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山美人志 > 第五章 博弈 第九十节 安第斯之战(3)

第五章 博弈 第九十节 安第斯之战(3)

2025-03-28 12:56:44

,你忘了科米尼人在绿海沼泽以南和提克人那边的布置,眼下他们国内告急,估计科米尼人在这两地的统治也即将寿终正寝,既然我们在正面无法作出反应,那我们也只好在那边想办法弥补了。

赫连勃此时方显出豪雄本色,马上通知呼延虬将科米尼人国内情况通报给科米尼人,然后尽可能快的让驻扎在提克人领地的军队接管科米尼人退出后的真空地带,我们这边马上向西南进军,一定要抢在吕宋人控制整个局势之前尽可能的抢占地盘,既然科米尼人完蛋已成定局,估计吕宋人也不会和咱们计较这蝇头小利,把这个楔子向南边插得更深一些似乎更符合咱们的利益。

随着一道道命令发出,雪鸽漫天纷飞,向各个方向飞去,而整个火山府如同沸腾的火山一边顿时喧闹起来,原本厉兵秣马准备固守火山府的军队立即转守为攻,两个师团大军以最快速度完成整装集结,而一直游移在火山府和维托府之间的机动师团也迅速西移跟进,甚至连警戒尚未解除两个师团便连夜向西南进发,直扑绿海沼泽。

现在这个时候时间便是土地,就是机会,越抢在前面,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一点早已在出发之前便已经传达到了每一个士兵脑海中,第一师团当仁不让的充当了南下的急先锋。

作为先锋官的第一师团秉承了高岳师团的一贯作风,从来就在急行军方面不甘后人。

从火山府向西南挺进,需要沿着绿海沼泽东部边缘地带绕过沼泽区,然后再进入吕宋人和科米尼人地接壤地域。

这一片土地连同再往南一大片土地一直是吕宋人和科米尼人有争议的帕米尔地区,但为了和科米尼人结盟。

吕宋人不惜放弃了这一片土地的主权,虽然这一片土地事实上并没有太大开发价值,科米尼人在获得了这片土地之后依然听之任之,并未对这片土地实施有效管理。

毕竟这片土地地处边远,而且又无城市,人口稀少,又属于多族混居地区,在科米尼人看来也属于鸡肋,只是长久以来的习惯让他们一直叫嚷着这片土地属于科米尼。

当吕宋人真正让出这片土地时,他们反而觉得有些不大习惯。

真正要想开发这片土地需要大量地资金投入,而且还可能遭遇当地土著族的激烈反对。

这大概也是腓特烈果断放弃这片土地换取科米尼人好感的主要原因。

也许这片土地对于两国来说并没有什么战略意义和开发价值,但对于西疆来说却是一片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占领了这片地区不但让绿海沼泽真正成为了半个内湖,而且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可以俯瞰南面的芭茅地区,而芭茅地区正是连接科米尼和吕宋的走廊和通道,这样一来只要西疆在这里显示军事存在,就足以对两地构成军事压力。

迫使对方不得不保持重兵在芭茅地区,防止这条走廊被截断。

正因为如此,赫连勃才会不遗余力的派出两个师团南下,甚至不惜冒自己判断失误的危险,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甚至是一场疯狂的冒险,一旦吕宋人并非像想象中那般准备对科米尼人实施背后反戈一击地话,那火山府甚至维托府面临数十万吕宋大军的攻击,唯一地结局就是全线崩溃。

但事实证明赫连勃判断正确。

这一宝押对了。

大陆公历699年4月26日,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中大陆众铭记在心的日子,在联合出兵盟约墨迹未干的情况下。

吕宋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从西面鹰嘴关和锡伯堡全面越过与科米尼公国的边境线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西疯狂压进。

4月28日,南线大军一路横扫,兵不血刃的占领科米尼人在东部唯一要塞——苏塞勒斯要塞,要塞守军在守城将领率领下全数投降,科米尼公国东部屏障完全向吕宋人敞开。

4月29日,吕宋北线大军绕道向北斜插芭茅地区,于当日夜晚进入芭茅城,整个战事未遇到任何抵抗,当吕宋大军进入芭茅城时,睡眼朦胧的科米尼人甚至不知道哦这支军队究竟来自何方,许多人甚至以为是出兵北伐的本国大军得胜班师回朝。

