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山美人志 > 第二章 铁马冰河 第二十三节 无心插柳

第二章 铁马冰河 第二十三节 无心插柳

2025-03-28 12:56:45

即便是在帝国中央内部对于印德安诸郡的总督人选问题上也是争论颇多,在第一批被任命的人选中,在印德安地区中表现上佳的鲍林被无锋首先任命为情况最为复杂管辖范围最宽的中印德安郡总督,紧接着获得任命的是武直卸任缅郡总督而被任命为旁遮郡总督,出人意料的是外交部副部长刘阜节被任命为滨海郡总督。

刘阜节在印德安地区的后期表现很得崔文秀的赏识,和鲍林两人成功的分化瓦解了海德拉巴人的联盟,使得整个中北印德安能够较为平安的纳入帝国、他和鲍林二人功不可没、在给帝国的推荐信上,崔文秀力荐这位来白外交部门的高手,而无锋本人也很是赏识这位外交部的副部长,让对方下去担任一个郡的总督不但是升任更是一次磨砺,可以让对方更全面的锻炼自身的能力。

滨海郡事实上是由提克人的东部控制区演化而来,但是由于和雅库安人在北面交接,西泽地区也有不少雅库安人,而帝国也在推行这种民族各部落混居的策略,使得不少提克人进入海德拉巴人控制区的同时,也有不少雅库安人进入了提克人缘由势力范围,这个地区由于提克上层贵族势力被吕宋人彻底摧毁,使得能够更轻松的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统治秩序,而其南连梅利,西濒波罗的海,北按西印德安郡,加之其经济基础犹在,也被无锋寄予厚望,希望这个地区能够成为整个印德安地区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车头,成为整个印德安地区中经济先行者。

中印德安郡之所以让鲍林出任总督也是考虑到了中印德安郡下辖的五个府(行省)的复杂情况,多个中小部落和几大部落在这个地区势力交融、而且亦是罗门教、尼叶教以及圣灵教势力的交汇区域,罗门教要想捍卫自己的固有地位,而尼叶教则希望能够在这个地区取得更多的支持,至于圣灵教。

依托西北面的圣灵教影响区、他们更希望在这里站稳脚跟。

如何在保持这个地区社会稳定和宗教势力平衡的情况下发展这个地区地经济也是考验鲍林综合能力的一个巨大挑战。

无锋有意要想考验一下这位由军入政地得力部下,希望中印德安郡能够成为鲍林从政的新平台。

武直被调任旁遮郡的总督名义上是平调,但是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对武直在缅郡总督这个位置上他有上佳表现的奖励,缅郡的情况众所周知,底子太过薄弱,任何人要想在短时间内将缅郡来一个旧貌变新颜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武直能够在重点发展缅北地区的同时逐渐将缅中地区也作为辐射区域、一步一个脚印的是发展道路得到了经济发展部部长杨正彬地高度肯定,加之洪灾时的应对得力。

调任一个条件更好的郡总督也是情理之中。

梅利郡总督一职一直是帝都上下势力关注的焦点,当这今生产香料且航海业、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大国落入帝国囊中时就曾经引发了帝国工商界和金融界的阵阵欢呼,帝国财界的学者们也是对帝国能够如此轻松的取得这个地区的控制权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将梅利地区纳入帝国控制必持使得帝国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一步,梅利地区的经济能够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和帝国东南经济发达地区遥相呼应,必将对这之间地帝国广大内地和中大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个双飞带动的辐射效应。

但是梅利地区也是帝国控制力最为薄弱的一个地区,帝国可以说在这个地区毫无根基,除了与南面的西奥兰王国和日德兰王国联手瓜分了这个地区实施了军事占领之外,帝国在其他渠道上地影响力相当有限。

事实上在与吕宋争夺南印德安地区之都帝国也从未想到过要征服控制梅利,只是天假其便,梅利这个军事上外强中干的家伙一下子送上门来,崔文秀也就只有勉为其难地笑纳了。

在崔文秀一控制了梅利地区之后帝国就积极的开始在梅利地区拉拢势力分插棋子,但这种效果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起到效果。

好在梅利地区本来就是一个工商活跃的地区,民族成分异常复杂。

梅利本地土著只占到了六成左右,而且在中北地区的比例更低只有五成左右,连约克大公的血统都有着西大陆多个国家的血琉,来自周边地区尤其是西大陆的移民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只是他们移居梅利的时间较早,一般都有百年以上,但是体现在我种上也就相当复杂了。

