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江南后, 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感觉比在宫中还要累,康熙在室内来回踱步。
梁九功心里着急, 面上却不显,他来到康熙身边,低声说道:皇上,僖皇贵妃娘娘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这会儿心里不知道怎么难受呢, 您要不要去看看她?康熙停下脚步, 伸手轻拍额头:看朕这记性!他转身往库房走去:朕记得前几日有人送来一对水头特别好的龙凤镯?是,您还让奴才特意收了起来,在这儿呢。
说着, 梁九功将一个沉香木制成的锦盒捧给康熙, 康熙接过,打开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 亲手拿着,往瑾华的院落走去。
给皇上请安, 皇上万福金安。
瑾华看康熙进来,忙起身请安。
快起来。
康熙亲自将人扶起,两人一坐下, 他便将手上的锦盒递给瑾华, 打开看看, 你受委屈了, 看看喜不喜欢样。
瑾华将手中的锦盒打开, 发现是一对祖母绿的翡翠龙凤镯, 她将镯子取出来, 直接戴在手上,盈盈绿色衬着瑾华白皙的手腕愈发莹润。
康熙赞道:朕一看到这镯子就觉得适合你,果然如此。
说着握住瑾华的手,说道:瑾华,皇玛嬷年岁大了,愈发固执······皇上,太皇太后所做都是为您,为大清江山考虑,臣妾不怪她。
她笑着摇了摇手腕,龙凤镯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何况,您也给了赔礼了。
只是······她苦笑了一下,只是,她老人家之后恐怕是不会再待见臣妾了,臣妾也不好像从前那样舔着脸凑上去,没得惹了她老人家生气。
瑾华语速放得很慢,也留心着康熙的神色,若他神色不好,她便立刻止住话头。
这些话最好还是在康熙跟前说得明白些,也算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她不怪太皇太后,但要她再如从前般对太皇太后,那是不可能的。
太皇太后对她动了杀心,她绝不会委屈自己,如从前一般敬重在意她,手中的好东西也不会再给她。
她倒是想办法保太皇太后健康长寿了,然后呢,太皇太后的心思全放在怎么提防她,对付她么,她没那么圣母。
她对太皇太后的确是敬佩孺慕的,但前提是,她们不是敌人。
康熙叹了口气,他拍拍瑾华的手,知道瑾华还是被伤到了,他知道瑾华一向亲近太皇太后,永寿宫但凡有什么新鲜的好东西,都一样不落的往慈宁宫送。
但就像瑾华说的那样,他知道太皇太后所做所为出发点都是为了他,且她年事已高,有些事情,他也不想太过计较,好在瑾华豁达大度,他也能慢慢补偿。
朕知道,以后,除非必要,你便避着些皇玛嬷吧,有什么事情就来找朕,朕会为你做主。
那臣妾就先谢过皇上了。
有了康熙的这番话,她就能名正言顺地断了给慈宁宫的一切供给 ,往后,太皇太后的身体是好是坏都与她无关。
她能做到冷眼旁观,而不是自己主动出手除去威胁是因为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若太皇太后还要不依不饶,她也不会一直被动挨打。
康熙走后,瑾华坐在窗边,看着窗外开始复盘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事情。
后宫倾轧是常事,她从入宫的那一天开始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一直以来,她都选择独善其身,因为她无法交付自己所有的信任,也自认无法担负起别人的人生。
但是,当惠宜二妃提出结盟的时候,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那时候,她觉得人是群居的独立个体,在深宫中若真能有一二好友,能抛开一切,喝酒谈天,未尝不可。
不过她们的结盟并没有持续多久,而且她们也很少有悠闲谈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用来分析时局,订立计划,不过,那段时间,瑾华还是蛮珍惜的。
只是,时移势易,瑾华无法也不会给她们的野心提供帮助,她们最终还是曲终人散。
而对太皇太后,瑾华一直以来,都是有种面对偶像的感觉的,并以诚待她。
到现在,她还是无法真心厌恶这样的一位老人,只是,她也无法再生出好感罢了。
想着想着瑾华便有些意兴阑珊,她此时突然能理解佟淑毓为什么三番两次地帮她了,不是想与她结交,也不是想与她结盟,只是觉得这宫中有个与自己的性子截然相反的人的存在,好像能让她看到不一样的人生一样。
为了这样的一份善意,瑾华又觉得这后宫也不全然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了。
