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直接对准行凶者就是一箭, 那人手上的刀掉在地上,人也随即无力地倒下。
曹青云逃过一劫,捡起刀, 支撑着勉力站起来,看着瑾华与高洋,洒然一笑,拼着最后的力气, 又加入战局。
瑾华从他刚才的笑中看到了死志, 曹青云是觉得高洋的加入也无法改变战局, 更何况,还想让她全身而退,所以就索性豁出命去了吧, 但她是绝对不会允许曹青云就这样死在她面前的。
高洋二话不说也加入战局, 瑾华只会些拳脚功夫,自然不会贸然介入,给他们添乱, 但她是个名医啊,她还有个空间啊。
瑾华侧过身, 装作从袖袋中,实则是从空间中拿出了一个大大的锦囊。
她来到了上风口,直接对着下风口作战的众人撒药粉。
黑衣人头领见此, 刚要开口说小心有毒, 就睁着眼睛倒下了。
随着一阵噗通声, 敌对的两方人马倒了一地。
瑾华是知道自己配的迷药的效果的, 也不怕黑衣人耍诈, 直接就下马, 拿起挂在马鞍上的水囊, 就往胤祀他们跑来。
瑾华第一时间确认了胤祀的安全,给他喂了口灵泉水后,将整个水囊交给他:去给高洋他们喝下去,额娘去看看青云。
胤祀点点头,强忍着眼泪去给高洋他们喂水。
是他连累了曹安达,他身上的伤大部分是为他挡的,不然,凭他的功夫,即便不能突围,也不会是如今重伤的模样,便是郑宣也为他挡了好几刀。
趁着胤祀去给人喂水的时间,瑾华迅速给已经完全昏迷过去的曹青云灌了一大口灵泉水保住他的命。
又拿出银针封了他的周身大穴,穴道一封,血就止住了。
三个丧着脸过来和曹青云诀别的人,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景象。
高洋和郑宣是亲身领教过瑾华的医术的,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就只剩下狂喜了。
胤祀的冲击就有些大了,他几乎是失去了表情管理,大张着嘴,看着额娘极其冷静地开始给曹青云上药,包扎伤口。
他用手帮着自己合上了下巴,所以,他的额娘还是个神医吗?曹青云伤得多重,他很清楚,可以说只剩半口气了。
但,经过瑾华的救治,曹青云的呼吸已经渐渐开始匀称了起来,显然,人是没事的了。
额,额娘,曹安达没事吧?高洋与郑宣也期待地看向瑾华。
瑾华处理好最后一道伤口,回道:当然没事啦,不然额娘是在做什么?她知道胤祀肯定是受了惊吓,便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松快些,不给胤祀再增加负面情绪。
而且救下人后,瑾华自己也放松了很多,看着眼前挂了彩的人,说道:你们也过来,我一起给处理一下伤口。
高洋因为刚加入厮杀,基本没有受什么伤,郑宣伤得有些重,但也还好,两人便婉拒了瑾华的提议,让她专心照顾胤祀就是了。
瑾华也不为难他们,扔给了他们一大瓶金创药,让他们互相上药,就不管他们了。
胤祀因为有曹青云和郑宣护着,曹青云又为他挡了几次致命伤,所以只受了皮外小伤。
瑾华看着自己从小到大捧在手心里的孩子,因为忍着金创药接触伤口时的刺激性疼痛,而微微皱眉的样子。
心中的担忧放下,涌现出了无尽的怒火。
胤祀才七岁,若不是曹青云拼死相互,她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为了不让自己担心而努力装作没事人一样的儿子。
这样乖巧听话的孩子,有些人竟然也下得了手!此时此刻,瑾华终于明白,自己从前对人的手下留情是多么的愚蠢。
敌人想置她于死地,她却谨守着曾经的信念,不对人下重手,但她的退让与仁慈换来的却是一次次地针对与算计。
她不惧这些,还能适时反击,但如今,他们竟然如此明目张胆地派人行刺胤祀!她是知道曹青云与郑宣的战力的,就是这样两个堪称战力天花板的人都伤成这样,可见,对方是下了狠心要置胤祀于死地的。
额娘,额娘!胤祀见瑾华失神,很是担忧,急声呼唤道,额娘,儿子无事,您别担忧!正当胤祀想要摇晃瑾华,使她清醒的时候,瑾华呼出一口气,说道:额娘无事。