秦铁流接到帝国政务院地任职命令时还在珠江府巡查的路上,驿报送到他手上时他还懵然不知,天南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水灾和瘟疫的袭击。

水灾已经过去,瘟疫也已经控制住了,现在正是重建天南的关键时刻、这却飞来一纸调任驿报。

大人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么?莫非是政务院又有什么新的决策?旁边搭话的干瘦男子是秦铁流的高级幕僚管文仲,也是秦铁流原来在帝国大学的同事,跟随秦铁流一起到了西北大学,秦铁流出任天南郡总督的时候又好不容易才获得无锋松口同意他从西北大学中带走几名人才作为自己的幕僚,可以说为西北大学和天南郡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铁流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实话,也许这一任职是许多人打破脑袋都想钻营的,秦铁流也早就听说在梅利总督这个位置上是帝国新成立的八郡中竟争最为激烈的,据说连河朔总督何京和三江总督穆浩然都跃跃欲试,至于像一干城府中想要谋求这个位置的还有姑苏城守诸葛妙,这个家伙据说在陛下巡幸江南时颇得陛下的赏识,也就起了想要谋求梅利总督的愿望。

秦铁流从未想过自己会要去谋求梅利总督,在他看来天南经过自已的一番安排策划经济已经逐渐是上正规,工商业和金融业都开始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他自信只要再有三年,天南郡就可以超越一直压在天南头上的三江,那时候在谋求调任也不为迟,何况现在正处于重建时期,帝国也不可能考虑在这个时候调换这几个遭受了洪灾的郡级行政长官,但是这一纸任免通知却让秦铁流无话可说。

疑惑的按过上司超过来的驿报,管文仲粗粗浏览一下便是一脸喜色,随手递给旁边另外一个同僚总督府负责农政水利事务的乔成山,恭喜大人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大人升任梅利总督了,这可是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大人没有去谋求反而落到大人头上,只怕会让很多人失望至极啊。

云仲,说话注意一些,这是帝国政务院的任命,谁去谋求说会失望至极了?微微皱起眉头,看来连自己的几个幕僚也都清楚关于梅利总督的竟争激烈程度,只不过这个位置怎么会落到自己头上呢?大人说得是,属下失言了。

管云仲和旁边同僚乔成山交换了个欣喜的眼神不再多言语。

云仲,成山,这未必是好事啊,你们也清楚我并没有去谋求调任,而且像梅利总督这种热门位置比滨海总督还要惹人眼目,我从未奢望。

何况你们也清楚现在梅利是众目关注的焦点,香料出产、航海发达、金融繁盛,加之又是面向西大陆的窗口,坐这个位置不容易啊。

这个时候秦铁流心情已经渐渐平静下来了,也开始一步一步让自已步入梅利总督这个角色,帝国政务院既然下达了任免通知肯定是经过了皇帝陛下的首肯已经成了定案,没有更改余地了,自己也只有服从,且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从三类郡的天南郡一跃到了梅利这种一类郡,也是对自己工作和能力的肯定。

按照帝国政界一种不成文的非官方约定,帝国现在的郡分成了五类,天南郡只能勉强算得上一个三类郡,而梅利郡很显然是和中州、江南、东海、五湖这一类地区平级的一类郡。

一类郡地区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方便,经济发达,而河朔、关西、南海、滨海、南印德安、北印德安、西南算得上是二类郡,这二类郡要么占着地理位置好,要么占着自然资源丰富和地势平坦适合耕作,要么就是经济基础较好。

而像三江、西北、天南、索利安、旁遮、中印德安、捷洛克算得上是三类郡,各方面情况都一般,四类郡一般泛指如北原、燕云、北吕宋、西域这一类基础较差或看起步较晚的地区,五类郡则是帝国的边疆或者交通闭塞地区,如缅郡、中南郡、东腾格里、西印德安等地区。

第二章 铁马冰河 第二十四节 为官之道(1)大人,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考虑您还接不接这个位置的时候了,梅利郡可以说是仅次于江南、东海的殷实之地,虽然南梅利控制在西奥兰王国和日德兰王国手中,但是即便是中北梅利也已经相当可观了,即便是五湖只怕也比不上那里的富庶。

正如您所说那里盛产香料,这种东西不但是帝国需要量很大的东西,在西大陆的市场更为广阔:濒临波罗的海和爱琴海,是帝国在爱琴海上唯一的基地,也是通往西大陆南部亚德里亚湾和比利牛斯海的重要窗口,航运业亦是相当发达:而几百年来香料贸易积累起来的财富也让那里的工商业豪门逐渐将资金转向了金融业,导致了这个地区的金融业超乎寻常的发达,尤其是在卢克索和德班、这两地的金融家族据说控制了整个爱琴海和波罗的海东岸地区一半的金融交易。

