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山谷里的烟雾中后,陶勋发现这里面的环境比他先前的估计还要恶劣上百倍。
越是往下行,烟雾的温度越高,已经不限于普通的岩浆温度,而是越来越接近于凡间修仙界几种有名的大威力仙火。
而且烟雾的毒性和腐蚀性亦呈正比地急剧加强增加,莫说凡铁,只怕是上品仙器也难逃被毒腐报废的命运。
这此还不算,可怕是这个山谷里没有哪怕一寸平坦的地面,踏角处尽是大大小小的石砾,这里的石头能够长年耐住高温烟雾的腐蚀,其质地之坚硬可想而知,其锐角边棱的锋利可怕亦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狂风也是巨大的威胁,正如在山谷上方所见到的,谷中的烟雾被高速运动的空气搅得十分混乱,烟雾中的风速比被全力驱动的仙剑速度还要快出数倍,狂风同时也放大了烟雾的毒性和腐蚀力,而且夹在风中的闪电、飞石有时候密集得无法躲避,其杀伤力对于凡界几乎任何等级的修仙者而言都是致命的,若没有六合仙衣这种等级的法宝护体,一般人只怕不是身体被烟雾腐蚀掉,也被这风切割成碎片。
陶勋有些吃力地顶着狂风往下行,一路上小心翼翼,在这个危险地域内随时有可能撞上梵天老祖的同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对付一个熟悉地利的敌人绝对是兵法之大忌。
很快他发现昧谷的又一个神奇之处,在谷中的烟雾里行进,凭你本事再大也要失去距离感和时间感,他都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走了多长的时间,总之就是走着走着忽然间前面景象大变。
不知怎地他穿过了烟雾密集区,展现在面前的一片无边无际的熔岩河网。
他所处的位置在一座千丈以上的高山悬崖附近,他刚刚通过的烟雾层悬在头顶上方遮蔽住天空,前方和下方的空气中烟雾变得很淡,不过空气的温度以及剧毒性和腐蚀性反而成倍地提高。
快步走到悬崖边缘,看着眼前令自己无比震惊的景象。
下方是个巨大的天坑,天坑里是看似无边无际的熔岩河网,无数座尖锐的山峰横七竖八地矗立在坑里,在它们的脚下无数个熔岩喷口里喷出高达百丈、千丈的岩浆、剧毒气体和烟雾,熔岩汇到一起形成河流高速地奔涌着,激起火花以及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陶勋驻足观看了一会不免有些颓气:如此广阔、险恶的陌生地方,到哪里找到常孰或者梵天老祖且不被人发现呢?正当他思忖时,察觉到远方某座山峰的顶端有一点异常,忙凝神聚气发动高深的法术小心地探查过去。
他施展的仙术类似于当年窥探瑶池仙境的法术,但更为巧妙和隐秘。
他判断常孰肯定居住在昧谷,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偷袭紫霞岛的富洽、扬栩及后面来的七名天仙高手也是出自此地,这意味着此地早被当年的叛逃天仙重新占据作为基地,谷中肯定住着不少天仙之辈,层次远远高于凡界的修仙者,所以他的行动不可不慎之又慎。
借助于《天册》秘篇中正宗的中三天仙术,他远远地觑见目标,果不出所料是一个天仙界,一个半独立的空间,还好此人的境界不是太高,构成天仙界空间的法则层次相对较低,陶勋自信花一点时间可以破解。
不过眼下他的位置比较暴露,虽然一直使用着潜形隐迹的护身法术,但是难保这附近居住着或者突然钻出来一个厉害的角色看破他的形踪,于是他折返身寻到一处安全的地方。
陶勋选择的地方在身后山崖的背光面,这里的岩石遵循强大的法则而生,能够阻隔一定程度下的仙识,正好合用。
他想在岩壁上弄出个藏身洞,然而连续使出十数种仙术,皆无法撼动这石头分毫。
想想也是,这里是封存创世法则和物质的地方,就算是普通石头也绝非一般仙术所能够撼动的。
不过不好对付不代表不能对付,搁以前陶勋或许使尽吃奶的力气也没用,而现在在最近两次昏迷中离奇地修为大进之后,他能够使出些特殊的手段来。
他先用玉符在身周设置出禁制,盘腿坐下默运元功,半晌之后掐出一个他从来没有用过的火诀,然后迅速地将手掌按在面前的石壁上。
很快,陶勋的额头沁出几颗汗珠,显然这个法术有些吃力。
在他的催动之下本来就是如黑炭般的石壁呈现出更深的黑色,过了一阵子,石壁重新还原成原来的色彩。
他轻吁一口气,收拾起先前的禁制,闪身没进石壁中。
这个就是他结合《天册》里的法术以及地藏老人所授的炼器之法新近悟出来的神通,他发现这里的石头结构法则并不能阻拦太元仙灵之火的侵入和转变,于是催动仙火直接透入石壁内部,在里面将一小块石头转换成须弥石,又在须弥石内刻印出一个特殊的空间仙阵以及特殊的传送阵,等于是在不破坏石壁外形的情况下给自己建造出一个简单的藏身洞府。
陶勋知道昧谷里水很深,是以不争一时,打算多花些时间先将这里的情况摸清楚再作后计。
