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4 章

2025-03-22 07:20:29

产房内, 瑾华问康熙:皇上,这位郑宣,臣妾要怎么安置才好?朕将人给了你, 就是你的人,他的事情,朕就不会再插手,你自己决定, 只不要亏待了就好。

康熙逗着怀中的十阿哥, 漫不经心地说道, 人给了瑾华,他就不会再指手画脚,他给人, 是来保护瑾华的, 而不是安插人手的。

瑾华听了点点头,便也不再说郑宣的事情,等康熙走了, 安置郑宣的事情便听听高洋他们的意见吧,不能因为郑宣寒了自己人的心。

你想过十阿哥的名字吗?康熙冷不丁问道。

瑾华还真的没有想过, 她知道历史上的十阿哥名为胤(礻我),所以直道此刻,她也没有想过孩子的名字, 她有些自责, 历史是历史, 她的孩子未必是历史上的爱新觉罗·胤(礻我)。

毕竟, 她的芯子都换了, 她笑着说道:臣妾想着, 十阿哥的名字有皇上操心, 便没有去想,是臣妾疏忽了。

康熙笑得很开心:这怎么能怪你呢,给咱们十阿哥取名字本来就是朕这个皇阿玛的事情,是不是啊,朕的小十?康熙逗着怀里的十阿哥。

是是是,您说的都对。

瑾华状似敷衍道,笑容满面。

你啊。

康熙点点瑾华,都是做额娘的人了,还是这样促狭。

康熙沉思了好一会儿,说道:胤祀,爱新觉罗·胤祀。

他对着十阿哥叫道。

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①瑾华想到此处便开口道:皇上,这个名字······康熙抬头看着瑾华认真说道:朕的阿哥撑得起这个名字!朕希望十阿哥福泽绵长,福寿绵延!想起康熙给六阿哥取的名字胤祚,瑾华便有些一言难尽,康熙晚年九龙夺嫡,康熙是主因吧,起名字这么任性,真的好吗?但瑾华又无端觉得这个名字配自己的孩子刚刚好,十阿哥的名字变了,不知道历史会不会也有所改变?不管历史会不会改变,反正,她是决计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落到圈禁终生的下场的。

胤祀,额娘的小胤祀。

原胤禛,现胤祀的十阿哥:······算了,额娘都换了,名字换了很正常,胤祀这个名字也很顺耳,毕竟曾经是九五之尊,他没有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什么不妥。

不知道是不是重新取了名字的原因,在瑾华叫出胤祀二字的时候,仿佛,他就是胤祀,一个新生的孩子。

曾经的一切都仿若大梦一场,记忆还历历在目,其中的种种情感纠葛,或隐忍,或憋屈,或伤感,或不忿,或畅快,或狠戾,或阴沉都渐渐从他的身体剥离。

胤祀有些怅然若失,却没有多少遗憾,反而有种真正的,脱胎换骨的恍悟。

瑾华叫了几声,便欣然接受自己的儿子,十阿哥,名,胤祀!这是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胤祀,不是历史上的温僖贵妃的儿子爱新觉罗·胤(礻我)!对了,你之前让朕找的奶嬷嬷,朕已经物色好了几个,现在才想起来,是朕疏忽了。

康熙笑着说道,朕让人进来,你看看?瑾华倒是不急着这件事情,她知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不必急着喂奶的。

她刚刚让琼樱倒了杯水,往水中小心地放了一滴灵泉水,喂了一点给胤祀,不然,她也不会这么大的胆子,敢不事先准备好奶嬷嬷了。

接生嬷嬷被动手脚,她还有余力应对,若奶嬷嬷是别人的人或被收买,她应对不及,很可能会伤了胤祀,是怎么小心都不为过的。

所以,她一直按兵不动,私下里跟康熙说好了,让康熙找两个奶嬷嬷来,并说,即使看好了人,也仍旧将人放在内务府,她暂时不把人定下。

太皇太后总不能把所有的奶嬷嬷都收买了吧?即使都收买了,她生产完了,也有余力应对。

她也有心想要亲自喂养孩子,但不知道是不是一生产完就费尽心思与太皇太后周旋的缘故,她到现在还一点奶水也没有。

梁九功领着三个奶嬷嬷进来,自己避在屏风外给瑾华道喜。

瑾华谢过,厚赏了梁九功,这种赏赐就是要当着康熙的面来赏,光明正大的,康熙只会高兴。

这三个奶嬷嬷看上去都是面容清秀,衣着干净整洁,瑾华看着都算满意。

一一问了几个问题后,瑾华留下了两个,另一个退了回去。

奶嬷嬷的事情还算顺利,毕竟是康熙亲自选的人,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这宫中还没有几个人敢直接打康熙的脸,即使是太皇太后也不例外。

