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48 章

2025-03-22 07:20:29

在他看来, 胤祀能脱险这事,极为不可思议,他是知道的, 那次行刺,天理教京城分舵几乎精英尽出。

那时候,他只以为是胤祀运气好,身边有高手护着, 他也因为顾虑极多, 怕牵连自己, 便没有细查。

如今看来,胤祀脱险,其中应该还有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

他知道, 十阿哥身边有个奴才为了护着他, 受了极重的伤,这样的一个人,基本就是废了。

但他却收到消息, 此人如今已经能跟在十阿哥身边当差了,一点也看不出曾经重伤濒死的样子。

他看向延禧宫的方向, 或许,惠妃能知道些什么?不过,如今这后宫被瑾华管的铁桶一般, 再不是从前, 他能轻易踏足的了。

叔公?殿下觉得十阿哥如何?极其聪慧, 文武双全。

胤礽客观地说道。

索额图心里一沉:皇上对十阿哥颇为喜爱, 这······胤礽也知道康熙对十阿哥的喜爱, 木兰围场中, 十阿哥打败了乌兰察, 给康熙挣了脸面,后来,康熙一直逢人就夸。

胤礽心中不是没有意见的,但十阿哥还是个孩子,他若在康熙面前表现出来,显得他小气,容不下兄弟。

殿下,十阿哥转眼就长大了,您不得不防啊。

索额图叹息,副后之子,深得皇上喜爱,僖皇贵妃又手掌宫权。

若您已经大婚,太子妃掌宫权也算名正言顺,咱们行事也能更加方便些。

如今却······索额图说出了胤礽最计较的事情,他冷哼一声:不过是个没福气的。

索额图点点头,可不是么,嫁入皇家,贵为太子妃,未来的国母,却因为守孝,迟迟无法成婚,他们这些拱卫太子的人都有意见了。

毕竟,太子已经快二十了。

唉~也不知道皇上当初是怎么选中瓜尔佳氏的。

索额图的叹息,康熙不知道,但他现在却是震怒非常,准葛尔部葛尔丹反了!康熙当即就在朝堂上宣布了自己御驾亲征的旨意。

瑾华收到消息的时候,也有些惊讶,她知道历史上是有这么一回事,但那时候,蒙古与大清还在互相试探,互相较着真。

葛尔丹会反,除了他本身的野心外,当时的时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只是如今,因为瑾华的介入,蒙古与大清联系紧密,贸易往来更是频繁,葛尔丹选择这个时候反,在瑾华看来,并不明智。

可见,历史自有它发展的轨迹,非人力可撼动。

康熙定下亲征的日子后,后宫便如同一滴水滴入了油锅,顿时沸腾了起来,因为康熙还决定,这次亲征,年龄大点的阿哥们都会带去。

也就是说,从大阿哥到五阿哥都会一起上战场。

出行前,胤褆去延禧宫给惠妃磕了个头:额娘,您再等等儿子,儿子此去一定好好立功,回来求皇阿玛将您放出来。

当然了,守门的嬷嬷没有进去通传,惠妃什么也听不到。

说完,他依依不舍地看了眼紧闭的宫门,就离开了。

守门的两个嬷嬷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就去了永寿宫,将胤褆的话学了一遍。

瑾华点头表示知道了,让琼樱给了赏赐,就将人送走了。

娘娘,大阿哥勇武,若回来后,用军功换惠妃的自由,皇上答应了怎么办?琼樱忧心忡忡道。

瑾华笑道:不用担心,惠妃出不来的。

康熙知道惠妃与天理教有勾连,不杀她,不牵连纳喇氏一族,已经是天恩了,想让她出来,除非,大阿哥能立下不世之功,而瑾华并不看好他。

毓庆宫里,太子对着索额图说道:皇阿玛带着大阿哥就算了,兄弟中,他功夫最好,带上老三,孤也能理解,他马上就要大婚了,蹭点军功,得点封赏,面上也有光。

带上老四老五两个半大孩子,皇阿玛是想着一口气给他们封爵吗?索额图忙安抚:皇上最看重的还是您,若不是燃,也不会让您留在京城,暂摄国事。

胤礽冷嘲:什么暂摄国事,重要的奏章还不是会快马加鞭送去皇阿玛那里,孤不过是个吉祥物摆设,坐镇京城罢了。

索额图听了胤礽的话,叹息了一声:殿下,皇上最看重的还是您,此次毕竟是上战场,刀剑无眼。

叔公别说了,孤都知道。

他呼出一口气,孤去跟皇阿玛话别。

索额图欣慰地看着太子离开,心中却有了别的想头。

钟粹宫里,荣妃正在叮嘱三阿哥:胤祉你记住,额娘不需要你去拿命拼什么军功,额娘也不需要你给额娘争什么脸面,额娘只要你平安回来。

是,额娘放心,儿子省得。

胤祉温和地说道。

承乾宫里,佟淑毓也在殷殷嘱咐胤禛注意安全:额娘与你妹妹等你回来,你一定要保重几身,平安归来。

额娘放心吧,皇阿玛带上儿子们,多半是看儿子们都大了,想让咱们借着军功能封个爵位,不会真让咱们陷入险境的。

翊坤宫,宜妃不满地说道:你才几岁啊,皇上竟也忍心带你上战场?额娘慎言,儿子大了,皇阿玛能让自己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儿子铭感五内。

