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49 章

2025-03-22 07:20:29

惠妃难得能见到康熙, 哪里肯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她急忙来到康熙面前跪下,口中说道:皇上, 僖皇贵妃不安好心,求您给臣妾做主啊。

康熙看向瑾华,瑾华无奈,看向康熙:皇上, 不若您听听惠妃怎么说吧, 臣妾也想知道哪里做得不好, 竟让惠妃有这样大的怨气。

康熙听瑾华这么说,心中下意识就偏向了瑾华。

瑾华在他心里一贯公正仁善,从前还救过胤褆, 她又不知道惠妃做下的事情, 怎么会无缘无故对惠妃出手呢。

康熙从没有怀疑瑾华知道事情真相的可能性,他自傲一切尽在掌握是一回事。

另外,他也认为, 若瑾华知道了真相,即使不闹到他跟前, 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好说话的模样。

他没有动,说道:你说说,僖皇贵妃怎么苛待你了, 朕看你过得挺不错的。

康熙仔细打量惠妃:你仿佛还圆润了许多。

瑾华差点没笑出来, 她淡淡说道:这心宽体胖的样子, 看来惠妃并没有静思己过啊。

康熙愈发不耐, 说道:还不快说。

惠妃正要开口说瑾华让这两个嬷嬷在她耳边说些危言耸听的话影响她的心神, 转而想起, 瑾华曾说过, 嬷嬷说的都是真的······纳喇·清音进退两难,她总不能跟康熙说:我怀疑阿玛收受贿赂,你别降罪于他,别让他继续就行了,或者让康熙下令让两个嬷嬷别再在她耳边说些关于阿玛与大阿哥未来会如何的猜测了吧。

她现在才知道,原来瑾华并不怕她告状,因为一旦她告状了,必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她不让自己见胤褆,只是不想自己破坏她的计划,并不是像她当初说的那样,怕他告状,因为,那没有任何用处。

她阿玛难道不知道自己是在触犯大清例律?胤褆难道不知道这其中的凶险?只是得到的好处太多,都下意识的忽略罢了,更何况,还有胤褆是皇上长子的身份,他们总是会有恃无恐一些。

思及此,她说道:皇上,臣妾圈禁至今,都没有见过胤褆一面,僖皇贵妃故意隔开我们母子,其心可诛啊。

皇上,惠妃似乎忘了自己被圈禁是在受罚的,若犯了错的人,还随时能见亲属,那这圈禁还有什么意义?何况,臣妾看惠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若贸然让他们母子相见,惠妃说了些什么话,误导了大阿哥,可如何是好?康熙也是这么想的,他其实很怕胤褆受惠妃影响,也会不择手段的对兄弟出手,到时候,事情肯不能如这次这般顺利收场了。

兄弟阋墙是皇家大忌,他下定决心,不让惠妃再见胤褆。

惠妃,你好好在这延禧宫中反思自己犯下的过错,等时机成熟了,朕自会让你与胤褆相见。

说完,就带着人离开了延禧宫。

瑾华送走康熙后,独自回了永寿宫,琼樱说道:娘娘,还是您想得周到,没有在份例方面为难惠妃,不然······瑾华笑道:攻心为上,光让惠妃吃不饱穿不暖有什么意思。

那只是发泄心中不满而已,还极容易被人抓到把柄,到时候,自己反而会惹的一身腥。

瑾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这样的法子,反而,她会让人好好的照顾惠妃的饮食起居,让她好好活着,让人给她分析时局,将大阿哥与纳喇氏的消息有选择地告诉她。