她站起身,环顾四周,说道:此事,你们有什么章程?咱们先商量一下。
她看了周围的地形:看来,他们选了好地方,这里若不是有人刻意寻找,都不一定能找到。
她冷笑一声:如今,倒便宜了我们,省的费心给他们寻找埋骨之地了。
黑衣人听了,并不惧怕,他们本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行刺皇子的。
胤祀听了额娘的话后,除了有些担忧额娘的状况,到没有反驳什么。
他说道:郑安达曾试探过对方,但对方并不接话。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候,自然是问不出什么的。
瑾华说完,又从袖袋中拿出一个小玉瓶:这是化尸粉,高洋,你去试试,看看,是他们的骨头硬还是嘴硬。
说完将小瓷瓶递给高洋。
高洋是知道瑾华的医术的,是以,他并不怀疑瑾华的话,此时,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小瓷瓶,往那领头的黑衣人走去。
黑衣人现在全身上下不能动,连眼珠都不能动一下,已然领教了瑾华药粉的厉害,哪里敢让自己沾上一丝半点这化尸粉。
无奈,他开不了口,真是急煞人也。
高洋踢了黑衣头领一脚,阴冷一笑:你若从实招来,咱家还可以给你留个全尸,若不然,你便是连尸身都留不下一点。
娘的!我倒是想招,也得说的出话来啊!黑衣人心中大急。
他们既然敢做这种行刺皇子的掉头买卖,自然悍不畏死,但如今的世道,讲究入土为安,他们不想自己死后,连个尸身都没有啊。
只是,瑾华都是用空间里的草药配的药,其药效刚猛霸道,就是刚刚撒的最基本的麻药,也是加强版的,黑衣人再是想用内力冲开药性,也是枉然。
正当高洋要将化尸粉撒在黑衣头领皮肤上的时候,瑾华适时开口道:对了,本宫忘了,他们现在都开不了口。
黑衣人都想给瑾华跪下了,这话可太及时了!高洋转头看向瑾华:娘娘,既然开不了口,不若都化了吧。
狗贼尔敢!黑衣人心中大骂,乞求瑾华千万不要听这狗贼的话才好。
瑾华笑着说道:咱们还是问一问,若人家肯招,咱们也没必要浪费这化尸粉,毕竟这药不易得。
很是很是。
黑衣头领心中疯狂点头。
滴一滴水在他的唇上,他就能说话了。
瑾华说道。
高洋闻言,小心地滴了滴水在黑衣头领的唇上。
黑衣头领感受着水滴顺着嘴唇滋润着他的嗓子,只是这滴水实在太少了,到了嗓子就没了。
现在可以说了吗?高洋阴测测的声音响在黑衣头领耳畔。
黑衣头领若是能动,必然是会被惊吓地浑身激灵的,只是他不能动,只嘴里喊着:我招,我招!别撒化尸粉!其他躺在地上的黑衣人也没有鄙视他,他们也不想被化尸粉招待。
说吧,把你知道的一切都详详细细地说出来,不然······高洋拿着小瓷瓶在黑衣头领眼前晃了一下。
黑衣头领忙竹筒倒豆子般将事情倒了个干净。
黑衣头领名唤吴胜,是天理教京城分舵的总堂主。
这次能顺利潜入木兰围场是有人给他们送了信,说是木兰围场有人引路,他们可以顺利进去做他们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事情。
他们原是想刺杀康熙的,但引路的人告诉他们,康熙身边护卫众多,去刺杀无异于找死。
倒不如捡个落单的皇子击杀,也能杀杀清廷的威风。
来人让他们埋伏在此地,还让他们将人往悬崖处逼,等得手后,将人往悬崖下一丢,再打扫战场,将现场伪造成意外落崖的样子,他们也能全身而退。
谁知道,他们以为很好完成的刺杀,竟然遇上了硬茬子,吴胜本人是个高手,带过来的也都是分舵的高手,就这样,还是损兵折将,堪堪将人逼至悬崖,眼看着就要成事了,又碰上了个女阎王。
想起自己差点被化掉,吴胜的嘴便不受控制地又说:听那领路人的口音,是个蒙古人,很是熟悉这边的地形。
不等高洋再询问,他大声道:我知道的都说了,求你们给我们一个痛快吧,千万不要将我们化了,我们不想当孤魂野鬼啊!高洋冲瑾华点头,据他的经验,这人应当是把知道的都撂了。
