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琼樱看瑾华脚步不停地离开延禧宫, 心中奇怪。
平日里娘娘总是不紧不慢的走路,今日却略有些急切,若不是琼樱极为了解瑾华, 根本觉不出不对。
先回宫。
瑾华低声道。
琼樱便不在说话,扶着瑾华直接回了永寿宫。
等瑾华坐下,喝了一盏茶后,才呼出了一口气。
她看了眼高洋, 高洋点头。
娘娘, 这是怎么了?琼樱见此一脸迷惑, 忍不住出声问道。
屏风后有人。
瑾华沉声说道。
是皇上!?琼樱惊呼出声,随即捂住了自己的嘴,除了皇上, 如今这宫中还有谁需要瑾华如此忌惮。
瑾华点点头, 冷笑:纳喇·清音还真是将算计刻进了骨子里了。
高洋不屑道:她怕是想用自己的颓败激娘娘在她面前忘形,继而引着娘娘说些对您不利的话,让皇上对您产生怀疑, 最好能牵连到十阿哥。
太子与十阿哥受挫,大阿哥的胜算便又会大上许多。
瑾华冷嗤, 当她不知道反派死于话多的至理名言吗?即使不知道康熙在屏风后,瑾华也没兴趣与惠妃论成败,横竖结果都已经摆在那里了, 何必给人留下话柄。
何况, 瑾华了解惠妃的秉性, 对惠妃一直防备着。
她的心思也不难猜, 无非是她本身拿不出什么实证, 又想趁着康熙震怒的时候将瑾华也拉下水, 就弄了这么一出想要死的瞑目, 让瑾华自曝的戏码。
可惜,瑾华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就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她根本不会与一个失败者分辩谁是谁非,也无意在惠妃面前秀什么成功者的优越感。
她从知道惠妃要见她的那一刻开始,就对她充满了防备。
康熙怒气冲冲地离开后,延禧宫内室就剩下惠妃母子二人。
额娘,您还好吧?见惠妃久久不语,胤褆有些不放心,忙出声问道。
纳喇·清音低低笑道:没想到啊,钮祜禄·瑾华竟这般谨慎,如今她们母子形势一片大好,竟然也能不骄不躁,不露丝毫口风,本宫甘拜下风啊。
额娘?胤褆,你记住,额娘去后,你不要去招惹十阿哥,额娘这么多年来,就看错了她一个。
自从知道瑾华这号人开始,她就留心观察她了,在她的眼中,瑾华就是一个不谙世事,没有受过任何挫折的贵女。
有谁胆子那么大,一进宫就在自己的宫里闹出大动静的,后来又不知收敛的拿出许多珍惜的物件?当知道她还不知死活地上手救了五阿哥后,纳喇·清音就更加确定,瑾华是个没什么脑子,心很软,很好利用的蠢货,若不是钮祜禄氏底蕴深厚,在宫中人手众多,她早就被乌雅氏那个心机深沉的女人吃了。
刚好,胤褆也被她救了,她当即就刻意与她交好。
深交之后她才知道,瑾华有勇有谋,救人只是心肠好,而且,她对宫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其他妃嫔那样计较。
她知道自己的计划行不通了,瑾华大概率是无法随她心意,任她利用的。
她不死心,还是尝试着拉拢,没有成功后,便当机立断,拉拢了宜妃,一同毁了与瑾华的盟约。
后来,她不断对瑾华出手,是因为,她直觉,瑾华将会成为她与胤褆前行路上最大的障碍。
而瑾华一贯以来的表现也让她轻视了她,如今,成王败寇,她是没有什么机会扳回一成了。
你记住,除非你能登极,不然不要轻易与十阿哥对上。
惠妃吃力地说道,若有朝一日,你真的有此造化,你一定要将她们母子赶尽杀绝,不然,额娘怕你压不住她们。
