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华送走康熙,开心的回到内室,玻璃在康熙那里过了明路了,阿玛也让额娘带话进宫,说是利润与她五五分,坐等分银子!这几日瑾华心情都很好,永寿宫人人得了三个月的赏钱,导致永寿宫人人都喜得过年似的。
太皇太后宫里可真敞亮,这阳光都照进来了,外头的风一丝都没有吹进来。
宜嫔向来是个能说的,几句话就将太皇太后哄的乐乐呵呵的。
不知道嫔妾宫里什么时候能够安装上玻璃窗户?真是等得心焦呢。
是啊,是啊。
众妃嫔都看着瑾华,瑾华笑而不语,让她当冤大头是不可能的,又不是她的小老婆,轮不到她来花这个钱。
太皇太后,这是我阿玛叫人送进来的玻璃镜,照得人可清晰呢。
说着让妙蕊将托盘送过去,苏麻喇姑接了,呈给两位太后,两位太后看了赞不绝口,又指着另一样玻璃制品问是什么,瑾华笑着演示怎么佩戴:这叫眼镜,臣妾前几次来请安,听苏麻喇姑说,您看经书有些吃力,就让阿玛照着西洋图纸打造这副眼镜出来,您用用好的话,再在店里出售,让旁人家的老太太们也沾沾您的光。
瞧瞧,明明是自己想赚别人口袋子里的银子,还拿我说嘴。
太皇太后被哄得畅快得笑了起来。
她是真的高兴,带上眼镜后,她的世界又变得清晰起来了,看东西再没有了之前的模糊。
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说什么这么开心?康熙大步流星地走进慈宁宫,向太皇太后请安后,他问道。
皇上,钮钴禄姐姐送了太皇太后一副眼镜,姐妹们正稀罕呢。
德嫔笑盈盈地说,不知道钮钴禄姐姐送给太后和皇上的眼镜在哪里?也让大家一起鉴赏一下。
这是挑拨她眼中没有太后和皇上?瑾华没搭理德嫔,让琼樱把托盘上的另外两份玻璃制品分别给了太后和皇上。
给太后的是后世很流行的微景观玻璃球,拳头大的玻璃球里草地,帐篷,骏马等微缩成景,太后将玻璃球在手上转着圈,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给皇上的,是单筒望远镜,康熙在手上把玩着,瑾华笑着对康熙说::皇上,咱们得在室外才能显出这份礼物的好处来。
听她这样说,大家都移步到了慈宁宫外,连太皇太后和太后也乐呵呵地凑趣。
瑾华演示了一下望远镜该怎么使用,康熙刚开始还不明所以,等他把望远镜放在眼睛前学着瑾华往远处看的时候,明显惊了一下。
他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往远处看了看,又支起望远镜看,如此重复了几次,除了瑾华,别人都一头雾水。
皇上,这礼物您稀罕了这么久,也让奴婢涨涨见识嘛。
原本等在慈宁宫外的低位妃嫔都涌上前来,最近比较受宠的庶妃李氏娇笑着凑上前去,想要看看望远镜。
康熙没有理会她,将望远镜递给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接过,学着康熙的样子用望远镜看向远处,看着远处的景色如在眼前,政治敏感的她,也明白了康熙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份礼物了。
她看了一眼瑾华,对着众人说:本宫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是。
众人退下,只有瑾华在康熙的示意下留了下来。
瑾华,这个望远镜是你阿玛制出来的?回到慈宁宫正厅,康熙仔细观察着手上的望远镜问瑾华。
瑾华起身行礼,回道:回皇上话,臣妾因为要给太皇太后制作眼镜,一直琢磨玻璃,这个望远镜也是无意中制作出来的。
她笑着说:刚做出来的时候,阿玛很惊讶,便立刻派人将此物送到臣妾手上,让臣妾献给皇上。
你阿玛是沙场老将,他必然知道此物对战场的重要作用,现在三番战场上正需要这样的神器,用以监察敌情。
康熙很是开怀,对着瑾华说,你与你阿玛立了大功,有什么想要的,朕都赏给你。
这话,瑾华可不敢接:臣妾是为了给太皇太后做眼镜的时候无意做出望远镜的,臣妾看来这是沾了太皇太后的光,皇上要赏,不如就赏臣妾给太皇太后磕个头,让太皇太后再多多庇佑臣妾。
这话说得俏皮又讨巧,把太皇太后逗得不行。
本宫看着,你不是要给本宫磕头,是想要本宫也赏你吧。
滑头!太皇太后笑骂。
旁边一直玩赏玻璃球的太后冷不丁来了句:本宫也赏你。
一时间,慈宁宫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皇上,阿玛已经将做出望远镜的工匠控制起来,暂时不让他们与外界联系,您看,这几个人......直接将人送去工部,朕亲自安排。
说着康熙向两位太后告辞,自去忙了。
瑾华又在慈宁宫留了好一会儿,陪着两位太后说笑了许久,离开的时候带着大批的赏赐回去,到了永寿宫,康熙的赏赐也由梁九功亲自送来。
梁九功满脸笑容地与瑾华客套,这位娘娘别看人家年纪小,又爱折腾,但人家折腾出的东西能让万岁爷看重啊。
他现在就一个服字了。
原以为皇上最不喜爱折腾的,这位会泯然众人呢,他以后可得更加客气些。
瑾华赏了梁九功一个玻璃小镜,好让他时时注意仪表,免得不小心殿前失仪。
梁九功原本七分的笑意直接变成十分,这对他来说可是最实用的好东西。
到了他的这个位置,金钱权利不缺,有时候就需要一份体贴。
瑾华的这份礼物算是送到了梁九功的心坎上了。
琼樱,你待会儿把梳妆镜和胭脂盒给翊坤宫送去。
瑾华吩咐琼樱,这种胭脂盒是翻盖的,掀开的盖子是小镜子,盒子里则是各色的胭脂,在现代很常见,现在就很讨巧,阿玛说京城的贵妇人们都抢疯了,给了瑾华许多,瑾华懒得做好人满宫里散,就当人情送给宜嫔了。
是,娘娘。
琼樱领命,娘娘是为了感谢上次宜嫔娘娘的相助吗?只是一点小心意,别人的善意,总要回报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