瑾华看着胤祀他们:你们是什么想法,这件事情,本宫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只是,这事要不要惊动皇上?他们都有同样的顾虑,怕康熙查出此事真相后,又会顾忌什么,而轻轻放过首恶,只处置些奴才了事。
胤祀其实很了解康熙,他在康熙晚年虽然是被形势推着,一步步走到巅峰的,但若他不是个有心人,便是别人推着,也走不到那里。
他是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皇阿玛为人的,结合额娘之前经历过的事情,他很明白,额娘的顾虑是对的。
对他下手的人左不过是宫里的那几位,又或者是他们都插了一脚,横竖,他是不相信皇阿玛会秉公处理的。
他看向瑾华:额娘,您的意思呢?瑾华其实不想跟胤祀说,她信不过康熙,怕胤祀在康熙面前显露出对皇父的不信任,影响他在康熙心里的地位。
但她更不想儿子什么都不知道,因为父子天性而完全相信康熙!最是无情帝王家!若是胤祀不能认清康熙的为人,将来,必定会因此而吃大亏。
瑾华斟酌了一下,对胤祀说道:胤祀,对你出手的人,你我都有猜测,手心手背都是肉,你皇阿玛的取舍,额娘也猜不到。
胤祀心说:额娘,您太含蓄了,您直接说皇阿玛可能会息事宁人好了。
皇阿玛肯定觉得,反正自己没有真的受到伤害,只诛杀了对自己动手的人,再派人围剿天理教就是给他交待了。
额娘,儿子懂这个道理的,您放心。
高洋与郑宣沉默,尤其高洋,一路陪着瑾华走到现在,他心中更是清楚此事交给康熙后,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瑾华深吸一口气:那么,咱们自己的仇,便自己报吧。
说完这句话后,瑾华浑身一松,好似从她来到这里就束缚着她的枷锁消失了一般。
胤祀点头,高洋与郑宣都没有意见,他们在宫中多年,最信奉睚眦必报,瑾华的决定,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商定过后,郑宣留下来善后,他最擅长打扫战场,高洋则扶起人事不知的曹青云与瑾华他们先行回大营。
接下来的事情,便很顺利了,康熙在回大营的途中,知道了胤祀遇袭的事情:同行的侍卫皆殉职;曹青云重伤,昏迷不醒,只捡回一条命;郑宣重伤行动困难;只有胤祀只是受了些皮外伤。
康熙神情凝重,他对曹青云的武力值有些了解,能将他伤到现在这样,说明行凶者本身的武功之高强。
你们是怎么逃出生天的?康熙问道。
这件事情,瑾华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就商量好了,那时候,曹青云有过短暂的清醒,他们趁机对好了词。
回皇上,奴才们被逼至悬崖,正以为自己就要遭毒手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长啸声。
那些刺客听到啸声后,没有任何迟疑立刻撤退了。
奴才们这才保住了一条小命。
郑宣回道。
那些刺客都被郑宣处理了,当然不是用瑾华说的那什么化尸粉,瑾华在回程的路上已经解释过了,那个小瓷瓶里放的就是普通的花粉,她诓那些刺客的。
康熙摩挲着自己袖口的纹路,看向胤祀,说道:胤祀吓坏了吧,你是个好孩子,能临危不乱。
胤祀心中一咯噔,他做出强自镇定的模样,露出笑容,铿锵有力地说道:儿子不怕,儿子是皇阿玛的儿子,是大清的巴图鲁!康熙听着胤祀稚嫩的宣言,失笑道:是,你是皇阿玛最骄傲的儿子,是个巴图鲁。
胤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手却微微抖了一下,似是察觉到自己的异样,他立刻不动声色地将手背到了身后,把个逞能的小孩模样演了个十成十,确保能被康熙无意间看见。
康熙见此,打消了心中的最后一丝顾虑,胤祀这强撑的模样正好应和了一个要在皇父面前不认输,给皇父一个好印象的样子。
康熙倒不是怀疑这场刺杀的真实性,毕竟曹青云的伤势摆在那里。
他是疑惑,刺客眼看着都要得手了,为何会轻易放过胤祀他们,怕其中有什么隐情。
