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陶勋笑道:不如我现场当众炼一炉培元丹,将其中的奥妙演示给你们看怎样?众人闻之精神大振,轰然叫好。
各门各派炼丹多多少少总有点独特之处,故尔炼丹之术向来敝帚自珍、秘不示人,生恐被人学了去,象这样当众演示炼丹之术的千古仅见。
回春谷向以炼丹知名,炼培元丹的原料只有两、三味比较珍稀,黄丹子提供了辅料,几味主药由陶勋拿出来。
陶勋先将孜蕠鼎放出来,这件鼎器现在已经是上品的鼎炉,当它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上品仙器特有的气息令在场的众人发出一阵惊叹。
立即有人出言询问是不是上品鼎器,得到证实后大家纷纷围拢上来观赏,甚至抚摸。
莫说在小门派,放眼整个修仙界上品仙鼎也是屈指可数的,小门派恐怕历代祖师都没有亲眼见识过上品鼎器。
陶勋很大方地让众人看够、问够之后,方道:炼丹需要不少时间,少则七日,多则数十年,培元丹用一般炼制之法最少需要九天,最长不超过三年为宜,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不过,我今天要用的法子却是要打破常规,就以用药配比和火力的变化来向大家演示九个时辰出丹的妙术。
九个时辰出丹?众人露出古怪的表情,显然是不以为然。
炼制丹药不光是将灵药中的灵力、灵性充分地激发出来并且通过组合、融合产生神奇的效用,炼制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将天地灵力封存入丹药中,累积量变到产生质变的过程,如果炼制时间太短,丹药的药性、药力、灵力恐怕会大打折扣,这样的丹药能否起到培元筑基的作用恐怕还是两说吧。
陶勋微微一笑,继续道:修仙界炼丹所用丹火一般都是三味真火。
三味真火性烈而猛,能焚化一切有灵之物,能济水火、合铅汞,其火力冲淡易控,善与控火者心意相通。
炼丹是一件精细的事情,不求速度有多快,唯求细节要一一到位,所以唯有三味真火最适合炼丹。
陶真人所言极是,我等所传丹方皆以三味真火为鼎火。
其实,炼丹之奥妙在于诸种灵药混合在一起产生药性、灵性的互相牵引变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火便是万物转化之元,火力的大小、火性的变化可以控制牵引变化,而且灵药之间药性、灵性的牵引变化有许多是只要开了个头就会自动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不求精细控制,而求火力的变化要适应药性变化的需要,以此为炼丹的操作要领,可使炼丹的速度大为提升,效果亦更好。
时辰太短,会不会丹药的灵力不够?有人问出这个大家皆关心的问题。
其实丹药所能容纳的灵力是有一定上限的,这便是每种丹药总有个炼制时间上的最长限制,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修道理。
其实鼎火便是将灵力注入丹药里的唯一方式,但是一般的炼制手段有弊端,火力浪费极大,譬如用竹篓打水十次终不及金瓶打水一次。
诸位以为然否?众人皆大受启发,不住地颔首赞同。
接下来陶勋不再进一步解释,开始布药炼丹。
在发动火诀之前,他解释道:因是要演示火力与炼丹的关系,是故我这次使用的鼎火乃九龙真火和凤凰真火两种,火性和火力比三味真火要强过百倍,诸位且仔细看。
九龙真火和凤凰真火!众人无不骇然,这两种火非有大神通者不能发动和使用,常听说用来炼仙器或者用于争斗,第一次听说能用于炼丹。
用此两种仙火也需鼎器品质能承受吧?不错。
看好了。
陶勋双手各掐一诀,念动真言,两手指尖各出现一条火舌,一为赤红、一为金黄,火焰出现立即将靠得近的人逼得退开一丈,他两指轻轻一晃,火舌缩小化为两粒细小的火珠,周围的温度骤然下降。
真人手段高绝,这两团真火竟然几乎没有火力溢出损失。
识得门道的人大声赞赏。
培元丹功在荡涤混浊、洗净脏腑、还原先天之气、固本培元、重塑先天之体。
人之生,食五谷杂粮、荤腥素食,故先天之气渐丧,而混浊之气日积。
人之所食,皆出于土,九龙真火属水、属金,凤凰真火属木、属火,以五行相克,递相荡涤去浊,还原阴阳二气。
故以此二火炼丹可收奇效。
陶勋朗朗而道,两指齐弹,两粒火球便飞入鼎中。