5月2日,吕宋人两线大军在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科米尼公国首都阿斯兰会合,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的科米尼王城卫军在没有进行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宣布阿斯兰城为不设防城市,5月4日,阿斯兰城正式陷落,科米尼大公国灭亡。

虽然阿斯兰城的陷落标志着已经有了百余年历史的科米尼公国倾覆,但并意味着战事就已经结束,5月9日,再次兵分两路的吕宋大军在北线与放弃提克占领区回防的科米尼大军在北部金角地区展开激战,克鲁夫利用主力吸引住科米尼人回援军队注意力,自己亲自率领机动部队迂回曲折,于5月,从西面发动致命的侧击,一举击溃了科米尼人最后的希望,科米尼人援军全军崩溃,大部投降,至此科米尼人地希望完全熄灭。

腓特烈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看着在自己面前坐得笔挺的这名军人,文质彬彬地面容,谦和有礼的风度,略显病态的阴郁神情,无论从那种角度来说他都更像是一名文人或者艺术家,仍然是一身有些陈旧的科米尼军装,只不过军衔已经取下,但谁也无法否认他作为科米尼第一勇将的威名。

屈林阁下,难道您真的就不再考虑我的建议了吗?您应该明白我的诚意,科米尼公国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是该我们安第斯人联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新世纪重现往日安第斯帝国辉煌的时候了,您为什么还这么固执呢?一边搅动着咖啡杯中的银质勺,腓特烈此时的表情十分诚恳平和。

腓特烈阁下,您的好意屈林心领了,科米尼公国的确已经成为历史,屈林也会违背历史潮流去作那无用之功,但是历史代表永恒,屈林无力改变历史,但也并不代表屈林就准确屈从潮流,我已经考虑清楚了,请允许我和我的家人离开科米尼,噢,不,现在也许该叫吕宋了,我和我的家人准备去西大陆爱琴海定居。

对方的语气十分温和,但态度却是异常坚定,腓特烈能够听出对方语气中的决裂,他摇摇头,慨然道:君子不强人所难,既然屈林阁下去意已决,腓特烈也就再厚颜相留了,只希望屈林阁下日后如是有兴趣返乡,不吝一晤。

谢谢腓特烈阁下的好意,恐怕屈林会在回中大陆了。

清瘦军人摇摇头,站起身来,再次感谢腓特烈阁下的宽容。

望着对方逝去的背影,腓特烈下意识的伸手抚摸了一下下颌,虎目中露出难以言喻的神色,喃喃自语道:如果不是他有病在身,不知道我们吕宋人会有这么幸运么?一阵急促皮靴声将腓特烈从沉湎中惊醒过来,元帅阁下,克鲁夫元帅来信急报,他已经击溃了科米尼人在北部的抵抗,占领了金角城,并接受了科米尼人的投降,另报,霍尔金将军的南下军队已经占领了苏禄地区,并控制了东面的高地要塞,但是霍尔金将军来信称在东面的费尔干地区科米尼人的军队表现异常,十分可疑。

噢?表现异常?怎么个异常法?说具体一些!倏地站起身来,腓特烈目光炯炯直视报信的情报官,如果出所料,恐怕是他最担心的事情可避免的发生了,看来自己的种种遮掩手段还是未能瞒过南面那个老对手,如果不是南部同盟拖住了他们的手脚,这一仗最大获益者究竟会是谁还真的很难说。

呃,霍尔金将军的传令兵语焉不详,只是说在在费尔干地区发现大量溃兵,似乎是帕沙人在费尔干地区发动了攻势。

情报官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不安的回答道。

茫然落座,腓特烈良久才叹息一声,果然如此,库图佐夫这个老狐狸,愧号称中大陆军神这个名头,看来要想击败他,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达到的,对方终究还是发现了自己一方的异常,趁火打劫,拣漏钩鱼,这种好事情帕沙人绝对会放弃的,看来自己想要一举吞下整个科米尼公国的想法始终不能如愿,好在费尔干地区易攻难守,帕沙人即便是拿下这片地区,也会拖住他们大量兵力,自己只需要牢牢扼住苏禄,也不怕他们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只是可惜了费尔干地区这等富有大量优质铁矿的风水宝地,原本想夺下建成自己的战略基地,现在看来也只有缓缓图之了。