瑾华拿出帕子拭泪:皇上,按说木兰围场到处是侍卫把守。
只为何那些刺客竟如入无人之境般,将一个皇子和几个高手几乎逼入绝境!瑾华站起身,给康熙行了个礼,继续说道:还请皇上细查这其中的猫腻,胤祀之所以得以保全,全是皇上庇佑,运气使然。
若那些刺客将矛头对准皇上您,或是其他阿哥们,可如何是好?康熙知道瑾华说的是实情,那些刺客这样猖狂,出入木兰围场如入无人之境,也是对他这个皇帝的挑衅。
至于郑宣说的啸声,很可能是望风的人见势不对,给刺客的预警。
你好好照顾胤祀,这件事情,朕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你们一个交代。
是,臣妾多谢皇上,恭送皇上。
送走康熙后,瑾华几人都轻轻松了口气,康熙毕竟是皇帝,这大营的风吹草动会很快传到他的耳朵里。
因着瑾华从前没有出手救治孝庄,胤祀怕康熙对瑾华产生芥蒂,便决定将瑾华在这件事情里的痕迹抹去。
于是,在离大营不远的地方,他们便兵分两路,瑾华和高洋避过众人回到自己的帐篷里,处理掉琼樱熬的药,装作小憩刚起的模样。
胤祀带着瑾华给的强效迷药,扶着曹青云找了安全的地方躲好,郑宣则回大营求救。
等将曹青云安置好后,立刻宣太医,并告诉太医,伤口已经在来的路上处理好了,让太医看看曹青云有没有内伤。
然后就是康熙得到消息第一时间来瑾华帐篷后发生的事情了。
瑾华想了想,没有发现有什么疏漏的地方,便说道:皇上应该是相信了咱们的说辞了,咱们要在他之前找到线索才好。
那刺客虽说引路的人有着浓重的蒙古口音,但口音这种,有些人是可以刻意模仿的,并不能确定就是蒙古人引的路。
但是——额娘,这木兰围场早前是蒙古人旅居的地方,若论熟悉地形,非他们莫属。
瑾华点头:话是如此,但咱们也要找对人,不能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胤祀点头表示赞同:而且,皇阿玛已经下令彻查了,额娘,咱们要先他一步行事,不然,咱们知道的真相,怕是已经是修改过后的了。
娘娘,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郑宣说道,您的迷药便十分好用。
郑宣的意思很明显,落单的不会只有胤祀一人,那蒙古亲王也会。
如今,蹦得最欢的便是哲理木亲王,加上上次胤祀打败了乌兰察,下了他的脸面······那就从哲理木亲王开始吧。
瑾华说道。
康熙要从头开始找到蛛丝马迹往下查,自然需要时间。
瑾华他们则是直捣黄龙,直接拷问有嫌疑的人,效率比康熙高多了。
胤祀的遇刺,并没有传出去,毕竟木兰围场之行关系大清和蒙古的友好睦邻,若事情还没有查清楚,就贸然传扬开,怕会引起蒙古亲王的不满。
所以,众人该下场围猎,还是围猎,该谈笑风生,还是言笑晏晏,根本没有受什么影响。
哲理木这几日倒是关注着胤祀的行踪,见没有他行刺的消息传来,心中嗤笑,这中原人做事就是拖沓,天时地利都给他们备好了,还磨磨蹭蹭的不行动。
他弯弓射向一头小鹿,因着刚刚的分神,箭射偏了,小鹿受惊逃窜而去。
哲理木本就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见自己没有射中,便有些不满,策马追着小鹿而去。
蒙古人都极擅长骑射,此处又是皇家猎场,因此只有几个护卫追了上去,其他的人都按着自己的喜好开始追逐猎物。
哲理木又追着射了几箭,都没有射中小鹿,便愈发紧追不放。
渐渐地与护卫拉开了关系,他没有回头,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护卫与坐骑都悄无声息地倒下了。
哲理木正要再射箭的时候,被黑衣人拦了去路,他没有多想,直接说道:你们来这儿做什么?十阿哥往别处去了。
郑宣原就是故意穿着黑衣诈一诈他的,听他这样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就撒了哲理木一脸迷药。
哲理木还想说些什么,人已经从马上摔了下来。
他惊恐地发现自己浑身僵硬,无法动弹,连开口求饶都做不到。
