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92 章

2025-03-22 07:20:29

太皇太后压着怒气, 呼出一口气,又问道:那么,你们说的勾连刺客的人证物证呢?这······曹孙氏看了眼赫舍里·妙萦, 原本的计划里,等蔡嬷嬷承认了瑾华行为不端后,就引出那几个常找蔡嬷嬷聊天的女子天理教众的身份。

到时候指控她们相互勾结,瑾华私下泄露了康熙的行踪, 然后再自己上山救人。

不然, 明明康熙有口谕在前, 为何瑾华会冒着抗旨的风险也要上山?自然是因为她事先就知道康熙有危险,她就是冲着救驾之功去的!但现在,她们有些不敢继续了, 连着两个人的表现都出乎她们的预料, 万一那几个年轻女子也换了口风,她们该如何收场?只是事态的发展已经不由她们控制了,瑾华也接口道:本宫也很想知道, 本宫是怎么勾结的刺客,怎么假造的救驾之功?说完, 她看向上座:太皇太后,若她们没有实证,还请您为臣妾做主, 严惩她们, 以正视听, 也免得其他人有样学样, 恶意构陷!这话说的铿锵有力, 太皇太后也不由得坐直得身体, 的确, 若不加以惩罚,人人都随意来她这儿告状,她每日里光断官司就够她忙活了。

眼见就要受罚,曹孙氏还沉得住气,赫舍里·妙萦就有些浮躁了,她直接说道:那几个经常找蔡嬷嬷聊天的人就是天理教的人!你们就是私下勾连!听到这个消息,太皇太后就重视了起来,但瑾华却嗤笑了一声:昭嫔还真是张口就来,几个串门的邻居就被你说成是天理教的人,合着,这整个江南就是天理教的窝了吗?她不怀好意地看向曹孙氏,看得曹孙心中一个咯噔,果然,就听瑾华说道:太皇太后,那这孙嬷嬷也极有可能是天理教的人!奴婢绝对不是天理教的人!奴婢受皇恩庇护多年,绝不会做有负皇恩的事情!构陷皇上的救命恩人,致皇上于不义。

你就是这样回报皇恩的?僖皇贵妃娘娘何必这样咄咄逼人,咱们不如将人叫进来,看看她们怎么说!本宫正有此意!太皇太后看她们争辩,一时也判断不出谁的话为真,便叫人将那几个疑似天理教的人带进来。

来人如鹌鹑一样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不说太皇太后了,就是安排这一切的曹孙氏与赫舍里·妙萦都有些怀疑这样的人真的会是天理教的人吗?可是,叔父明明说了,这些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啊。

太皇太后看了眼苏麻喇姑,苏麻喇姑会意,问了她们几个问题,问姓名籍贯的时候还好,虽然她们说话有些磕巴,但还是认真作答的。

等问及天理教的时候,她们就满脸茫然,这茫然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的对此一无所知的茫然。

苏麻喇姑看向太皇太后,见她点头,便叫人先将这几个人带下去暂时安顿,等这边的事情完了再处理。

曹孙氏,昭嫔,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赫舍里·妙萦有些慌张,其实这件事情,她本来是不用出面的,二叔将事情告诉她是怕她无意中坏事,也是让她随机应变,万一有需要,她可以说些话诱导事情发展的方向。

是她自己太想看瑾华的笑话,曹孙氏一说,她就跟来了,她知道曹孙氏的想法,不就是怕她们过河拆桥吗?她心中很是看不起,只是现在要怎么办?孙嬷嬷,蔡嬷嬷虽定居江南,但她的事情,没有特意打听,是不会有人知道的,你是如何想到去打听一个京城来的嬷嬷的过往的?瑾华问道,还是,你特别关心京城的情况,所有与京城有关的人事,你都要掌握在手中?这话可不好回答,曹孙氏讪讪地笑笑:僖皇贵妃娘娘说笑了,奴婢也是凑巧知道了这么个人,想着将人请来家里教授孙女规矩。

什么样的规矩?你开头说的狐媚惑住的规矩?这是万万不敢的!太皇太后,奴婢真的是慕名想请这位蔡嬷嬷教孙女规矩的,只是······她抬头看了眼赫舍里·妙萦,没有再说话。

但在场的人都顺着曹孙氏的眼神看去,赫舍里·妙萦慌张地站起来:你个老妇,看着本主作甚······好了,这件事情等皇上回来了再做定夺,本宫会让皇上彻查,你们都先回自己的院落中去,无事不得外出!瑾华领命回了自己的院落,将其他的人都打发了。

娘娘,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琼樱问道,高洋与曹青云的眼神也看了过来。

咱们什么都不要做,就等着皇上来给个交代就好。

接着她低声问了句,人都安排好了吗?曹青云点头:娘娘放心,那些人都只是天理教的底层,吃不饱饭才跟着他们,奴才吓唬了几句又给了些盘缠,她们便各自回乡去了。

她们都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只要自己不暴露身份,就如泥牛入海,就算有人刻意去找,也很难将人找到。

