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要南巡, 也不是今天说,明天就能去的,康熙要安排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瑾华倒是不着急, 她知道出行不易,便让琼樱先开始着手收拾些衣物。
高洋与曹青云都是聪明人,瑾华稍微暗示了几句,他们便也开始安排起永寿宫的诸事。
倒是琼玉, 瑾华没有跟她说, 不是不相信她, 只是她还不够稳重,怕她一时高兴露了行迹。
有些事情康熙愿意告诉瑾华,是他信任看重的意思, 若她没有分寸到处说去, 便是辜负了这份信任了,瑾华在这方面还是很注意的,没有必要为自己添麻烦。
瑾华估计着, 要出发南下,起码要年后了, 她现在正忙活着小林子的丰收呢,今年果实的产量比去年多了起码一倍有余,瑾华指挥着人采摘清洗, 做成果酒, 果脯, 果酱等等。
南下的时候可以多带些, 船上待得闷的时候, 可以拿出来当零嘴吃。
丰收总是能让人心情愉悦的, 瑾华这几天的心情一直很好, 这日,曹青云又研究出了几种果脯的新口味,瑾华正带着人一一品尝呢,郭络罗·雅怡过来了。
瑾华有些惊讶,她们自上次将话说开后,就没再私下里见过了,尽管心中奇怪,但还是马上将人请了进来。
两人见完礼后,瑾华笑着说道:你来的正是时候,本宫这儿正丰收呢,琼玉,给宜妃娘娘端些果脯过来,让她也尝尝味道。
说完,看向郭络罗·雅怡: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今儿来是有什么事情吗?郭络罗·雅怡拿了块果脯咬了一口,听到瑾华的自称,又唤她宜妃娘娘,口中酸甜可口的味道,瞬间只剩下酸了。
她定了定神,说道:娘娘,臣妾听说您家里的书楼时常有大儒讲学,不知道您能不能引荐一下?五阿哥还小,即便启蒙也不需要大儒,为谁引荐的可想而知,瑾华有时候都不知道要怎么评价郭络罗·雅怡这个人了。
说她聪明吧,却总是口无遮拦,但被人提点后就能收敛些;说她愚笨吧,她又能观察入微,稍有些风吹草动就能判断出事态的性质;说她没有远见吧,她又能当机立断与惠妃结盟,为她的儿子们找好靠山;但你要说她有远见吧,现在又开口让瑾华帮大阿哥引荐大儒。
她不知道瑾华与她的情分是越用越少的吗?而且她凭什么认为瑾华就会看在她的份上就应下了她的请求呢?有些大儒本就无心仕途,如今入京,大多是冲着已经对外开放的书楼,他们愿意在书楼中讲学,已是极为难得的事情,连康熙都没有让人去打扰,瑾华绝不会为了别人的私欲去打扰他们。
况且与惠宜二妃相交,瑾华可从来没有在她们身上得到过什么好处,反而瑾华常暗中在给她们的茶水中添了点灵泉水,替她们调理身体,又曾不动声色地引导康熙多关注她们的孩子。
看瑾华一直不说话,郭络罗·雅怡有些着急:娘娘,这对您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您快给句准话吧。
瑾华气笑了:宜妃,你这是求人的态度?她将琼玉打发出去,是什么给了你错觉,让你觉得只要你开口,本宫就会照做?她将手中的茶盏放下,还有,什么叫做举手之劳?这些大儒都有自己的脾性与傲气,得罪一个后面牵着一群,本宫凭什么要为你们树敌?郭络罗·雅怡被瑾华落了脸面,怒气冲冲地说道:娘娘说话为何要这样刻薄?我也是好心才走这一趟的。
她将手中的果脯丢在小几上,那些大儒若真的无心仕途怎么会入京讲学?你给他们引荐贵人,他们感激你还来不及,怎么会树敌?她灌了自己一口茶水,您有没有看清现在的形势?如今皇上明显因为元后的事情有些迁怒太子,这些时日,皇上一直待大阿哥极为亲厚。
惠妃要找大儒还是我主动提出让你来引荐的!说完,她看着瑾华,胸口起伏显然情绪很是激动,瑾华等她稍微平静了之后,才开口:宜妃,你为本宫着想,本宫很感激。
郭络罗·雅怡刚露出了一个笑容,瑾华继续说道:但本宫还是那句话,本宫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并不想做什么改变。
虽说郭络罗·雅怡好心办坏事,但瑾华还是说了句:雅怡,你要弄清楚,你跟惠妃同为妃位,你们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依附,你与其将自己的人情全用在别人身上,不如好好培养两位阿哥,他们将来出息了,你将来的日子也不会难过的。
郭络罗·雅怡沉默了许久,站起来对瑾华行了一礼:多谢娘娘提点。
但她还是开口道,娘娘能不能帮忙?见瑾华摇头,她便告辞走了。
