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仙子抢在黎螀发飙前忽地嫣然一笑:呵,黎螀,这是给你个警告,休得太放肆,不要太自以为是,惹急了我大不了鱼死网破。
她的笑容倾倒众生,然而说话的语气却冷若万载寒冰,透露出一股决绝。
黎螀一呆,毕竟大事在即不好在大众面前继续相逼,只得狠狠地拿目光剜了她一眼并撂几句狠话。
紫霞仙子恍若未闻,若无其事地放出一团绿光笼罩在地上被压扁的傀儡上,随着她口中念动咒语,傀儡似吹气的皮囊般节节长起来,不一会儿便恢复原状。
陶勋恢复到原状,掸掸袍襟,若无其事地站到紫霞仙子身后,好似刚才的一幕压根就没发生过。
看到这般景象,一直高度关注这边的黎螀和钟名古似乎松了口气,紫霞仙子敢突然当众发难之举绝对超出了他们的计划,使他们不得不抱以警惕之心。
紫霞仙子的一番举动令在场的南海仙岛人士大受鼓舞,从黎螀出场以来,一直以绝高的法力震慑住众人,虽然各人仗着仙岛的传承仙器在身未必就真的怕了他,可是被人稳稳地压住一筹的感觉实在太糟糕,紫霞仙子的反击固然看上去未竟全功,亦被对方轻松化解,却毕竟是一次反击,大长众人志气。
众人的自信心在这种微妙的情形下非常微妙地发生些许变化,敢于当众出言反对缶粋一伙的人渐渐多起来。
哈哈哈,紫霞岛主好手段。
有人高声喝彩:狗屁的天界使者,咱们南海从来都是自由的,什么时候都不需要这种玩意儿横插一脚。
宋岛主所言极是,倘若缶粋小儿、江厀小儿他们将咱们哄来厌火岛只为闹上这么一出,那么对不起,本岛主恕不奉陪。
缶粋倒也罢了,江厀毕竟是正牌的一岛之主,被人当众言辞羞辱,面子上哪还能挂得住,当场便拍桌大叫:卿狣,你站住,你给我说清楚你什么意思!什么意思?本岛主要回岛,不陪你们胡闹。
卿狣轻蔑地瞟了一眼黎螀:你是不是想让你的黎老天仙动手拦我呀?嘿嘿嘿,说真的,我倒真想试一试本岛的传承之宝能不能同个天仙,虽然不知真假姑且算是,好生地斗上一斗。
场面闹僵是黎螀绝对不愿看到的,别看他是天仙,可南海诸仙岛的传承之宝也不简单,他真要动手攻破便不得不使出些特殊的手段,可如此一来势必带来无穷的后患。
一旁的钟名古突然放声大笑,声音不小,声浪亦极为特别,直透人的灵台心智,使人不由自主地暂时停止了说话的欲望,热闹的大殿一时安静下来。
紫霞仙子见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又将付诸流水,眉头便皱起来,待要出手,余光瞄见陶勋露出劝阻之意,心中一动,也便停下来冷眼旁观。
缶粋乘着这个机会大声道:诸位岛主,我与江岛主联合十二岛召集南海诸岛大会,大家既然来了,难道就不想知道我们有什么事要与大家商议么?他的话中点出这次大会是按照南海的规矩召集的,如此一来那些闹场想走的人也不好坚持离开,不管怎样须得照规矩办事吧。
有人便道:哼,缶小儿,你们是按照规矩召集大会不错,可你们突然装神弄鬼搬出个什么天界之使的戏码可是破坏了规矩的,不过我不同你一般见识,你们召集大会究竟所为何事,有屁快放赶紧说出来,若尽是些狗屁倒灶的破事便是坏了规矩,你们这辈子休想再有资格召集南海大集会了。
这一段插曲并未岔开众人的注意力,既然连传说中的南海管理者都已出面,足见本次大会必有了不得的事发生,其实每个人都对个中原因感兴趣,人人暗地里皆引颈期待着正式好戏的上演。
黎螀倒也没让众人失望,他收拾了一下情绪,恢复到古井不波的状况,好整以暇地道:老夫受邀参加本次盛会,自然是有所为而来。
刚才的事诸位心中纵有不服者也须且放下,不要因小节而损大事。
有人不耐烦地道:你们勾结在一起花费如许多的工夫将南海三十六岛召集到一起,有话快讲,有屁快放,本岛主早上没睡醒,还想早些回家补补觉哩!底下一阵哄笑。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黎螀居然忍下来,没有理会那人的聒噪,表情一肃,道:在座的诸位论起渊源,之所以长居海外,便是因为一万二千年前发生的大事,凡间修仙界称之为封神之役。
江厀大声道:狗屁的封神,死那么多修仙者称之为诛仙之役反更恰当!不错,江岛主所言正是。
黎螀立即接话道:一万二千年前的诛仙之役中无数修仙者丧命,之后便有中土十三大门派和四海一百四十四岛的崛起。
有人不耐烦地道:你今天来就是说陈年旧事的么?的确是陈年旧事,可是却同眼下的事有关系。
缶粋在旁道:阴岛主不要性急,且听下去,绝对有你不知道的旧事讲出来。