他建造的这第一个藏身所有明确的目的,就是为暗中了解清楚进昧谷后碰到的第一个天仙界及其主人的情况,由此举一反三,逐渐深入,直到弄明白昧谷里的情况,这个工作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既然打算住一段时间,藏身的地方就不可太简陋,尤其是所要做的事需要准备一些特殊的仙器才行。
说来这昧谷环境固然是恶劣无比,但里面的天地元气却是极其浓郁,比中土十三大超等门派、四海一百四十四座仙岛只高不低,或许只比他的孤云山底的神秘洞府略逊,只要能找到避开环境侵蚀的法子,在这里随便觅地修炼仙法都可以取得一日千里的进步,由此而言黎螀在厌火殿中那番说辞倒也并非完全虚妄。
还有昧谷里的物质,陶勋自进来到现在只发现寥寥数种单调之物,譬如岩浆、烟雾、有毒气体等等,它们的物质构成极其特殊,乃根据某种专用的法则生成,目的就是束缚被封存在本地的东西,从性质上来说不同物质之间差异明显,很容易就能分离出来。
他还发现,这里的物质可塑性极高,它们的阴阳二气结构非常纯净并具有极强的亲附力,可以通过修改阴阳二气构成法则使他们变换新的物质,而且变换之后的物质纯度达到百分之百,其性质和功效比同类的天然物质要强数倍。
当然,前提是你得能够熟练地运用极高层次的太元仙灵火,这一条只有中三天的天仙才能办得到。
陶勋勉强办得到,只是仙力积累仍太浅,每次能转换的量太少太少,但是这也意味着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以及母本,他可以运用太元仙灵火之妙取得任何一种极品的炼器材料。
可惜时下浩劫正兴,他不打算费闲功夫做无用之事。
石壁里弄出来的空间大约十丈见方,住个人以及安置几件专用的器物足矣。
正在布置的时候,发现外面情况有些变化,时不时地扫过一道又一道的陌生仙识,或者干脆就是有陌生的仙力波动从附近经过,频率相当的高,衬托出这里的气氛有些紧张。
过了一阵,一个强大的仙力波动涌来,显然对方是直奔此地而来。
陶勋停止动作,将已经布置好的法阵催动起来,从来人释放出来的气机看仙基境界相当高,不可不慎重。
外面,漫天的烟雾里隐隐有亮光透出,很快一团炫丽的彩光穿透烟雾落向远方山顶,当它接近到山顶里许时,山顶的空间似乎有轻微晃动,光线有一丁点扭曲,然后迎面凝出一面光滑的镜面,高达十数丈,里面现出一张苍老的脸庞。
飞下来的彩光里出现相似的变化,一张中年的人的脸庞显现出来,笑呵呵地道:康揜真君你真是悠闲呐,外面都闹翻天了。
老者疑惑地问:秦睦上人,老夫正在闭关炼几枚要紧的丹药,的确是发现外面好象很热闹,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有不下十拔道友经过附近,好象在搜查什么东西,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康真君的脾气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
秦睦上人嘻笑一声,表情一肃道:两天之前昧谷的寅字十八号区域恢复了。
啊,这是好事啊,我们的大事又向前迈出一步。
不知道这次是哪位同道志士来归?问题就是出在这,区域是恢复了,将昧谷图残片带来的人却寻不到?象泥牛入海,全无踪迹。
昧谷图残片不会自己飞回来,定是有人带来并且懂得激发之法,来的这人不愿现面,难道他不是咱们的人?看情形不是,否则何必当缩头乌龟躲起来。
敢情这些天大伙是在搜查奸细。
老者关切地问:可有点眉目?没有,来的这人要么不简单,境界远超吾等;要么是本事不济,被谷内的毒烟杀灭。
可是我们却没有在附近发现任何外来物被腐蚀掉的痕迹,也就是说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长老会着吾知会大伙,大事将近,这段时间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切莫让奸细混进来觑得可乘之机。
多谢秦上人传警,老夫省得。
那好,吾还要通知别的道友,告辞了。
空中的这一段对话一点不落地被陶勋看到和听到,他的心里警惕心大起:昧谷中究竟隐藏了多少天仙?会不会有象梵天老祖一般的上三天天仙或者孚傆一般的中三天天仙?经过这件事后给陶勋提了个醒,是不是该弄一个假的残骸解除他们的疑虑?可以考虑这个方案,如何布置尚须多多考虑才行,不然被人看破反而不美。
他的行动变得更加小心谨慎。
三天之后,他在临时藏身洞里的布置完工,里面多出一套复杂的符阵系统,此阵以他的夺月珠为核心,专用来在中短距离内避开禁制观察被屏蔽的东西。
他的目标就是康揜上人的天仙界,离他的直线距离大约三十里,正在最佳的观测范围内。
符阵系统分成三个部分,启动之后各投射出一个光影镜面,在空中呈品字形排列。
最上面的一面用来显示全景影像,陶勋调运太元仙灵力发动仙诀,影像很快拉近,看上去那座山顶上只有些大大小小的石头,没有任何异常。