这样发达一个地区可以说无数人垂涎三尺,竟争也肯定异常激烈,但是皇帝陛下却把这个位置交给了您,这其中肯定有皇帝陛下的考虑。

哦?云仲,你说说陛下把梅利交给我有什么打算呢?驿报上要求我马上返回帝都先要述职,然后马上可能就要赶赴梅利上任了,我也得想一想面见陛下之后陛下会什么问题,我又该怎么回答才对。

秦铁流还是有些紧张,毕竟梅利是纳入帝国管理,不想天南有王宗奚还替他打下了一些基础,梅利可是要他自己一手一脚去打拼。

属下以为陛下授予您梅利总督一职无外子有几方面的考虑,一,您曾经游历过西大陆,对西大陆的风土人情相当了解,可以尽快进入状态,毕竟梅利地区距离帝国太远,许多事情要呈狠帝国批准之后再来决定恐怕时效上会受到影响;第二。

您和帝国国内各方势力都没有大牵扯,您应该清楚对梅利总督的竟争十分激烈、也许陛下是想要平衡一下各方的反应;第三,你通晓拉尼亚语,天方语也能对付,这也是一大优势:第四。

崔文秀大人也算是您在西北时的老熟人了,现在中大陆地区很长一段时间恐怕都会由崔文秀大人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务,尤其是梅利郡孤悬一隅,陛下也要考虑一个和崔文秀大人较为相合的文官来巩固帝国在中大陆地区地统治,而梅利自然是最重要的一环。

秦铁流点点头,自己这个幕僚对于政务的通晓可谓精深,很短时间内就能分析出这么多道理,虽然未必全部准确。

但是也算是说准了一半,尤其是第一条和第二条,不过第四条却未必准确,自己和崔文秀固然熟悉,但并没有多少交往,而且陛下也深知自己和军方官员并没有多大干练,只怕这还是一个优势,和军方尤其是崔文秀太过密切的人未必能够获得这个地区的高任,鲍林不过是一个特例罢了。

咱们也得好生考虑一下怎么应对皇帝陛下和政务院两位首相的咨询了。

这梅利地位非比寻常,咱们总得拿出来一些实在地东西才行。

秦铁流不再在为什么会选择自己这个问题上纠缠。

转而考虑最现实的问题。

大人,梅利经济虽然发达,但是并非没有弱点。

咱们可以针对其弱点提出一系列的合理化建议,比如梅利地区航海业虽然发达,但是陆地交通并不畅顺,这是梅利地区香料外运的一个瓶颈,尤其是最东面的吉雷松地区,那里虽然极为适合种植香料、但是由于地势和历史的原因那里的交通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以至于那里的香料无法顺利运出,而这也导致了这个地区地香料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制约。

如果这个问能够得到解决,梅利地区的香料产量至少可以提高两成以上。

接上话的是秦铁流的另外一个高级摹僚乔成山,他对于梅利地区情况的熟悉让秦铁流和管云仲都大感惊讶,难道他早就猜测到了秦铁流升任梅利总督不成?大人和云仲兄不必惊讶,成山还没有那么大能耐能够预知大人能够升任梅利总督,只是属下一直负责农政事务,帝国对香料的需求量一直很大,成山也一直并想天开希望天南南面的两个府看能不能种植一些香料,虽然没能成功,但也就对梅利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

乔成山笑着释去了秦铁流和管云仲的怀疑。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成山兄真有未卜先知地本事呢。

管云仲哈哈大笑道。

秦铁流升任梅利总督这个任命的确让整个帝都地各方势力都感到无比意外,几个热门人选都没有能够入选,却是一直低调甚至没有任何动作的秦铁流这个局外人出乎意外的升任,事前甚至连萧唐和苏秦都未曾知晓、而这个任命甚至是没有经过政务院推荐人选而有无锋直接任命,政务院不过是按照程序下达了任命书罢了。

现在帝都城里是不是人声鼎沸都在议论朕为什么会任命秦铁流担任梅利总督?无锋突然问及这个问题让萧唐和苏秦一时间面面扣觑,都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怎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么?无锋声音很平淡,听不出什么倾向。