胤褆连连点头,哭道:额娘的话,儿子都记住了,额娘,您不要离开儿子!纳喇·清音笑道:记住额娘的话,额娘会在天上看着你的。
说完这些后,她就昏迷了过去。
太医过来诊完脉,对着胤褆摇摇头,说道:大阿哥节哀,惠妃娘娘油尽灯枯,就在这一两日了。
胤褆悲痛不已,惠妃还是在三天后薨逝了,瑾华收到消息的时候,并不意外,她本身就医术极好,那天,看到惠妃的时候,就知道她命不久矣。
让瑾华没有想到的是,康熙竟然没有加封惠妃,而是直接让她以惠妃的仪制下葬妃陵。
瑾华猜测,惠妃的所作所为,康熙应该心中有数,听说胤褆还曾在乾清宫外跪求康熙给惠妃最后的体面。
但康熙不想给她尊荣,硬是无视了胤褆的跪求,为此,胤褆伤心加上失意,很是颓废了一段时日。
时光并不会因为胤褆的伤心失意而停下脚步,生活还在继续。
六年后——额娘,儿子不在京城,您不要操劳,有什么事情,叫富察氏去忙。
胤祀叮嘱瑾华,他额娘已经不年轻了,万不能如从前般劳心劳力。
瑾华哪里会去使唤富察氏,但儿子的孝心,她还是很受用的,遂笑着点头:额娘知道了,你此行随皇上巡幸塞外,一路小心。
喝了口茶后,她说道:额娘给你准备的药都带齐了吗?见胤祀点头,又说道:你皇阿玛不年轻了,出门在外,你多照看着点,不要让他逞能。
你又说朕的坏话。
瑾华话还没有说完,康熙中气十足的声音就传了进来。
瑾华与胤祀对视一眼,忙起身行礼,康熙近年好像越来越喜欢听壁角了。
快起来。
康熙笑着扶起瑾华,朕就知道你会不放心,特意过来看看你。
胤祀见帝妃有话要说,识趣地告辞。
瑾华给康熙斟了杯茶,见他一直不说话,也没觉得不自在,便端起自己的茶杯慢慢品茶。
瑾华,待朕这次巡幸塞外回来,就不远走了。
康熙说道。
瑾华放下茶杯,笑着说道:皇上不要介意臣妾的话,臣妾只是白嘱咐胤祀一句。
康熙握住瑾华的手,笑道:朕知道自从上次亲征葛尔丹差点没回来后,你就一直担心朕。
他拍拍瑾华的手,站起来,看向窗外,继续说道:朕答应你,此次回京后,就不出去了,咱们一起住到畅春园去。
他转身笑看向瑾华:朕知道,你更喜欢畅春园开阔的视野,而不是这紫禁城四四方方的天空。
皇上。
瑾华想说些什么,被康熙阻止了。
瑾华,朕知道早些年你受了很多委屈,等朕回来,好好弥补你。
说完,不等瑾华反应过来,就带着人走了。
瑾华久久无法回神,这么多年了,康熙虽对她宽容温煦,但从未说过这样几近暖心的话。
瑾华细细回想,无果,便将此事放下了,随意问了句:琼樱,如今是四十几年了?琼樱正收拾着小几上的茶具呢,也随口答道:回娘娘的话,已经四十七年了呢。
瑾华握着茶盅的手就是一紧,四十七年!回想起刚刚康熙的话,瑾华想着,康熙这次巡幸塞外,怕是会掀起惊涛骇浪了,她犹豫着,要不要给胤祀提个醒。
却又担心胤祀因为她的提醒反而会露了行迹。
瑾华这边心湖不平静,且不提。
胤祀回到自己的府邸后,就把冲他跑过来的小胖墩抱了起来。
他如今后院干净,就嫡福晋与几个儿女,从之前额娘推了皇阿玛给他指人,他就知道额娘不喜欢他后院太过复杂。
他前世就经历过后院倾轧,想起曾经没有保住的嫡长子,以及与他越来越生疏客气的福晋,他便明白了额娘的苦心。
这几年,他后院一直没有进人,皇阿玛颇有微词,时常在额娘面前念叨他不像话,有一次还被额娘蹶了几句,皇阿玛倒没生气,只是定定看了额娘一会儿,后来,就没再给他指人了。
如今,他儿女双全,福晋又温柔体贴,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爷回来啦,额娘可还好,您跟额娘说了么,有什么事情只管使唤妾身,千万别累着了。