宜妃还想说什么,到底忍住了,这个儿子从小养在假太后身边,回到她身边后,也一直与她不亲。

出征在即,她也不想再说些什么,让他不高兴。

五哥,这是弟弟从十弟那里要来的金创药,你带在身上,以防万一。

九阿哥进来,见气氛凝固,便笑着将一个小瓷瓶递给胤祺。

胤祺心下微暖,接过小瓷瓶,倒不是他不愿意亲近宜妃,只是,他回到宜妃身边没多久,宜妃又产下胤禟,精力分散之下,自然顾及不到他。

而他在寿康宫时,便学会了独立,于是,母子俩愈发生分了起来。

你又去找十弟了?不知道是不是上次剪狗毛事件的缘分,胤禟很喜欢他的十弟,常常去阿哥所找他玩,虽然十弟待他不甚热情,但有什么好东西了,也会给他一份。

这金创药就是其中之一,五哥,这药药效极好,你一定要随身带着。

胤祺握紧小瓷瓶,笑着说:我会的。

永寿宫中,瑾华看胤祀不说话,夹了一块青菜给他,说道:你也想上战场了?心思被瑾华看穿,胤祀有些不好意思,他笑道:额娘,儿子只是想想。

说完,开始埋头吃饭。

他想随行,除了有些想上战场的念想外,也因为知道皇阿玛此行并不顺利,甚至还差点回不来。

他如今还年幼,自然是不希望皇阿玛出事的,虽然他知道皇阿玛最后会平安归来。

但这辈子,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他也怕出了什么意外,到时候,他还好,额娘要怎么办?只是,以他如今的年龄,便是皇阿玛同意带上他,额娘也不会答应的。

思索良久,发现最好的方法竟然是自己什么都不做,静待事情发生。

瑾华看胤祀开始好好吃饭了,便也放下了心,小小年纪上什么战场啊。

哪怕她猜测这一遛的阿哥们带出去是蹭功劳的,瑾华也不愿意胤祀同行。

无论什么时候,战场总是最残酷的地方,以胤祀的年纪,若看到了那样的修罗场,影响心理怎么办?如今的世道,可没有什么心理疾病一说,都是一句疯子概括的,她没有研究过心理学,若真出了事,到时候,她也要抓瞎。

等胤祀再大一些,再出去也来得及。

出发之前,康熙来了永寿宫,瑾华拿出一瓶金创药,说道:皇上,这是臣妾特意让太医院配的,您带在身上,战场上刀剑无眼,若不小心伤到了,也好及时处理伤口。

金创药的确是她在听到康熙御驾亲征的消息后,让太医院用最好的药材配的,不过,等拿到手的时候,她就将里面的药粉换了。

她也是众多不希望康熙出事的人中的一员,还是那句话,做皇帝的儿子好过做皇帝的兄弟。

康熙没什么触动,随手收下了小瓷瓶,显然,这样的瓷瓶他应该收了不少。

瑾华也不介意,笑着说道:皇上,这次带着这么多阿哥们过去,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放心吧。

康熙叹了口气,说道:朕听说惠妃有些不好?说完细细观察瑾华的神色,瑾华心下一凛,面上不动声色地说道:是吗?臣妾派了两个稳重的嬷嬷守着门,也叮嘱了多加照看惠妃,没听说她有什么不好啊?皇上是听谁说的?瑾华直视康熙。

康熙收回目光,说道:偶然间听说的,忘了,既然惠妃没事,那就行了。

皇上,俗话说:来说是非者皆是是非人,这宫中本就忌讳乱传谣言,您是天下之主,若有人刻意在您耳边说些不尽不实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瑾华冲着康熙行礼,说道:臣妾愿意自证清白,还请皇上与臣妾一同前往延禧宫,一切真相皆可大白。

康熙忙扶起她,笑道:朕没有怀疑你,不然朕就直接去延禧宫了,而不是来你这儿询问。

他重新将瑾华扶着落座,拍拍她的手,安抚道:惠妃在朕的心里不及你万一,朕将后宫交给你,自然是信任你的。

他叹了口气,复又说道:只是胤褆与胤祀是兄弟,若惠妃真的在你的管辖下有什么不妥,不是平白让他们兄弟生出嫌隙吗?皇上这话好笑,难道臣妾还要祈祷惠妃在臣妾掌管宫务期间长命百岁,无病无灾不成?知道的是她被您圈禁了在受罚,不知道的还以为惠妃是立了什么大功劳,她的生死竟也要由臣妾负责了?你别生气。

康熙忙安抚,朕没有那个意思。

瑾华站起身,说道:皇上还是与臣妾一同去延禧宫看看吧,臣妾不想担上莫须有的罪名。

见瑾华坚持,康熙无奈便与瑾华一同去了延禧宫。

琼樱心中有些紧张,若惠妃乱说什么,到时候,娘娘可如何是好?延禧宫守门的嬷嬷,大老远看见康熙过来,忙跪下行礼。

来到延禧宫宫门口,瑾华说道:将门打开,皇上要见惠妃娘娘。

是。

许久未开的大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声响。

康熙跨步进入,偌大的延禧宫鸦雀无声,只有惠妃一人待着,饶是康熙觉得惠妃罪有应得,心下竟然也升起了一丝不忍。

康熙来到正厅,惠妃正背对着他们端坐着,不知道在做什么,待来到近前,才发现,她手里抓着点心,正津津有味地吃着。

康熙发现惠妃混身干净,头发也一丝不乱,还吃着点心,心中对在他耳边进言的人便有了些不满。

惠妃娘娘,皇上来看您了。

其中一个守门的嬷嬷轻声开口道。

惠妃缓缓转过头,见是康熙,忙上前行礼。

康熙看她行为正常,言语清晰,心中便知道,瑾华并没有亏待他。

他不欲与惠妃多言,说了声起,便想转身离开。

作者有话说:二更来啦,谢谢大家^_^你们是我坚持写文的动力(笔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