陛下,是有些议抡,原本几个呼声最高地人选都未能入围,所以么,有些议论也是难免的吧。

萧唐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模不清这个问题陛下究竟有什么意图,萧唐也不敢随便发表意见,毕竟这种未轻政务院两个首要协商直接由皇帝陛下任命总督人选这有些不合常理,无锋是极少作这种决定的。

嗯,是有些议论,不过秦铁流任梅利总督也不算什么僭越,以他的能力也当得起梅利总督这个重任。

苏秦瞅了一眼低垂着双眼的萧唐,他知道对方在这个问题上不好多言,对方一直希望能够由穆浩然出任,而另外一个热门人选何京却是获得了许多实力人物的支持,但恰恰两人都落选了,苏秦也就试探性的想问一问无锋在这个问题上究竟是怎么考虑的:河朔总督何京和三江总督穆浩然一直是人们认为梅利总督最合适人选,还有姑苏城守诸葛妙据说也很有希望,大伙儿都以为梅利总督会在这三人中产生,微臣也很是奇怪,陛下在这件事情上不知道是怎么考虑地?轻轻叹了一口气,无锋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两人都有些想法,自己这么做也是避免两人难做。

几个人选中何京呼声最高,甚至连安琪儿和司徒玉棠都问及过这问题,无锋也不怪安琪儿,这不是安琪儿的本意,毕竟休伊家族还是她的娘家,而休伊家族在河朔地区也是因为何京引资而入,娘家在她来问问也属寻常,至于司徒圣棠无锋也清楚,司徒家族虽然已经不再是政治上的望族,但是正在开始向经济望族转型,几百年来司徒家族经济上的积累一样相当可观,他们和帝都的金融贵族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河朔这一年多来已经成功的赢得了金融贵族这个地区的大量投资,这说明何京在这方面的确有些长处。

至于穆浩然,如果没有萧唐的支持,他根本就没有资格竟争这个位置,在北吕宋的表现的确不错,但是换在了三江却差强人意,无锋觉得有必要再观察一段时间,这有些伤萧唐的感情,不过这个问题上无锋并非没有打算妥协。

萧唐,苏泰,这个任命上朕有些独断专行了,不过朕有朕的考虑。

何京是个人才,就凭他去河朔把河朔经济搞得有声有色这一点朕看重他,这一次的竟争上很多人帮他吹号抬轿啊,看来是人才哪里都不会埋没,不过朕没有选他,很简单,梅利是一个金融极其发达的地区,现在刚刚纳入帝国,政局还未完全平稳下来,而何京在河朔欠了帝都里这些个金融家们不少情,这一到梅利任职,保不准帝都这些鲜廉寡耻的金融家就会去借机拿捏要挟,要想到梅利郡边去分一勺羹,这难免会引发两地金融界的矛盾,朕不想看到这种情形发生,至少目前还不希望如此,另外河朔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也是朕考虑的,朕想让何京再在河朔呆上一段时间,让河朔成为帝都一个稳定发达的后院。

无锋斟酌着语言缓缓道:至于穆浩然,朕很看得起他在北吕宋的表现、但是在三江怎么就哑了炮呢?是有什么顾虑还是自己放不开手脚?有什么难做的尽管放手去做,有朕给他撑腰,他还能怕什么?他在给帝国给一方民众给朕做官,不是为那个家族做官,萧唐你告诉他、不用担心什么,朕看得见,但是若是他还是这般畏首畏尾,我看他这个三江总督也就到头了!第二章 铁马冰河 第二十五节 为官之道(2)诸葛妙?真看他还是好好当他的姑苏城守吧,这才上任多久,替姑苏百姓和帝国做了多少事情,莫非就望着朕看出他的不凡来?真看他倒是没有那个意思,倒是一些吹号抬轿的人忙不迭的吆喝着,朕已经安排监察院的人去给朕查了,看看究竟是些什么人在里边煽风点火,帝国的官员任命倒成了一些人的风向标了!一番话虽然见不到惊风密雨,但卸是句句落下皆是敲打在骨节眼上,让萧唐和苏秦都意识到眼前这位皇帝陛下已经不再是昔日的那位军政节度使,也不是那位秦王殿下了,天威难测,作为一国之君,他考虑问题角度也绝不等同于自己二人了。

萧唐,苏秦,朕信得过你们,但是你们万不可疏忽大意,现在帝国领地范围越来越大,从原来西北一那六府之地到现在的二十七郡一百多府,朕也很头疼啊,一百多城守二十多个总督,朕要一个个考察一个辨识那也是一件难事,许多事情都得你们多操心了。