陶勋双手结出数个手印,在手心里积聚起一团莹光,口中念动咒语将莹光打入镜面,随着他的咒语声渐起,影像中山顶处渐渐泛起青光,很快一团濛濛的光罩浮现出来。
到这一步,陶勋变换仙诀和咒语,伸指向下方左边的镜面弹出一团白光,镜面被点亮显现出光罩的局部图。
他再次变换法诀和咒语,打出一道印符将下方右边的镜面点亮,这一次镜面上只有一个灰色的影像,并没有显出图像。
他收起双臂,闭上双目,再次调运仙灵力,双手舞动,口中默默念咒,过了一会儿,他头顶上飘出三束白光高逾丈许,末端迎风晃一晃化成同他一模一样的三个上半身人影。
又念了一会咒语,陶勋本体额头裂开,中间生出一只乌黑的眼睛,头顶上的三个人影亦同样生出第三只眼睛。
中间那个人影的额上第三目射出一束光芒照定上方镜面,接着左边的人影第三目也放出道光照定同方位的镜面,稍迟一会,右侧人影的额上另外生出八个裂口化作色彩各异的竖眼。
这一次,却是右侧的镜面凝聚出九道光华分别射入右侧人影的九只竖眼里,然后整个符阵系统光芒大盛,陶勋的真身也通体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过了片刻,左侧镜面上的图影发生变化,一个接一个的符文或图案在光罩表面亮起来,当这些符文、图案达到一定数量时,陶勋真身的额眼里放出一道玉色光束,落在他身前化成一个巨大的立体图影。
图影就是康揜的天仙界,除了已经被左侧镜面分析过的部分外,其他的部分仍然是一片濛濛青光。
陶勋露出喜色,继续催动符阵和仙术加速分析其他部分。
直到符阵里计时漏刻显示五天后,康揜的天仙界完整地显露在他面前。
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风景优美不逊昆仑、崆峒的仙山妙境,显示出这里的主人情致高雅。
天仙界的构成法则并不是很高深,据判断大约在第十界玄明恭华天与第十一界曜明宗飘天之间,不过结构相当严谨和稳固。
天仙界的动力之源就是天仙本尊的仙灵之体,支撑内部世界运转的灵气是由天仙界表层自昧谷的空间中吸取,然后其仙灵体本尊进行转化,界内世界就是他本体内部的投影。
陶勋仔细地观察着这个天仙界,说起来他对此类东西已经接触过多次,如梵天老祖的梵天界,还有天界接引天君邵僕的墨莲神通也是天仙界的一种变化应用方式,此外孚傆、常孰以及偷袭紫霞岛的那九名天仙,无一不曾施展出天仙界的神通。
就是他自己,也早通过在战斗中学习领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天仙界轮廓,此外他还有从孤云山底洞府中得到的出自天四界的十余枚天界修炼功法玉简,对此神通应当说有丰富的认知。
但是,陶勋的这些认知却都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譬如从梵天界和邵僕处领悟到的是战斗时的形态,并不完整;那十余枚天界玉简里记述的倒是完整,可惜究竟只是些书面的东西罢了,而修仙大道往往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需要一个悟字。
修仙界都知道,悟得大道则一通百通进步神速,悟不到任凭你根骨再佳也注定一辈子碌碌无为。
而一个悟字又绝非闭门造车放任天马行空地一通乱想,也须有根有据、穷究其理、举一反三,如此一来借鉴和实践就非常重要。
陶勋身处凡界,上一次冒险将不成熟的天仙界运用出来在皇宫紫宸殿上方击杀域外天魔,结果惹来天劫惩罚几乎丧命,究其原因是不完整的天仙界无法隔绝与凡界的联系,所以他再不敢轻易试验天仙界神通。
其实天仙界是种复杂的神通,譬如飞升到天界之人,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反复揣摩、实验和磨合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稳固的天仙界进而从真仙晋升至天仙。
而且每升一层天界,原来的天仙界必不适应新的法则,需要重新领悟和调整。
由此可知,他在凡界是永远不要想悟出自己的完善的天仙界。
正是由于有缺陷,他进入昧谷发现康揜的天仙界后,生起了仔细研究借鉴的心思,虽然这个境界的东西不一定适应自己,不过昧谷里的天仙不是有不少么,多采集些范本触类旁通总是有可能的。
就这样陶勋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将康揜的天仙界研究透彻,顺带将浑然不觉埋头炼丹的康揜也了解一番,主要是估测出此人仙法上的弱点等等。
此后,陶勋变换了几个地方,每次都采取同样的方法暗中解析别人的天仙界神通,偷师学艺收获不小。
前后大约半年,陶勋收获丰厚,他解析的速度越来越快,初时尚需要一个月时间,到后来悟出许多原理、窍门后只需一半甚至更少的时间就可完成,将所得与以前领悟和学习到的东西一一印证,他对自己天仙界的完善和推演大大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