但她还是要看得严一点,自己多带带孩子。

康熙逗了好一会儿子,又陪着瑾华好好说了一阵贴心话,便要启程回木兰围场了,那边还有一堆事情等着他呢。

他私自离开,估计又有几个汗臣要念叨他了,不过,他心中高兴,就算念两句也值得了。

康熙放了消息出去,僖皇贵妃产下十阿哥的事情前朝后宫便很快都收到了消息。

木兰围场,佟淑毓收到瑾华产子,并康熙回宫的消息后,虽已经能平静接受,但还是忍不住心中酸涩。

她如今虽与四阿哥建立了母子之情,但四阿哥毕竟不是她亲生,上次额娘来几乎已经明示,要让庶妹进宫陪伴她。

说什么陪伴她,还不是让她找机会将人往康熙床上送,她可以放下康熙,但让她主动给他送人,这人还是她的妹妹,她实在是过不了自己那关。

但,家族施压,决定这件事情的又是她的亲生父亲,她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妥协。

到时候,庶妹生下阿哥,她如何自处?四阿哥又该何去何从?郭络罗·雅怡听到消息后,正在逗九阿哥吃点心的手就放了下来。

一出生,皇上就赐了名,还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她伸手抱过正牙牙学语的九阿哥,你弟弟可比你有福气,你都是过了满月,你皇阿玛才想起来给你赐名的呢。

她酸溜溜地对傻乐的九阿哥说道。

郭络罗·雅怡在瑾华有孕后,数次想要重新靠近她,但都被瑾华不动声色地拒了。

虽说是她主动与惠妃终结的盟约,是她理亏,但几次碰壁,她心中还是有些不快的。

后来,惠妃出事被幽禁,她心中很是惶然了一阵,瑾华也没有对她伸出援手的意思,她便知道,似瑾华这样的人,是一次不忠百次不容的。

她与惠妃的联盟也就此断了,她总不能倒贴着去扶惠妃吧,大阿哥也大了,她要避嫌,也不可能直接联系。

想到此处,她一方面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如今瑾华产子,康熙竟然不顾安危,避过禁卫军回宫,她就知道,瑾华在康熙心中地位不低。

她当初是怎么会认为,瑾华为人不争,入宫许久又没有孕信,会如佟淑毓一样最终泯灭在后宫的?哦,是惠妃跟她分析的,她信了!一方面,她又有些不甘,瑾华真的是不近人情,为何不能如之前那样接受她呢?她也不想想,瑾华没有跟她们计较她们的背弃,是因为她们行事虽然不讲究,但终究没有背刺过她,若不然,你看瑾华能饶了她们不?如今惠妃的幽禁,瑾华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郭络罗·雅怡始终没有明白,无论在哪里,靠人不如靠己,她有两个儿子,又身在妃位,康熙对她绝不是全然无情的,她实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靠这个,攀那个,只靠着自己与两个阿哥,不瞎掺和事儿,她就能把日子过得很好。

可惜,她到现在还没有明白。

赫舍里·妙萦听到消息的时候,心中的不甘一下子冒了出来,等看到快步朝她跑来的六阿哥后,又将这股不甘强压了下去。

她若再生是非,怕是如今安宁的日子也要没有了,若真的不甘心,也要等太子成事后,再说了。

上次她写信给叔父,说要蛰伏,叔父虽写信痛骂她没志气,但还是给她指了条路。

阿哥们渐渐长成,之后肯定会有一场龙争虎斗,叔父让她好好养着六阿哥,以后成为太子的臂膀,更加可以用六阿哥引四阿哥也上太子的船。

有兄弟追随,既可以得到左膀右臂,又可以在康熙面前树立兄友弟恭的形象,何乐而不为?赫舍里·妙萦觉得很有道理,她也实在是害怕自己会落得与惠妃一样幽禁的下场,便彻底偃旗息鼓,在储秀宫好好养育六阿哥。

果然,康熙也不曾忘了她,这次木兰围场之行,还是带上了她。

其他低位妃嫔心中的羡慕嫉妒就更不用说了,瑾华身处高位,又有子傍身,这以后的日子肉眼可见的有了盼头了。

她们心中更是坚定了要争宠的决心,好日子在前头招手,她们必然不能落了人后了。

瑾华不知道,她的生产竟然会加强了后宫妃嫔对争宠的决心,康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走到哪儿都有艳遇。

不过,即使瑾华知道了,她也不会在意的,在决定入宫的那一刻,她就没有奢望过九五至尊的感情。

江南之行的一时迷失,也很快就清醒了。

没看到,她与康熙只是亲近了一些,太皇太后就如失了智般对付她吗?说起这个,如今有了时间的瑾华开始细细回忆,太皇太后对她态度改变的契机。

明明前一日还亲亲热热的让她喊皇玛嬷,后一日就思索着想用莫须有的罪名处置她。

想想就有问题,之前有孕精力不济,又要处处防着慈宁宫,如今也是该弄明白太皇太后改变态度的原因了。

作者有话说:①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出自《周礼》 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