴兴宗笑出声,一巴掌拍在汤远脑袋上:对,你我做了将军,娶上几个婆娘!说完这些话,两人都沉默下来。

十六七岁,混在市井,却早就到了懂事的年纪。

记忆中,因劳累疾病相继死去的亲人,让他们的目光空洞起来。

大哥,你还有个姐姐吧?两个人都沉默了下来,许久后,汤远的声音,重新在房间内回荡起来。

啊,是啊,还有个姐姐。

吴兴宗漫不经心的回答的说着。

她嫁走后,一次都没有回来过?汤远努力回忆着,这几年和吴兴宗厮混在一起,并没发现对方有亲人来找过他,却托人送过两次包裹。

吴兴宗语气惆怅:不曾回来过,我家嫁妆少,她在夫家日子也不好过,爹娘去世后,还没有见过她!不过,前两年,知道我过的苦,前二年趁着夫家不知道,托人送过两回钱和衣物,也苦了她了。

在小户人家,当人家媳妇,有婆婆掌家,省出点钱不容易,这心意沉甸甸。

大哥你别泄气!汤远说着:你成了将军,去见她就是了。

说起来……吴兴宗忽然皱了下眉,心底的不安情绪,蔓延开来。

姐姐家,在乌程郡城,吴军正在攻城,会不会……汤远怔了下,安慰的说着:不要担心了,吴王安抚百姓,大凡攻城,没有糟蹋普通百姓。

不会有事的!恩,你说的是。

不知是否是汤远的话安抚了他的躁乱情绪,吴兴宗接下来显得越发沉默。

汤远也沉默的坐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中午时,他们才翻身起来。

吃完干粮,就收拾下,离开这里吧。

吴兴宗淡淡的说着,汤远点头,将放置在一旁的布袋提过来,打了开来。

两人没敢多吃,一人吃了两块面饼,喝了些凉水,将袋子收起来。

干粮分开来放,遇到事情,还能有个防备。

收拾行囊时,吴兴宗提议的说着。

汤远自听吴兴宗,没吭声,却找了块还算干净的布片,铺展开来。

一些干粮放到布片上,包裹着,放进吴兴宗背着的行囊里,汤远将剩下的干粮,放到自己行囊中,两人各背着一些,又取来大葫芦,一人灌了一大葫芦清水,留在路上喝。

他们住的地方,本就穷的被子只有半条,已经破的不成样子,又薄的很,却还是被他们带上了。

其余的物件更少的可怜,大体收拾下,两人步出了这座住了多年的破旧房舍。

大哥,接下来,我们直接去乌程郡城?汤远问着。

乌程郡城离这里不远,就是一百里路。

恩,大军在那里,我们去碰碰运气,吴军肯收下我们,也免得再继续奔波。

吴兴宗说着:也正好去见见姐姐。

要知道,吴军征兵在金陵,离这里很远,对于囊中无钱,只能步行而去的他们,这可不是轻松的事。

现在只需几日,就能遇到吴军,可免去许多麻烦。

出得他们居住的街,步入主街道,两人步伐快了许多。

哎,你们听说了没有?郡城那边,出大事了!有人在说着。

已经听说了,还真是惨啊!还有人回应着。

吴兴宗的脚步一顿,立刻转过头,看向声音来源之处,就见在一处茶肆那里,有人在议论着事情。

大哥,他们是在说乌程郡城的事情吧?汤远的耳朵很尖,自然也将那些话听进耳中。

且听听他们在说什么事情吧?见吴兴宗没有继续向前走,汤远提议。

不用汤远说,吴兴宗便已经将注意力,放到那边了。

这群人说的正在兴头上,声音并不小,站在一旁,两人听的清清楚楚。

……要说,这乌程郡的贾大帅也是狠人,在吴军攻城之时,死了上万吴兵啊,乱军之中,连吴王帐下的一员大将都死了,听闻这大将还是吴王的心腹,官职可不低呢!既是心腹大将死了,吴王又岂有不怒的?说到这里,那人长叹一口气:只是,可怜了城中的百姓,不少就因此都成了刀下亡魂……这个惨啊!你怎么知道?嘿,这里才隔多远,前面在杀人,消息就传了出去了。

刀下亡魂……郡城!吴兴宗心中一惊,一股不祥的预感,猛的浮现出来。

大哥?汤远察觉到吴兴宗的异常,担忧的唤了一声。

吴兴宗漠然的转过脸来:汤远,别说了,我们过去吧!语气平静的说着,吴兴宗大步而去,虽然内心惊慌担忧,只是这人天生就喜怒不形于色,面上却是看不出。

但是汤远十几年兄弟了,知道吴兴宗心里着急,一路上也不敢乱说话,沉默的跟着赶路。

还没出城门,耳朵里就听到一大堆关于乌程郡城战役的事。

几乎所有人,都在说着城破之后的屠城事情,这里离乌程郡城很近,这杀人的消息,顿时迅速传播,使百姓带着惊慌。

对于传闻中,死在吴军刀下的百姓,他们脸色苍白,几同身受。

终于离开这里了。

出得城门后,两人转过身,同时看了一眼身后的城。

吴兴宗的表情尤其复杂,盯了一会后,挥手:走吧,总有衣锦还乡的那一日。

几日后,通往郡城的路上,两个少年正闷头赶路。

大哥,都走了一天了,休息一会吧,反正天黑前,肯定能赶到乌程郡城。

汤远张了几次口,终于忍不住劝起来。

好吧,到前面休息一会吧!吴兴宗一指旁边的高坡,说着,说罢,就先朝高坡走了上去。

当坐到地上,感觉双腿发麻时,吴兴宗才真的感觉到疲惫,望着郡城的方向,吴兴宗眼睛有些发涩。

来,喝一口吧!一只手举着水葫芦,递了过来。

吴兴宗接过水葫芦,拔开塞子,嘴对嘴,咕噜咕噜的喝了几口,递了回去。

汤远随后也是喝了几口,将塞子重新塞好,背在了身上。

走了这么久路,终于快到郡城了。

汤远说着,看了看沉默着的吴兴宗,汤远再次暗自叹气。

他自然知道,对于很少见面的姐姐,吴兴宗还是很在乎,吴军真的洗城了,只怕吴兴宗的姐姐一家,也是凶多吉少了。

吃块馍吧。

汤远又递给吴兴宗一块面馍,自己同样持着一块,大口的咀嚼起来。

吴兴宗小口咬着手里的馍,眉头微微皱着。

正要说什么,远处的马蹄声,让两人站起身来。

大哥,是一队骑兵。

汤远压低声音说着。

是吴军。

吴兴宗确定的说着,复杂的表情,在他的脸上浮现出来。

吴军?我们怎么办?汤远皱起眉头。

退到草丛去,不要被他们察觉到。

吴兴宗说着,拉起他,快速的退到后面的草丛之中。

不一会,骑兵从他们眼前经过,马背上还有不少货物!大人,这次主公洗城,可真是让我们出了一口恶气!骑兵的速度并不快,只是缓慢行着,其中一个正说着。

一个听罢,冷哼一声:死了这样多弟兄,不杀回来怎能甘心?所言极是,有此军威,攻打下一座城池时,怕是他们要上赶着献城了!说话声,渐渐远去。

吴兴宗和汤远在他们走远之后,才直起身来。

大哥,只怕乌程郡城里,真的是遭屠了。

汤远说着。

吴兴宗咬紧牙,不说话,过了片刻,才一字一句的从牙缝中吐出来:继续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