正心中大骇,却听那黑衣人说道: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老实答了,不然,马上送你去见你的萨满神。
哲理木心中狂点头,奈何无法表达出来,心中的惊惧又添了一层。
直到感觉自己的嘴唇被什么滋润了一下,那股清流直流到嗓子,正当他享受这美妙滋味的时候,这股清流戛然而止了,可惜了啊。
他还没有感慨完,就听那黑衣人开口:咱们的人进木兰围场还有谁知道,为何消息会泄露出去?只有本王和惠妃的人知道,没有旁人了,消息泄露可不关本王的事情,肯定是惠妃那边的人不谨慎。
你们找她去吧。
哲理木心想,原来是行踪泄露了,怪不得久久没有听到十阿哥遇刺的消息。
他先入为主的认定了黑衣人的身份,毕竟,这皇家猎场,不是谁都能进来的,便想着大家都是同盟,他将事情解释清楚了,也就没事了。
黑衣人又问:找你密谋的人是哪个?我找他去!哲理木还真的知道那晚过来的人是谁,他也不能听人说那么几句话,就相信了不是?后来,他曾特意找过那人,确认在大阿哥身边看到他,才安排人去引路的。
是大阿哥身边的一个太监,人家都叫他崔公公。
好汉,本王知道的已经交代了,快给本王解药吧。
他以为自己不能动弹是中了什么毒了。
黑衣人,就是郑宣,他冷笑一声,直接抹了哲理木的脖子。
将刀扔在了哲理木的身上,郑宣转身离开,这刀还是上次遇刺时,他打扫战场特意留下来的。
哲理木遇刺身亡的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康熙与蒙古亲王之间的关系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这时候,康熙有点后悔封锁了胤祀遇刺的消息了,不然,他与其他蒙古亲王就可以合作将刺客找出来,而不是如现在这般互相怀疑,互相防备。
这刺客要是找不到,蒙古与大清的关系必然也会受到影响,此后,木兰围场之行的政治意义,将不复存在。
是人都怕死,若蒙古亲王安觉得来木兰围场会送命,谁还会应邀而来?康熙震怒,他这边查胤祀遇刺案还没有什么进展,那边,哲理木就遇刺身亡了。
瑾华说得对,这些刺客极其危险,且目标明确,就是冲着落单的王公下手。
梁九功,传令下去,大营戒严,所有人不得落单。
是,奴才遵旨!梁九功立刻去传达康熙的命令。
而瑾华他们了解到,这位崔公公原本是惠妃身边的老人,此次惠妃再被禁足,康熙要清理她身边的人手。
崔公公便被惠妃提前给了胤褆,听说很受胤褆的看重,上次来胤祀这里传话的正是他。
胤祀猜测,他这边若有事找胤褆,来的多半还是他。
于是,胤祀找了个胤褆不在帐篷的时间,派人去找他,说是有个东西要送给他。
果不其然,崔公公亲自来了胤祀的帐篷,向胤祀告罪,说明胤褆的去向。
这崔公公与高洋他们同龄,在惠妃身边必然经历过元后时期的后宫阴暗,用与之前同样的法子,怕是没用。
郑宣制服崔公公后,便直接审问了。
说吧,惠妃为何与哲理木亲王勾结,要刺杀十阿哥?崔公公不妨自己一脚踏入了陷阱,如今自己生死由人,只能愿赌服输。
但要从他嘴里问出什么,那是不可能的,惠妃对他有大恩,他绝不会出卖她分毫。
倒是他死在十阿哥的帐篷里,十阿哥怕是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
正这么想着,就听到郑宣说道:你夜会哲理木亲王,有人亲眼所见,如今哲理木亲王身死。
若让皇上知道了,不知道你能不能脱了干系?他正要反唇相讥,又听郑宣说道:听说你的小侄子刚给你添了一个小侄孙?你若是牵扯上了蒙古亲王的死因,为了给蒙古亲王一个交待,你那小侄孙可还能被保全?崔公公不说话了,不同于高洋他们有亲人等于没亲人。
他是为了救家人自己卖身进宫的,进宫后,家人也没有和他断了往来。
侄子还提出,将刚出生的小侄孙过到他名下,以后给他养老。
这让他如何选择?反正,现在,他是不敢轻易就死了的。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