第五章 博弈 第九十一节 安第斯之战(4)眼见着最后一座城堡上科米尼公国的大旗缓缓落下,达扬横刀勒马屹立在山坡高处,这一仗总算结束了,至此自己也算不负大帅的所托终于夺下了整个费尔干地区,但是要想在进一步只怕就要面对吕宋人的刀锋了,达扬有些怅惘的望向西方,越过三十里外的那一处高地要塞,就可以突入一马平川的苏禄平原,但是吕宋人来的比想象中的还要快一些,自己这边还未能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他们已经占领了高地要塞以逸待劳了。

这也足以证明吕宋人军队战斗力有了显著提高,大帅对腓特烈那小子的评价看来并不为过,达扬虽然心中充满了不服之意,但是对于大帅的评价他向来十分尊崇,因为他从未错过。

费尔干地区地势西高东低,相对于对面的那座要塞来说,要想防守住费尔干还得花些功夫,虽然有三座相互依存的城堡,但这些城堡一来规模太小,二来防御方向主要都是针对东面,而对于西面来说,却显得要薄弱许多,毕竟西面是科米尼人的本土,在建造这些城堡之时谁也未曾想到攻击方向可能来自西面。

科米尼人算是完蛋了,昔日的安第斯帝国看来也就一分为二了,吕宋人吞下了科米尼公国大部,虽说力量一下子膨帐了一倍,但要想消化这些东西还得看吕宋人的手段如何,只是现在帝国被南部同盟死死的拖住了手脚,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吕宋人得偿所愿消化掉科米尼人。

再加上自由城明显是倾向于吕宋人一方,腓特烈带领下的吕宋已经完全具备了挑战帕沙帝国的实力,也许他们唯一的弱点就是布伦特兰他不是吕宋大公,他地全力根基还是建立在王权之上。

虽然现在他成功了将自己家族打造成为了吕宋第一家族,但这背后的隐患却是永远无法消除,除非他能够彻底将班奥图三世一系彻底解决掉。

达扬有些感叹这世道的不公,帝国为了开拓疆土,不惜耗费偌大代价在南部与西奥兰和日德兰一击西半岛同盟掀起战火,至今仍然未能决定性的胜利,而吕宋人仅仅是一点蝇头小利就可以让短视的科米尼人如飞蛾投火般的不顾一切,白白便宜了吕宋人,这份厚礼对于吕宋人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也难怪腓特烈会处心积虑的想出这样一个圈套来勾引科米尼人。

山柱眯缝起眼睛打量着前方黑黢黢的山影。

有些模糊的景象在苍茫夜色间看上去更像一个个天神巨人一般屹立在天边,其实这一片地区的地势并不平坦。

但总地来说,都还属于浅丘地形,尤其是在靠近沼泽区的一带也勉强可以称得上一片环绕沼泽得带状平原。

看来吕宋人速度也慢,而且动作幅度也够大啊,刚刚占领了芭茅地区,就把手伸进帕米尔地区了,不过他们大概也没有想到会在这片地区遭遇自己一方。

看他们地架势,驻扎在芭茅地区的军队不会很多,他们需要巩固芭茅地区,更重要的任何是要继续向西推进,占领阿斯兰地区,相比之下帕米尔的重要性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

严同的第二师团跟进的速度也很快,虽然不是高岳士兵,但增配了数百部运输车的第二师团在机动能力上比起其他几个师团来都要强上不少,即便是在第一师团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情况下。

第二师团依然能够勉为其难的不掉队,但相比于第一师团短暂休息一番就慢慢恢复了战斗力,第二师团显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整。

看来这一仗还是需要由第一师团来承担主要任务。

山柱大人,看来敌人并没有意识到咱们的行动,他们的部署很分散,分成几个方向进入这片区域,正好给咱们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

严同即使在向上司提出建议的时候依然是那么一副淡漠神情,不熟悉他的人往往会认为他是一个极不好相处的人,但熟悉他地人却知道无论什么状况下他都是这种千篇一律的表情。

嗯,来得正好哇,吕宋人怕是还沉醉在他们这次突袭成功的得意里,这片土地本来就是有争议地地区,加上科米尼人一直没有过问这片区域,只怕他们还以为这里仍然当初那副模样,只管大摇大摆的接收便是。