看着雅怡的背影,瑾华也有些无奈,她明里暗里提点过她很多次,但雅怡似乎铁了心就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从龙之功岂是那么好得的?同样身为妃位娘娘的孩子,雅怡现在的选择让长大懂事后的两位阿哥怎么自处呢?身份上低太子一头还可以说是君臣有别,若还要为别的阿哥铺路,兄弟之间感情好,自愿的还好,若是因为母妃的选择而被迫付出······反正瑾华是极为不看好雅怡的选择的,就算她不知道历史,也不会做同样的选择。
雅怡来访的事情并没有在瑾华心中留下太多的痕迹,在她做出选择的时候,瑾华与她的情分就断了。
瑾华始终谨记一句话: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她不是会为别人的人生负责的的大善人,所以,现在惠宜二妃在她这里和别的妃子的待遇是一致的。
不知道是康熙露了口风,还是有人有自己的渠道知道康熙会带嫔妃南下的缘故,下半年宫中过得很是平顺,嫔妃之间都客客气气的,连口角都很少。
过完年后,康熙正式宣布,龙抬头后就出发南巡,后宫一下子喧闹了起来,去慈宁宫请安的时候,大家话里话外都是问自己会不会被带上。
尽管太皇太后心情好,几次后也烦了,直接免了嫔妃们的请安,她也好清静清静。
瑾华笑着与众人别过,高位以上的都很淡定,她们或者位高,或者有子,康熙肯定不会落下她们。
娘娘,听说惠妃娘娘这几日正在寻摸身手好人又机灵的宫人,想是要跟着大阿哥的。
高洋说道。
大阿哥活泼好动,惠妃此举还是很有必要的。
瑾华疑惑地看向高洋,你什么时候这么关注惠妃了?高洋说道:您与她们不再结盟后,奴才就派人留意着她们的动静。
他跪下了请罪,奴才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着,若她们有什么旁的心思,娘娘提前知道了,也好有个防范。
快起来。
瑾华说道,你将人撤了吧,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是,奴才这就将人撤回来。
他沉吟了一会儿,还是说道,只是,惠妃找的这个人不太妥当,这个人似乎与储秀宫颇有渊源。
还有这样的事情?是,不知道惠妃为何会在宫中寻找人手?是啊,瑾华也有些奇怪惠妃的选择,要纳兰·明珠直接将人手安排好,不是更加能让人安心吗?随即,瑾华便将疑问放下了,她想了许久,叹了口气,不知道此事还好,知道了再放任,万一到时候大阿哥出了什么事情,她自己也会内疚。
你找个机会让那个宫人没法跟着南巡吧。
瑾华说道,不管本宫与惠妃是否交好,大阿哥总是个好孩子,本宫知道了,也没有办法置之不理。
高洋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他领命,退出去安排了,这后宫想让人消失可能有些难度,但有心算无心之下,让人出点小意外,还是很容易的。
没几天,惠妃就换了人,这事传到瑾华耳边,便也放下了,开始专心收拾出行要带的行李,这里可不像是现代,出去玩一圈,带足钱就行了。
古代出行不易,衣食住行全都要带齐了,好在瑾华只要动动嘴就行了,永寿宫又有经验丰富的高洋他们在,收拾起这些都是游刃有余的。
二月初八是个大晴天,尽管天气还很寒冷,大家出行的兴致却很高昂,康熙这次格外大方,后宫嫔位以上的都可以随行,另外又带了几个低位的颇受宠的妃嫔。
瑾华一大早就起来,最后一遍确认带的东西后,就有内务府的人过来开始搬运装车了,曹青云跟着跑前跑后看着东西,免得不长眼的动了手脚。
瑾华正嘱咐琼玉,让她守好永寿宫,无事最好不要到处跑,她人不在,出了事,没有人能保她。
此次出行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永寿宫不能没人,出门在外,保证安危是最重要的,四人中,只有琼玉手无缚鸡之力,她虽然很想跟着娘娘去江南见识一下不同的风景,但还是主动要求留了下来。
娘娘放心,奴婢一定会守好永寿宫的,奴婢等着你们回来。
几人依依惜别后,瑾华便带着她们往慈宁宫去与其他人汇合。
等瑾华坐上马车的时候,已经接近午时了,午膳就只能在自己的马车上简单用些了。
好在,车队很快前行,琼樱感慨道:娘娘,皇家出行,果然气派非凡,奴婢还记得,咱们上次去江南,轻车简行的,可以说的上说走就走了。
瑾华笑着点头:上次来去匆匆,你这次可以好好领略一下沿途的风光了。
琼樱高兴地应是,她觉得此生最幸运的事情,便是跟着主子了。
其他马车上也差不多都是高兴出行的主仆,只有昭嫔心中气闷,她新提拔上来的大宫女香芝小心翼翼地为她奉茶。
昭嫔接过来一口将茶饮尽,她脑海中回响着赫舍里·妙汐的话:你与其花时间在我这个已经没有未来的人身上,不如把心思花在皇上身上呢。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