鼎中腾地亮堂起来,鼎表聊聊有白气蒸腾翻涌,但鼎器表面的温度却没有任何变化,这就是鼎火没有丝毫泄漏的表征之一。
陶勋在众人惊羡的目光下气定神闲地开始炼丹,对于每一个与寻常炼丹之术有异的步骤都会解释几句,同时也不时地回答一些人的提问。
北地边境的十二派在炼丹一道上连不入流的小门派回春谷都比不上,门中长老耆宿们教弟子炼丹时多刻板地遵照长辈传下来的丹经、丹方,又因北地灵药匮乏,于是乎炼丹之时战战兢兢生恐出错,更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种过度的墨守成规之下如何能炼得好丹?如何能在丹术上有所成就?故而众人看着陶勋一边用娴熟的手法炼丹,一边听着他解说炼丹之术,这种收获远远超过师门数十、百年的苦修所得。
在陶勋边演示,边解说之中,不知不觉九个时辰的期限将至。
就如陶勋所预言,这炉培元丹真的在九个时辰内炼制成功。
当笼罩于孜蕠鼎表面的那层淡白之气变成淡紫之色时,众人皆闻有奇香溢出,鼎器盛放了灵药的那一格位置放出淡淡的金光,这是丹药已成的标志。
丹已炼好,我之取丹却又与各位所知略有不同。
陶勋一边说,一边取出四十九个小玉瓶摆在地上,然后双手掐出一个众人见所未见的手印仙诀打进鼎中,鼎盖微微震动着缓缓上升,很快露出一条缝隙。
陶勋变换仙诀,单手打出一道白光到鼎缝隙,就见地上一只玉瓶动了动,紧接着瓶身金光一闪而没,玉瓶就不再动了。
他一连打出四十九道白光,地上的玉瓶逐一如此变化。
最后一枚仙丹收完,他将鼎盖完全敞开,鼎身竖起公示于人,只见里面的布药室干干净净没有一丝一亮的渣滓。
天哪,陶真人一份药材就炼出了四十九枚丹。
一名佑宁门的弟子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模样。
此人是门中专门培养的专精炼丹的弟子,以前同样炼一炉培元丹,一炉能出两粒就算侥天之幸,而且十次有九次炼出来的是废丹,看到陶勋如此神通怎不叫他惊讶得下巴都要砸到地上。
陶勋道:诸位可以检验一下丹药品色如何。
在场的人都拥上前取玉瓶验丹,一时间丹室之内异香阵阵、沁人心脾。
验过之后,十二门派的人个个皆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验出来,都是上品、极品丹药,真人神通,通天彻地。
也有人追问:真人最后的取丹之术是不是有什么讲究?陶勋答道:不错,丹药出炉时,周身有灵力外溢,最好是乘其尚热封于玉瓶中极速冷却,使灵力不外溢,方可保丹药品性无损。
真人炼丹之术,举世无双矣。
立即有人拍起马屁。
陶勋笑道:呵呵,道友谬赞。
其实炼丹之术最重要的是多实践,唯有练手的次数多了,才能有所成,纸上谈兵或者患得患失不是外丹之道也。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心中却在哀叹:现今凡界的炼丹原材料太难得,想要多练手却经不起消耗呀。
丁柔忽在一旁笑着说道:若照相公这般说法,北地所有门派,包括回春谷在内,炼丹和炼器之术最高的应当是雪阳门才对?众人不解:陶夫人为何如此说?我听说芗柳坊市是雪阳门的秘密产业,坊中半数店铺或直接或间接与雪阳门有关系,去年我曾到过芗柳坊市,当时我便用手头上许多用不着的灵药从店铺里换回一些没什么用的东西,逛店铺时还不时地看到有散修将辛苦采得的矿石、灵药拿到店铺里交换物品。
董思焉笑着接口道:弟子明白了,这样算来芗柳坊市一年收购到的灵药、矿石数目便十分惊人,哪怕其中只半数归雪阳门所有,也足够他们全门上下每个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地炼丹或者炼器之用。
十二门派的人听得她此话后,各各脸上出现异色。
陶勋环顾众人道:瓶中之丹我拿着亦无大用,不如分给诸位。
这样吧,每派三枚,剩余的归回春谷所有,诸位意下如何?在场的人当中本来有人已经有了向陶勋购丹的打算,未及提出便听到他如此安排,一个个喜不自胜,一时间对陶勋赞颂、感谢之辞响彻丹室。
陶勋笑着待众人处瓜分掉培元丹后,道:经筵已经讲了十几天,我一直无暇去探望友人疗伤,依我看今天就到此,先歇上两天,诸位整理这些天所得,待我看过老友后再与诸位聊聊炼器的心得。
听到还有炼器的经筵,各派的人更加期待。
停下经筵,十二门派的人由回春谷弟子引到客房休息。
黄丹居士领陶勋先到朱砂闭关之所探望,尔后直接将他们师徒三人带到自己的密室。