在座的人都是当年参与者的嫡传弟子,而且传承也不是太远,从师长处听闻当年之事早耳熟能详,倒未料到此中另有隐情。
有人叫道:还能有什么隐情,无非便是先有一批天仙叛逃到凡界为祸天下,然后又一批天仙奉命下凡剿灭前者,凡间修仙界因此分裂成两个阵营互相攻伐。
黎螀冷笑道:大致上的确是这样,可是诸位的师长可有说过,为何当年叛逃的天仙下凡后大半个修仙界,尤其是诸位的师长祖辈宁可违拗天界也要同叛逃的天仙站在同一个阵营?这一下再没有人鼓噪了,南海三十六岛的祖先都是封神之役中站错队伍因而事后被贬到海外的。
黎螀道:其实说起来诸位都是当年封神之役中的受害者的后代,似老夫一般的四海管理者严格地说也是受害者,因为当年之事中没有严守立场,以至被天界抛弃,罚在凡界做杂役以将功折罪,所以老夫对当年之事最是清楚不过。
缶粋道:黎老,您就不要吊大家的胃口了,快将当年的隐情讲出来吧。
底下立即有人冷声讽刺道:缶粋,你这种便宜人情没人买帐的。
缶粋大窘,正待要反驳,瞅见黎螀使眼色,只得悻悻地打住。
本来这件事按照天界的规矩是不应提起的,但是诸位都感兴趣,而且当今天下大势已然有变,修仙界何去何从正在十字路口,老夫也就无所顾忌了。
黎螀捋着胡须道:一万二千余年前,有一批天界的天仙打开天凡两界的逆向通道来到凡界,他们这样做是冒着极大风险的,盖因天仙的境界需要仙灵之气滋养才能保持,而在凡界却没有仙灵之气,他们来到凡界每时每刻都面临着从天仙境界掉落到凡间修仙境界的危险。
然而他们义无反顾,而且当他们来到凡界后,凡界的修仙界中绝大部分站到他们一边同天界对抗,为什么会这样?有人接道: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因,没有足够的好处,谁肯这般做。
正是!黎螀道:在揭露原因之前老夫有一问题要问诸位,你们觉得天界为什么只有三十三重?为什么不能有三十四重甚至一百重、一千重?有人不解地道:自开天辟地伊始天界就分三十三重,凡界只有一重,此乃天地间的法则使然,有什么奇怪的?哈哈哈,有什么奇怪的?黎螀大笑,反问道:天界只有三十三层,可凡界却有无数个,这个你们可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的人绝大部分都惊诧万分:凡界不是只有一个么?殿下议论纷纷热闹起来。
陶勋立即悄悄地传音问紫霞仙子:他的话可是真的?紫霞仙子答道的确是真的。
黎螀道:哼,天界只有三十三层,可凡界却有无数个,尔等以后若有幸飞升天界自然便知此话不虚。
而且诸位更加不知道的是,在无数个凡界当中,唯有这一个凡界最接近天界,其实只要某人愿意,这一个凡界随时可以成为第三十四层天界,而且……黎螀说到此停住了。
众人都停止议论看向他。
黎螀满意地扫过众人一眼,继续说道:而且将此界晋升为天界之一非常容易,诸位可知道为什么?黎老快说吧,不要吊我等的胃口了。
说此话的是一位先前曾出言讽刺的人,显然他被这个话题吸引,不知不觉将称谓都改变了。
因为昧谷!黎螀语出惊人:昧谷乃天地开辟初期生成的地方,它拥有天地本源的法则,它是一切仙灵之气的源头。
昧谷之名在海外诸岛早已鼎鼎有名,众人只知它神秘,却不知道它的秘密。
只听得黎螀继续道:说到昧谷不免要从天地初辟时讲起。
盘古开天是为天地之始,他造就了我们的世界,俗谓之上天者便是指的他。
这个世间的万物都从混沌之中产生,俗谓开天辟地后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则并不确切。
天地未辟时谓之混沌,彼时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光明与黑暗,无始无终、无形无质,不知其大、不知其小,盖因混沌之中无有法则。
盘古孕于混沌之中,某一日他自混沌中诞生,遂有法则诞生,彼时天地仍旧混沌一片,是盘古制造法则将混沌依照天地初始法则凝出形质,产生出空间与时间,这便是天地间第一界大罗天,即玉清天是也,此时天地间法则至简亦是至繁,此时混沌循法则演变之物便是玉清天的本源物质。
造玉清天后,盘古发现天地法则可以演化得更加精细,而且天地本源法则能够在不断精细的基础上分化出不同的结果。
于是他推演天地法则续成一体,自玉清天中取本源物质一部循新法则化其形质遂造就另一界,是为上清天。
之后,他不断地在前一层法则之上创造出更为精细的法则体系作为新一层天界的核心,又从同一层天界中取本源物质一部依新法则演化变异成新一层天界的本源物质,由此递演造出三十三层天界。