富察·雯鸢手里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笑盈盈的迎出来。
她说这些话都是真心的,她每每回娘家,额娘都要叮嘱她好好孝顺婆婆,说她运道好,婆婆不但不给塞人,还阻止了皇上塞人。
让她一定要惜福,她嫁得龙子凤孙,十阿哥又是人中龙凤,对她还一心一意,她若不真心相待,冷了十阿哥的心肠,哪里还有如今的好日子。
她哪里能不惜福呢,最开始她战战兢兢,在宫中不敢行差踏错半步,还是瑾华护着她,明着给她撑腰,她才能迅速立足。
加上胤祀后院干干净净,平日里妯娌间玩笑,都是对她极为羡慕的。
额娘很好,她说,你有事可以随时进宫找她做主。
胤祀坐下,将小格格也一并搂在怀里,握着她的小手,说道,你不必不好意思,我回来起码要半年后了,若真有什么要紧事,额娘不会干看着的。
沉吟一阵后,他又说道:若你有事拿不定注意,听额娘的便好,切记!是,爷,妾身记住了。
胤祀这边温馨话别,其他阿哥的府上也差不多都是如此。
在宫门口送走康熙后,瑾华没有直接回永寿宫,而是去了御花园,想着未来会发生的事情,瑾华心中有些坠坠的。
这御花园的景色每年都差不多啊。
瑾华信步走在小径上,与高洋他们感慨道。
嫔妾给僖皇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宛若莺啼的声音在瑾华耳畔响起。
瑾华抬眼望前看去:是密嫔啊,免礼吧。
多谢娘娘。
密嫔起身,娘娘也来御花园赏春景吗?瑾华点头:你自便吧,本宫随意走走。
嫔妾无事,陪娘娘说说话吧。
密嫔殷情地说道。
不必了,你退下吧。
到了如今,瑾华已经不需要在其他妃嫔面前隐忍了。
她已是后宫最尊贵的女人,不说康熙不在紫禁城,便是康熙在这里,她也不需要为了任何妃嫔而忍耐。
说完,她带着人施施然走了。
娘娘,僖皇贵妃娘娘也太目中无人了,您也是好意,才会想着陪她说说话,排遣寂寞的。
人家地位高,自然可以无视本主。
娘娘怕什么,您可有三个阿哥呢!皇上最是宠爱他们,这次巡幸塞外还特特带上了十八阿哥呢!就你会说,好了,咱们也去别处走走吧。
主仆俩离开后,花墙后的宜妃才显出了身形,倒不是她故意在那里听墙角,她是最早来到这里赏花的,知道瑾华不喜旁人打扰,才避在此处,没有出声。
她如今没有与哪个嫔妃交好,这么些年下来,她终于知道,她并不需要依附任何人,只自己有三个成年阿哥就足够她在后宫立足了。
一个汉妃也把自己当盘菜了?宜妃嗤笑,这宫里如今是越发没规矩了,一个汉妃身边的小小奴婢也敢妄议主子了。
娘娘何必计较,横竖这宫中没规没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晴雪感叹。
郭络罗·雅怡好奇地看向她:这可不是你会说的话,谁招惹你了?晴雪陪着郭络罗·雅怡一路走来,如今郭络罗·雅怡年纪大了,对身边的人倒是更加宽容了几分。
还不是这些汉妃,有时候一起穿着白色的汉服在御花园里弹琴唱曲,也没有人管管。
那时候,宜妃刚好有些不舒坦,晴雪去太医院给宜妃拿药,路过御花园,看到满目的白色,心里能好受?怕气着宜妃,晴雪到现在也没把此事告诉她。
郭络罗·雅怡笑道:你操哪门子的心?人家这是为了争宠出的奇招!没人管这事,还不是怕得罪了皇上的新宠们吗?主仆二人说着话,渐行渐远。
作者有话说:稍后还有一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