山柱也咧开大嘴抹了一把领下的浓密胡须后点点头,第二师团抓紧时间修整,要想全歼这帮兔崽子,第一师困任务太重,一口气怕吃不下来,既然来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他们几部分全部吃下。

山柱一边观察一边结合着斥候送来的情报分析着,最终他还是决心让第二师团艰苦一下,只要成功完成这一仗,估计这一次南下战役也就算基本结束了,吕宋人现在的主要心神还放在西面,芭茅地区留守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发动反击,而自己手中的兵力也不可能再南下了,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大人放心吧,就是再苦,第二师团也会挺过这一招,咱们第二军团近期的战事只怕会很多了,不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打上一仗,只怕将士们都会后悔的。

吕宋人分得很散,看来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绿海五族派来的代表和说客已经成功的说服了这片地区的几个主要族的头人,他们答应配合我们歼灭入侵的吕宋人,我们只需要完成我们的任务,至于后期的谈判还是交给政务署和北吕宋总督府的人吧。

严同也赞同这个意见,泰王殿下已经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帝国内地,在中大陆摆出的都是防守架势,短期内不大可能再在中大陆有什么重大战事,第二军团又是担负着整个中大陆防务的主力,也不大可能抽调往国内,士兵们想打仗都快想疯了,整天呆在这片土地上无休止的训练训练再训练,没有任何新奇的变化,谁也会觉得枯燥无聊。

马卡里略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一次兵发帕米尔地区会遭遇什么危险,科米尼人大军在双堆府下损兵折将,眼下更不知道发生在自己国内的剧变,估计要三到五天之后二十万科米尼大军才能得到消息,但那个时候,他们又能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呢?就算他们要撤兵回国也不会选择这条道路,改从西线回科米尼大概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整个帕米尔地区几乎并没有任何武装力量,虽然这片地区是典型的多民族地区,但总体来说他们并没有多少反抗意识,可以说这一趟出兵更像是行军,唯一让马卡里略有些烦恼的是整个帕米尔地区竟然没有一座城市,连一些像样的集镇都很少,也许在沼泽区北岸属于唐河人控制的明珠镇勉强算得上这片地区最大的集镇,当地众的许多商业交易不得不选择前往南面距离一百多里地的的芭茅城。

帕米尔地区地形有些零散,浅丘和坝子混杂,更兼之河渠崎岖纵横,大多注入绿海沼泽,交通条件极为不便,为了尽快完成对整个帕米尔地区的占领防止意外,马卡里略不得不将自己手中的两个万人队分成了三路进入帕米尔地区。

在他看来只要大军一到,稳定下当地治安,从新接过行政管理的主导权,剩下的工作也就是等待国内行政官员们到来和当地各族的头人土司们谈判的事情了,武力不过是一种用来恫吓的工具,很多时候根本就用上。

这些土著族要求素来很低,只要稍许给他们一点甜头,他们就会十分满足,而且对于这个地区的统治自己一方事实上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毕竟这样的边远地区和刚刚占领急需稳定局势的科米尼公国腹地相比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它的重要性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也许这里唯一值得一顾的就是它紧邻着北面哪一个强大的邻居。

但想一想曼隆那边同样面对着那个强大的邻居,甚至从地理位置和环境来说,敌人要发动攻势也许从那里更为方便快捷,而现在从对方在北吕宋摆出的防守态势来看,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一方会不会大举北伐光复北吕宋的问题,所以马卡里略事实上觉得这个时候派遣两万大军北上驻防帕米尔地区都有些小题大做,甚至有些示弱的味道,毕竟以目前的形势,中大陆北方这片土地上吕宋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和主人。

行进队形显得有些松散,马卡里略皱了皱眉头,虽然他自己也认为这一次任务不会有任何危险,但吕宋军队至少应该在那些土著民族面前表现出足够的军容,这样貌似旅游的行军无疑会破坏吕宋军队在这些低劣族心目中的形象,虽然马卡里略心中对这些土著同样屑一顾。

第五章 博弈 第九十二节 安第斯之战(5)地形的崎岖给行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马卡里略亲自率领的中路军队形拖得更长,四月下旬的天气已经有些热度,天气的炎热给士兵们带来不少难度,好在习惯了炎热气候的士兵们都还能够适应,只是在这种山林地区行军的确是一个好差事,为了加快速度,带兵的军官们都纷纷脱离了阵形,希望能够早一点达到目的地,马卡里略已经处罚了两个带兵的千人队长,但这支队伍毕竟不是他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兵,在纪律方面也很难让人满意。