无能为力的感觉一定很绝望,就像她在木兰围场一直找不到胤祀他们,却看见满地侍卫尸体的那时候一样。

她是强忍着,又信任高洋的本事,才没有崩溃的!瑾华想,这样懊恼绝望的感觉惠妃现在一定是能好好体会了。

的确,康熙离开后,纳喇·清音跪坐在地上,久久没有起身。

那两个嬷嬷也不理她,关了大门,守在外面,心中却对瑾华很是佩服。

她们一开始还不理解瑾华为何只让她们做这些,要知道,后宫折磨人的法子多的是,只是要一点痕迹也不留下有些困难罢了。

今儿她们也算是开了眼了,这惠妃完全就有口难言啊。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暗暗谨记自己不可自作主张,免得坏了僖皇贵妃娘娘的事,只听凭吩咐办事就好,还得把惠妃照顾得体体面面的。

纳喇·清音没有搭理径自离开的两位嬷嬷,她无力跪坐在地上,轻轻笑出了声,眼泪也一滴滴往下掉。

没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纳喇氏一族走向灭亡,自己却无能为力更加让她痛不欲生了。

胤褆身为皇子,再不济也不会丢了性命,可她阿玛和族人就不一定了。

钮祜禄·瑾华,你的心可真狠啊。

纳喇·清音喃喃,你这是要将纳喇氏一族连根拔起,也要让胤褆再没有出头之日啊。

这个时候,纳喇·清音还没有认识到,先撩者贱的道理。

她自己一直咄咄逼人,屡次三番对瑾华和胤祀下手,人家反击了,却怪人家心狠手辣。

若瑾华知道了纳喇·清音对她的评价,她必然要说上一句:若连愿赌服输都做不到,那就不要轻易入局。

康熙亲征的日子转眼就到了,瑾华这些后妃只送到了宫门口,就停下了脚步,听胤祀回来说,大臣们送行的场面很是庄严肃穆。

瑾华对此毫无兴趣,她唯一挂心的是,如今才八岁就已经初露锋芒,她怕他锋芒太露被太子一脉忌惮。

但想到自己从前因为怕引起康熙忌惮,从而影响钮祜禄氏一族的发展,自己束手束脚,忍下了诸多委屈与不平。

结果,康熙却觉得自己宽容大度,愈发变本加厉。

她是能忍下委屈,吃些苦头,但她不是只配被委屈,吃苦头的!因此,瑾华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便决定不干涉胤祀的发展,甚至全力支持,反正,她知道康熙是不杀儿子的。

有她和遏必隆在,必定不会让胤祀有什么不好的下场的,再不济,她们还能逃出大清边界。

遏必隆这几年在十三行不仅赚了很多银子,也渐渐有了自己的船队,瑾华已经去信让遏必隆派人寻找适合人生存的海外荒岛了。

瑾华看着眼前跟她描述康熙御驾亲征排场的小少年,心中一片安宁。

紫禁城的日子还在有条不紊地过着,并没有因为帝王的离开而有什么大的变化。

至少,瑾华的日子过得更加放松悠闲,这个时候,瑾华终于觉出位份与权利的好处来了。

怪不得宫中的女子会为了这些东西争得你死我活了。

娘娘,听说承乾宫又请了太医。

琼樱进来,给瑾华添了新茶,边跟她说些宫里的消息。

康熙离开后,宫中的妃嫔没了争夺的对象,都安分了下来,乖乖待在自己的宫里,鲜少有出来的。

如此一来,哪个宫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很显眼了。

瑾华喝茶的手一顿:这是这月的第几次了?琼樱仔细回想了一下:差不多是第五次请太医了吧。

瑾华放下手中的茶盏,心中有些疑惑,她给八格格喂了灵泉水,不说能保她长命百岁什么的,但也可以很好地改善她的体质了。

照理说,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找太医的,不过,瑾华不欲多管闲事,她已经救下了人,算是还了佟淑毓曾经几次为她说话的情分。