有人忍不住问:这不就是三十三层天界的由来么,听说天界有上三天、中三天、下二十七天之分,却怎么回事?这便要说到天界的高低层次,诸位都知道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乃上三天,之后又有中三天与下二十七层天界之分,何也?此因各层天界本源物质的差异。
诸位已知晓,每一层天界的本源物质皆从前一层天界中演变而生,故自玉清天始每生成一层天界则其本源物质便离天地之始的混沌物质远了一层。
盘古推演天地法则至太清天,最基础的法则已经全部形成,此时的本源物质与混沌物质虽有很大区别但尚无本质变化。
中三天的天地法是对上三天法则的拓展,本源物质依法则而变化,渐渐远离混沌物质的特性出现本质上的变化,下二十七天较之中三层又有本质的区别。
可见上、中、下三类天界的区别在于法则的繁复以及其本源物质与混沌的亲疏来确定。
敢问黎天君,您方才说天地间有无数个凡界,可否为吾等解说分明?当年盘古造就三十三天后并未停止,而是继续动手造第三十四层天界,可他开始后不久忽然停下来并且最终放弃了。
黎螀停下来扫视众人。
许多人不禁追问:为什么?因为他掐指一算已经造出三十三层天界,三数为众,三三之数为极致,他就为了这么个可笑的理由停下来。
停下来后,他不再亲手创造新的天界,转以下二十七层天界的法则为蓝本,以绝大法力激发各层天界的法则自行推演变化生成新的下层法则体。
实则天界的天地法则博大精深、至简至繁,由一可生三,由三可致无穷,法则的每一个微小差异都可以形成一个不同的法则体。
每诞生一个法则体,便会自动从同层的世界中取本源物质变生出新的世界,而新世界同样能够生成自己的下层世界,以此不断衍生,从天地初辟至今已不知多少年,故已经生成的世界亦不知有多少个。
这些世界千奇百怪,又皆因非盘古亲手所造,所以统称凡界,实则它们是二十七层天界的衍生世界,处于最下层。
黎老,我们这个凡界是怎么回事?昧谷又是怎么回事?诸位应该已经猜出,不错,我们所在的这一界正是当年盘古未完成便放弃的第三十四层天界。
盘古停手之后,建起昧谷,将已经造出的法则和这一界的本源物质尽数收拢起来封存于其中。
马上有人问道:既然盘古放弃创造此界,又将法则和本源物质封存,我们这个凡界却如何存在的?他中途停止建造,此时本界空间已开,于是他从封存的法则中取出一段,另从第三十三层天界取出本源物质,使两相结合自行衍化而生本界万物。
厜岛胡勈敏锐地发现疑点,问道:为何说另取三十三层天界的本源物质?盘古创造本界时法则取自第三十三层天,而本源物质却不是么?胡岛主问得好。
黎螀答道:不错,盘古在着手创造本界时,法则取自第三十三层天界,本源物质却是取自太清天。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就连一直沉默不语的陶勋也动容。
嘿嘿,虽然盘古中途放弃了创造第三十四层天界,毕竟已经动过手了,法则好收回,构成本界物质的本源之物却难以尽数收回,除非他将本界全数毁掉。
他没有这么做,所以构成本界的本源物质并不纯净,掺杂有极微量的太清天本源物质,这也就是本界的修仙者能修炼至触动天地法则境界的渡劫期的原因。
也有人疑惑地问:有上三天的本源特质掺杂其中不是更好么?于本界大大有利嘛。
哼,尔小辈知道什么。
盘古创造三十三层天界以及天界之外自行演生而成的凡界都有同一个特性,便是平衡、稳定,唯有法则与物质之间能够达到平衡、稳定,世界才能够稳固,才能够存在下去。
而要两者达到平衡和稳定则必须法则与本源出自同一个源头,可本界的本源物质来自两个源头,你说这一界能达到完美的平衡和稳定么?照黎天君之意,这一界并不稳固喽?若是稳固,如何会有那许多天地浩劫?黎螀答道:就我所知,这一界形成以来至少已经经历八次毁天灭地的大浩劫,每一次浩劫毁灭力巨大,历时以百、千年甚至万年计,万二千年前所谓封神之役比之压根儿算不得什么。
每一次的天地大浩劫过后,世界上的生灵几近全灭,侥幸能存活下来的生灵却又发生极大的蜕变。
最近一次的大浩劫便是洪荒破碎,诸位可还曾见过有洪荒时代的生物孓余?照现在的势头来看,若不能从源头上解决法则与本源特制之间不一致的问题,则本次浩劫极有可能酿成第九次大浩劫,恐怕若干年后我们的世界面目全非,只能在地底的化石中才能寻到我辈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