马卡里略也只能无奈的看着大军向蝗虫一样漫过山坡,甚至还没有等到第二波斥候的回报。

石林一动不动的埋伏在山腰处的灌木林中,炎热的气候让他军装早已经湿透了三遍有余,那背心痒酥酥的感觉简直要让人发狂,不知名的虫子不时从面颊掠过,也许它觉得自己的面颊与地面泥土的颜色没有什么区别,这让他既感到欣慰又有些沮丧,看来自己联队的伪装是成功的,但皮肤太黑也是自己一大本色,也许找一个唐族女人当老婆难度就会更大。

他身后是这一带埋伏的全部都是第二联队第四大队的士兵,作为一支纯正高岳人的攻坚队伍,哪怕是刀锋入颈,只要没有命令,那也只有一动不动,这已经是作为一个铁的纪律灌深深的输到了每一个第一师团士兵的脑中。

太阳越发毒辣,虽然上方有树枝遮掩。

但这种闷热湿润的天气更是让人难以忍受,汗珠一粒一粒沿着额际眼角下滑,最后滑落在嘴角,舔一下。

咸咸地,悄悄紧了紧腰间的皮带,背后的水袋已经没有多少水了,还得省着点喝,万一那帮吕宋人行军速度放慢,那只怕自己等待的时间还会更长,忍不住也得忍,再咋地也不能坠了咱们第二联队的威风。

联队长已经说了,师团长有令,如果谁敢在这次战斗中出了问题。

那不仅仅是几皮鞭的问题,甚至可能让你打铺盖卷滚蛋回家。

还要追究上三级军官的责任,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耻辱,高岳人自打加入泰王殿下的麾下之后,可从来还没有被发配回家的先例,若是有这种事情发生,只怕也没有人敢回老家,趁早寻个偏僻地方自寻了断了事。

抬起目光。

前方依然没有动静,弟兄们已经在这片土地上趴了两个多小时了,这帮子斥候也不知道怎么探听的消息,不足十里地咋就走了两个多小时还不见踪影,虽说这是山路不怎么好走,但这坡度也算上啥,两个小时完全足够了,可到现在还没见影儿。

连眼睛都有些发酸了,石林的目光终于定格在了前方三百米处模糊的一个身影上。

没错儿,小心翼翼地四处观望的模样,看上去倒像是挺尽职尽责地。

但从其行进的速度和身形石林就可以推断这是一个雏儿,选择的观察位置也不恰当,以为站在高处就能俯瞰全景发现一切,这是新手的表现,向两翼推开的距离也不够,看来一开始就是抱着敷衍了事的想法。

那个模糊的身影终于变得清晰,最终从石林面前八十米开外走过,快了,斥候一过,也就该前锋部队过来了,石林终于能够松一口气,挠了挠已经痒得快要无法忍受得脊背。

随着几个人影地冒头,一队一队吕宋士兵渐渐在目光远处开始出现,紧接着就是一堆一堆的模糊黑影蜂拥着向这片漫来,也许是觉得天气太过闷热希望早一些抵达目的地,当排列得相对整齐的中军出现之后,前军已经是散乱成一锅沸腾的粥了。

山柱有些诧异的向下仔细观察着从前方漫过的吕宋军队,除了紧随其后的中军还能算得上一支军队外,吕宋人前军的这种表现简直无法让人相信这就是被泰王殿下倍加称赞地中大陆军事奇才腓特烈麾下的大军,难道说腓特烈早知道自己埋伏在这里准备来一个诱敌之计?还是腓特烈本来就是浪得虚名?他当然知道吕宋为了达到速战速决得目的,已经将除了必须留守布拉马普特拉河一线地大军之外国内几乎所有军队抽调一空,而曼隆城又必须保留相当数量兵力以防万一,芭茅城既然已经拿下,留守的军队也自然是其中的刚刚转为二线部队的预备役部队,这些预备役军队由于国内财政紧张缺乏必要训练经费,几乎就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许多人甚至就是直接从农流浪汉变成了士兵。