之后,这个孩子便是佟淑毓的责任,与她无关了。

只这么想着,心中到底有些担心,便问道:小格格没事吧?琼樱摇摇头:据说有些不好。

瑾华听琼樱这么说,心中疑惑更甚,到底心下不忍,让琼樱跑了一趟,去提醒佟淑毓仔细小格格身边的人。

果然,不久后,事情就闹了出来,原来是小格格身边的奶嬷嬷故意吃些上火的东西,小格格吃了她的奶,才引起诸多不适的。

小格格本就体弱,便是精心养着,佟淑毓都胆战心惊,知道了是有人要故意害她的女儿,哪里肯罢休?她严刑拷问了那个奶嬷嬷,才知道,原来搞鬼的人竟是她那个已经很久没有冒头的庶妹!佟淑毓原本是想自己处置了她的,但一方面,她如今管理后宫的是瑾华,另一方面庶妹一直不肯认罪,说是她徇私,刻意为难。

她便将瑾华请去了承乾宫,还让其他妃嫔旁听。

瑾华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并不意外,只是没有想到出手的人会是佟淑敏。

瑾华有些不理解佟淑敏的行为,便开口问道:奶嬷嬷已经指认,是你用她的家人威胁她伤害小格格的,你有什么话说?佟淑敏冷笑一声:一个奴才秧子的话,也值得大家兴师动众地过来?你别不承认,本宫已经找到了她的家人,他们是在你姨娘名下的庄子里找到的,你抵赖不得!佟淑毓冷冷说道。

姐姐说笑了,嫔妾的额娘只是个小小的姨娘,哪有什么庄子,不过是姐姐你自己生了个格格,不忿嫔妾身下有阿哥罢了。

佟淑毓都要气笑了,照她的说法,还是她为了陷害她,对自己的女儿下手了?瑾华见她们你来我往地,反而越扯越远,便说道:你们各执一词,本宫也不好判断谁是谁非。

瑾华话落,佟淑敏便挂起得意地笑容,只是她的笑脸没有维持多久,就又听瑾华道:此事涉及佟家,不若,将佟夫人和襄嫔的额娘宣进宫吧。

佟淑敏脸色一变,她怒视瑾华:僖皇贵妃娘娘,这是后宫的事情,泄露出去不好吧?没什么不好的,为了你们,相信佟夫人和你额娘定会对宫内的事情守口如瓶的。

佟淑毓也赞成此事,她一开始没有想这么多,如今想着,佟淑敏的姨娘必定知道真相。

没多久,佟夫人和那位姨娘就到了。

行礼过后,瑾华就让人将事情跟两人说了,看到佟夫人用吃人的眼神看着姨娘,佟淑敏心中的不安渐渐扩大。

她本就不是城府极深之人,瑾华还没有向那姨娘问话,佟淑敏自己先露了怯。

宫里的嫔妃都是人精,见她如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瑾华也是心累,但还是说道:佟夫人,事情你已经清楚了,本宫想知道,这位姨娘名下是否有这么一个庄子?佟夫人点点头,说道:这是襄嫔娘娘产下十四阿哥后,老爷赏给她的。

瑾华无语,众人也是面面相觑。

佟淑敏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额娘,她那时就叮嘱过额娘,一定要小心谨慎,将人藏得严实些,再不济,你将人灭口了也行啊。

一场闹剧落幕,瑾华也不想多浪费时间,便说道:襄嫔残害皇嗣,证据确凿,暂时幽禁启祥宫,等本宫请示皇上后,再由皇上发落。

那十四阿哥呢?有反应快的嫔妃心急地问道,这襄嫔眼看着是没有什么好下场了,无子的嫔妃们的眼睛都盯向了十四阿哥。

瑾华沉吟了一下,说道:十四阿哥暂时送到阿哥所由嬷嬷们照顾,本宫会将此间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呈给皇上,由皇上决定十四阿哥的归属。

她看了神色各异的众人,笑着说道:本宫知道,你们都很思念皇上,这样吧,你们若有意,本宫可以将你们的信笺一起呈上去。

众人闻言,立刻喜笑颜开,纷纷道谢,僖皇贵妃这是给她们机会为自己争取十四阿哥呢。

再不济,也可以向皇上诉诉离情啊。

瑾华说今儿晚些时候,就会派人送信,众人忙告辞,回去斟酌落笔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