陶勋取出一枚表面雕刻了一只百足虫的玉简,以及一只巴掌大、上有九孔的黄金罗盘递向黄丹居士:幸不辱命,这两样东西都拿到了。
黄丹居士一阵激动,却不接过手,仅仅只是看着两物黯然神伤,过了半晌郑重地向陶勋施礼道:我有个不情之请,请恩公答应。
陶勋和丁柔对望了一眼,疑惑地道:黄门主请讲,勋尽力而为。
我想请恩公收下两物,玉简看过之后请恩公立即销毁,其中记载的法诀千万不要告诉你们之外的第三个人,包括我在内也不要告诉。
陶勋耸然动容:这是令师留给你们百足门的,你为何要如此处置?先师留此玉简怕的是万一百足门不能在凡间立足,门下弟子也可退入成吾之山避祸。
但是,若百足门真的到了退入成吾之山的那一步,后代弟子在山中与世无争地修炼有所成,多半还是会返回凡间,成吾之山的秘密恐怕不保。
我不忍先师出生、修炼之地被外人侵扰。
陶勋和丁柔暗中交换一番意见,遂道:谷主能不被外物所惑,大道可期。
那我便承情收下,玉简中的秘密绝不传第三人,包括我的徒弟在内,黄金罗盘我亦会毁去,今后凡界再无入成吾之山之途。
多谢恩公成全。
请黄谷主暂将九虫圣石借我夫妇二人一用。
黄丹居士取出准备好的圣石,最后看了一眼玉简和黄金罗盘,伤感地返身退出密室。
过了约半个时辰,密室打开,陶勋夫妇走出来,见黄丹居士守在门外,便将圣石还与他,并道:谷主的嘱托我们已经办好,请谷主放心,我夫妇二人除了入山取雩云芝外,绝不再轻易踏足成吾之山。
有劳,拜托。
黄丹居士此时才问:不知黄金罗盘从何处觅得?我潜入芗柳坊市,又潜入雪阳门,是在魏奉铉的密室里找到这两物的。
黄丹居士脸色发白,咬牙切齿地道:魏奉铉!魏钵生!雪阳门!他全身上下颤抖不休,显是愤怒已极。
我在芗柳坊市用搜魂炼魄之术将魏钵生变成白痴,从他那里得到不少讯息,关于令师百足仙的仙逝我想谷主应当知道前后情由、原委才是。
黄丹居士抓住陶勋的袍袖:请恩公快告诉我。
陶勋递上一枚玉简:谷主自己看吧。
黄丹居士颤抖着接过玉简,迫不及待地将神识浸进去读取里面的内容。
过了盏茶工夫,他紧闭的双眼猛地睁开,眼泪如瀑布盘垂落下来,很快便变成了号啕大哭,口中不停地呼唤师父、师兄。
这样过了好一阵,黄丹居士终于缓过劲来,收起眼泪对陶勋夫妇道:教恩公见笑,实在惭愧。
谷主心志坚定,学生佩服。
师父乃我父,师兄是我兄,雪阳门害死我父、兄,此仇不共戴天。
黄丹子立誓我回春谷世代以消灭雪阳门为任,直至战死到最后一人。
黄丹居士也清楚自己门派的实力比回春谷差得太远,想要报仇绝非一代、两代能够完成。
或许不需要等那么久。
陶勋盯着他道:谷主想不想很快就报大仇?想不想回春谷取雪阳门而代之?黄丹居士惊喜地道:恩公愿意出手帮助本门报仇么?你赠我成吾之山的秘密,我自然要投桃报李。
但光有我们还不够。
要发动十二门派共同讨伐雪阳门?黄丹居士倒吸了一口气:恐怕这很难办到,雪阳门实力不俗,同各派也没有多少利害冲突,修仙门派间的关系讲究个有节有度,彼此极少将对方往死里整。
呵呵,谷主恐怕不知道我这趟从雪阳门所得有多么丰富,近三十几年来雪阳门没少暗中布局陷害其余十二门派,只因他们手段干净做得隐秘,都还没有暴露出来。
我整理了一部分资料,请谷主先过目。
黄丹居士接过陶勋递过来的证据,快速地浏览,入眼所见的东西立时让他惊呼出声:这么多中品仙器?他们门派上下几乎人手一件了,还有上品仙器十数件;他们分神期的高手增加到十人,三成弟子晋入元婴期以上?看到这里,黄丹居士抬起头道:雪阳门的实力怎么膨胀得这么厉害?恐怕十二门派联合起来也难以同他们相抗了。
丁柔道:仅凭这些资料,十二门派就必须有所行动,要么成为雪阳门的附庸,要么将它消灭。
陶勋又道:谷主继续看下去,先看完这些资料。
黄丹居士花半个时辰看完资料,又发愣半个时辰,额头、身上已尽是冷汗,喃喃地道:没想到魏奉铉竟然是这样厉害的角色,不声不响就布下如此大的局。
恩公,雪阳门是不是另有奥援?通天教。
通天教是他们的后台,雪阳门很快会在通天教的支持下开始向十二门派动手,我估计一年之后,北地边境十三门便全姓魏了。
不能让他们得逞!黄丹居士听到通天教的名头时脸皮猛地跳起来,心中的恐惧害怕显而易见,但他仍坚定地道:想必恩公已有成竹在胸,百足门上下愿为驱驰,该如何做,但请示下。
的确需要谷主出大力相助才行。
陶勋笑道:我的大弟子董思焉心思缜密颇有智计,我她唤进来一同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