除了主将马卡里略自己统帅的三千正规军外,其余七千人几乎算是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腓特烈原本也没有让他们上前线的打算,只是希望他们能够行使一下吕宋驻军的职责,狐假虎威的驻扎在帕米尔地区,让那些土著心生忌惮不敢妄为就足够了。

但这样一支军队浩浩荡荡杂乱无章的大摇大摆通过山柱眼皮子底下,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军队在行军,倒像是一群乱哄哄的暴们正前往某个地方准备聚会闹事。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山柱摇摇头,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那是一个圆套山柱也准备搏他一搏,这种机会太难得了,活生生的标靶就摆在你面前,如果连这种决断能力都没有,那自己真的该回老家去干苦力了。

应该要感谢帕米尔本地的这些土著居民,没有他们的指点,山柱他们短时间内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样一个合适的埋伏地点,虽然以有备队无备,西疆军获胜的结果早已经注定,但能够以一个极其完美的结局来葬送吕宋人的北进之旅,那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就在马卡里略一边咒骂着道路的难行一边四处察看着地形变化时,他也发现这一处形除了不利于快速通过的同时也是一处相当利于埋伏的好地方,呈来自东面的缓坡既宽敞又平顺,除了茂密的灌木和草丛,而西面则是怪石嶙峋的山地,迫使队伍不得不在缓坡下沿展开,加上前军部队的混乱,整个队伍显得毫无章法,如果有敌人选择在这里伏击,马卡里略不知道这一万人究竟还能剩下多少。

想到这儿,马卡里略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也许是要想应了马卡里略的这个猜测,正在马卡里略准备命令各部以最快速度通过这一段看起来并不险峻但实质上却是一处恶地的斜坡时,只听得一声怒吼,随着无数浑圆的巨石混合着无数滚木蜂拥而下,顿时将几乎遍布于整个缓坡区下半部分的吕宋士兵裹了进去,随着奔行的速度加快,巨石和滚木都跳跃着在山间向下压下来,瞬间就将无数吕宋士兵吞噬并化为肉酱碎渣,就在吕宋士兵们痛苦的躲避着来自上方的滚木圆石袭击时,早已蓄势待发的西疆弓弩兵和投枪兵一浪接一浪居高临下的清洗着好不容易躲过第一波袭击的吕宋士兵。

慌乱中不知所措的吕宋士兵鬼哭狼嚎着四处奔逃躲避这不知来自何方的打击,在他们的心目中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这次帕米尔之旅会遭遇什么危险,而摆在面前的现实却告诉他们这一趟他们是完完全全来错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以及前军空前的混乱,马卡里略出了当时一时间表现出来的慌乱之外应该说还是反应极为灵敏的,除了第一时间命令自己的中军立即在保持阵形的情况下稳步向西移动以尽可能躲避滚木擂石和已经溃乱的前军对自己的影响外,他还命令侧翼军队迅速摆出迎敌阵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正面交锋。

虽然尚不知道敌人究竟隶属于何方,但能够选择这个地方设伏本身就相当说明问题,而大量的弩箭和投枪攻击也绝非当地土著武装力量能够拥有,似乎除了科米尼人或者唐河人没有哪一方具备这个武力,而投枪更非科米尼人所擅长,那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唐河人了。

现在已经不是考虑唐河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帕米尔地区的时候了,如何能够最大可能的逃出这片绝域才是马卡里略需要思索的问题,既然自己这支中路军遭到了攻击,那么另外两支偏师的下场可想而知,唐河人素来喜欢一网打尽,那个李无锋更不是善人,已经预料到了其他两路军结局的马卡里略除了咒骂情报部门提供的虚假情报外,现在也就只能寄希望于敌人能够投入的正面战斗力量会太强以便自己能够侥幸逃脱了,虽然这种希望很渺茫。

蜂拥而下的西疆士兵一下子粉碎了马卡里略最后的幻想,至少和自己所率领的武装力量数量相若的西疆士兵很快就密布了整个战场,而高岳士兵在山地中奔走跳跃杀气腾腾的悍勇表现也彻底打破了马卡里略的希望,已经彻底混乱的前军和随时处于崩溃边缘的后军根本无法承担起他们应当承担职责,除了自己率领的中军外还能够奋勇抵抗外,前后两军几乎没有让西疆人感到多少麻烦便举手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