也是为此,她接受人有千面,接受不那么完美的人和事。
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瑾华觉得自己这几日的气闷全消了。
娘娘,奴才去打听了,那曹孙氏虽然被困在佛堂,但曹家依然好吃好喝地供着,日子过得还是很如意的。
瑾华笑笑:说到底,这曹家的泼天富贵是由她而来,且皇上向来念旧,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对‘自家老人’心软了呢。
她的拥趸当然要好好地伺候着,免得一不小心失了这张好牌。
娘娘?琼樱担心地唤道,瑾从来豁达宽容,极少用这样的语气说话。
瑾华自己也觉得不对,她即使不喜曹孙氏对她的陷害,但她认得清自己的身份,从不会嘲讽忤逆康熙,她不认为,自己会像电视剧或小说中的女主角一样,能被人无限包容,能用自己的特立独行吸引人的眼球。
此时,瑾华隐隐觉得自己忘了什么,却又想不起来,于是深吸了口气,又说道:不用去管曹孙氏,她的存在早就戳了别人的心窝了,早晚有人会收拾她的。
高洋知道瑾华说的是太皇太后,他也觉得太皇太后对曹孙氏的不喜简直是摆在明面上的了,只要皇上不再护着,曹孙氏下场可想而知。
看着眼前的主子,他心中有些心疼,主子无端被诬陷,太皇太后却不加以严惩,想起以前主子对太皇太后的孝敬······高洋,以后永寿宫中的一切产出都不必再往慈宁宫送。
高洋猛然抬头,主子这是公然与太皇太后叫板了?这不像主子平日的行为处事啊?你这么惊讶作甚?瑾华好笑道,难不成,本宫在你眼里是什么绝世大好人不成?人家都摆明了对本宫不善,本宫还要上赶着去给人家打脸?见高洋还是没有说话,瑾华索性又说道:放心吧,这件事情是皇上默许的。
见在场的几人都很开心的样子,瑾华也觉得痛快。
她不喜欢被动挨打,但她被诬陷的事件中,她自己也动了很多手脚,光蔡嬷嬷那里,若康熙不是以礼相待,而是严刑逼供的话,她几乎可以肯定蔡嬷嬷是不会为她保密的。
到时候风波又起,她未必有如今的好运,此次能全身而退已是万幸,至于以后,自然各凭本事了。
等康熙忙完江南的事情,他们就又要启程坐船南下了,康熙不知是不是对瑾华有些愧疚还是怕太皇太后又会突然对瑾华发难,这些日子一有空就来陪她。
瑾华从前也许会觉得不妥,会不动声色地婉拒康熙长久的陪伴,但如今,瑾华觉得还是自己活得痛快最为重要,而且,康熙的看重又何尝不是对太皇太后的掣肘,至少,康熙几乎是明着告诉太皇太后,瑾华是他护着的人。
瑾华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康熙几乎明火执仗的护短,让她对康熙也不再如从前般,只当作上司来待。
瑾华对康熙用心了很多,她这样的表现又让康熙觉得受用至极,一来二去,两人之间的感情倒是升温了不少。
瑾华自己也有些意外,她自认是不会爱上一个封建社会的男人的,更何况这个男人是可以名正言顺拥有后宫三千的男人。
但,不可否认,每个女孩都有英雄情结,在瑾华被人诬陷的时候,康熙虽没有明确维护她,但也从未表现过对她有丝毫怀疑,这对一个疑心甚重的帝王来说,也算是一件稀奇事了。
之后,康熙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明明白白地表现了对瑾华的信任与偏爱。
这让瑾华也不由有些沉迷,若这个时候有人去太皇太后耳边说瑾华专宠的话,太皇太后保准一百个相信。
瑾华有次还听曹青云念叨曹家是真不会找时机云云,还被高洋追着打,这二人出了宫,现在瑾华这儿又有些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样子,他们仿佛也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倒有了些意气风发的味道。
瑾华很为她们高兴,知道他们有分寸,也不曾拘束,等回了宫,就难有如今的光景了。
太皇太后估计是看到了康熙的态度,又或许还有别的原因,倒不曾再为难过瑾华。
康熙已经知会过瑾华,再过几日就会启程离开,瑾华没有丝毫不舍,她感觉这儿就是是非之地,早早离开了才好呢。
果然呢,她们这厢正收拾行李呢,高洋急匆匆进来,爆了个大瓜:大阿哥将曹大人要献给皇上的舞娘欺负了。
啥?瑾华这回事真真切切的惊讶了,她不可思议地看向高洋,见高洋肯定点头,她扶额,这事,你从哪里听来的?若惠妃知道此事,必定想方设法瞒着,怎么会让人将消息外传?高洋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这事已经闹开了,说是那舞娘哭哭啼啼地跑开,大阿哥在后面追着。
瑾华差点失去表情管理,这都是什么事啊?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