高洋怕瑾华忧心,又跟着解释了几句。

那就好。

瑾华说完后,拿起小几上的杯子喝了好几口茶,安排好了这些人,瑾华心中的顾虑了放下了。

其实高洋提过,要不要直接灭口,但瑾华知道,有时候杀人灭口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凡事只要做过就会留下痕迹,若康熙彻查,很有可能查到此事。

不如,让这些女子各自回乡,她们只要不蠢,不想连累家人就会将这段经历瞒的死死的,而且曹青云给的银钱不多,她们完全可以说成自己打工赚得的。

皇,老爷,您要不要去那艘画舫上坐坐?曹玺笑着问道。

康熙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曹玺额头的冷汗却冒了出来,不敢再开口。

等康熙回到行宫,就看到苏麻喇姑正等着他,等听完苏麻喇姑的话后,康熙整个人就开始冒冷气,曹玺心中暗叫糟糕,也不知道额娘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去对付僖皇贵妃,这不是给他添乱吗?他立刻下跪,说道:皇上明鉴,额娘老迈,兴许是听错了什么,但她的心是好的,她每时每刻都想着皇上,希望皇上万事如意。

此事,应该是她反应过激了,臣回去定会好好问她的。

听了曹玺的这番话,康熙的脸色稍微好了些,他点点头,让人下去了。

嬷嬷先回去吧,这件事情,朕会查清楚的。

额娘,您为什么要与后宫的娘娘为敌?就算是为了给锦绣铺路,也不用对上僖皇贵妃啊!锦绣就算能如您的愿入宫,位份也不会很高的。

曹玺从康熙那儿回来后,直接来找曹孙氏了。

曹孙氏把玩着手中的手钏没有说话,曹玺看到这泛着盈盈绿光的手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一时怒火上头,说道:额娘,这么大个江南还不够您造的么?每年成车的礼物往您的私库拉,您······曹孙氏看了儿子一眼:你懂什么?她摸了把手钏,这是普通的手钏吗?待到曹玺将目光转向她时,她用口型说了太子二字。

她虽然因着对皇上的抚养之情,让家族得了好处,皇上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这江山总有一天是要交到太子手上的,到时候,若新帝要计较,他们还有什么出路?现在赫舍里家递来橄榄枝,她当然欣然接受,只是,她不知道瑾华是这样难啃的硬骨头,倒叫她有些骑虎难下。

若是全然将责任推给昭嫔,怕是太子那里讨不到好,若是将责任担下来,僖皇贵妃那里也不会放过她。

她将顾虑说了,问曹玺:你说有什么办法将僖皇贵妃扳倒?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目前困境的方法了。

说完,她叹了口气,谁能知道这僖皇贵妃年纪轻轻,竟然这么沉得住气,面对太皇太后的质问,也丝毫不怯场。

曹玺知道自己额娘的心计,如今这样问他,必然是心中有了计较,便直言道:人已经得罪了,您只说有什么其他办法吧。

曹孙氏低声说:太皇太后最不喜皇上动真情,只要有人能让她认定皇上对僖皇贵妃动了情,那么,咱们什么都不用做,太皇太后就能将人处置了。

曹玺眉峰紧皱,便将刚刚画舫上的事情说了:这也不能确定皇上对僖皇贵妃的心意啊。

曹孙氏听了大喜:不需要确定皇上的心意,只要让太皇太后认定就好。

说完,两人便商议起来,待到他们商量好已经夜深了,曹玺这才离开。

这边康熙连夜审问所谓的人证,等结果出来,他却沉思了起来,他相信奶嬷嬷和昭嫔不是蠢材,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准备就将事情捅到皇玛嬷身前。

可下面跪着人,他能肯定说的都是实话,那么问题就只能出在瑾华身上了,他顾不得天色已晚,直接来到了瑾华的院落。

瑾华也在等着他的到来。

皇上想必已经审过那些人了?瑾华给康熙倒了杯茶。

康熙看着递到手边的茶盏,不由得笑了出来:泡这么浓的茶,你这是不准备让朕休息了?话虽如此,他还是接了过来。

瑾华站起来,正想下跪,被康熙一把托起:坐下来,慢慢说,你救朕那日的凶险,朕都记得,朕信你。

康熙虽语气淡淡,但瑾华听后却是心中大定。

接下来,她便向康熙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当然她没有全盘托出,有些事情说了必定会让康熙不喜与忌惮。

比如,她让曹青云夜探蔡嬷嬷住处;比如,她吩咐曹青云将有问题的那几个年轻妇人带走;比如,带回来的这几个妇人的确与蔡嬷嬷巧合的有过交集,但她们真的只是平民百姓,而且这巧合是她与蔡嬷嬷很早之前就有心安排的;比如,她给蔡嬷嬷的信中,最后一句话是:曹孙氏曾有意隔开孝康章皇后与康熙!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