帝国越是走到这个时候,就越是容易出问题,尤其是帝国这一两年来的扩张速度太过快疾,朕也知道这中间有问题,但是许多时机帝国又不能错过,所以朕也是咬着牙关硬着头皮上,不过现在朕可以告诉你们两位,现在帝国需要歇息消化一下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无锋的确有些疲倦,三十岁不到的人,无锋自己都觉得自己沧桑得如同六十岁,当这个皇帝实在太不容易了。

好了,朕也说够了,还是谈谈正轻事吧。

无锋也许是觉得今天自己话也说够了,终于收回了话头,议一议几个总督人选吧,先说说天南总督由谁接任。

那里的重建工作耽搁不得,必须马上拿出人选、去宣钟文静进来。

你们俩先说说吧。

呃,陛下,还是等钟大人来了提出候选人再议吧,钟大人已经在殿外等候了。

今日本来就是商定人选问题。

按常规还应当招枢密院两使来议定,但枢密院右使薄近臣已经去了西北、捷洛克以及东腾格里视察军务,而枢密院左使凌天放则与海军统领雷苍圃去了西印德安、南印德安以及梅利,考察西洋海军的建设规划,枢密院只剩下参谋部长代行枢密使重任,这等人事问题他还插不上嘴,无锋也就免了。

不用顾忌,天南、中南、缅郡、索利安、西印德安、北印德安、南印德安这几那总督人选今日一并议了。

还有中州留守,燕青接任内政部长就不再兼任中州留守了,除了西南总督人选暂时放一放,其他的都要今天定了,早定好让各人尽早去自行指慕幕僚准备上任工作,祭春节之前都要全部到位。

无锋闷哼一声道。

陛下!萧唐和苏秦都吃了一惊、原来只是说要议天南总督人选,没想到陛下突然变卦一下子要议这么多总督人选,连中州留守一职也要确定。

让二人一下子头皮发麻。

为了这总督人选两人已经是连家门都不敢踏,整日躲在外宅中不敢露面。

除了心腹亲信能够找得到二人,便是家中妻儿也是不知二人躲在哪里。

怎么?这不也是早一点解放你们么?整日躲在外宅中也不觉得难过么?瞧瞧你们还像是帝国政务院的首相么?就这么俱怕?无锋似笑非笑的反问道。

陛下,臣等也是人啊。

是人就免不了人情世故,这找上门来,见也不好,见也不好,岂不是难煞人?还是躲在外面图个清净。

苏规矩秦苦笑着回答,他是江南人,这一段时间来他府上的故旧好友那是如同过江之鳞,帝国大规模地人事变动他这个副相也是有权谏言者,总督不敢说。

但是城守位置一样是大量出缺,让许多人都跃跃欲试,敲不了皇帝陛下的木钟,找上本来就名满江东的苏秦,那熟人朋友遍布江东,那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嗯,说得也是,今日咱们就抓紧时间议一议,也免得你们的妻儿老小在家担心。

话说间钟文静也夹着一大卷人事卷宗走了进来,接话道:陛下说得是,别说是萧相和苏相,便是臣也已经在外宅住了好几夜了,这么多职位一日不定,臣等是一日不敢归家啊。

文静你就不用在朕面前装了,你不是新纳了一房外室么?你妻在西康一直未到京,住在外宅中那还不是得尝所愿?还在他们两人面前装样无锋也难得的和钟文静开起了玩笑,好了,闲话少说,先议天南总督人选,文静你说说有哪些合适人选,优劣势各有哪些?呃,秦铁流大人卸任之后,因为天南重建工作繁重,所以急需新任总督马上上任,所以臣也一直在准备这方面地材料,现在天南总督人选有三个,嗯,周廷贵,汤其人,还有就是马原。

周廷贵周大人的情况陛下和萧相苏相都清楚我就不多介绍了,汤其人,原任西北郡金州府经济发展署署长,后升任关西郡沪江府城守,在任期间的突出表现有沟通了巴陵经沪江至巴山一线的水路交通,有利的促进三地的商贸流通,此人善于协调周边关系,作风务实,监察院的考察也反应较好。

马原,西北大学原教导主任,现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其人和秦铁流大人风格相仿,为人低调,作风朴实,勤勉清廉。

钟文静一边翻阅着手中资料一边介绍着,事实上这些资料他也早已向萧唐和苏秦汇报过,天南总督候选人也是他们三人议定才报皇帝陛下裁定。

你们倾向于谁?理由。

无锋言简意赅。

呃,我们倾向于汤其人,此人从政经验丰富,能够胜任目前天南繁杂的重建工作,因此我们倾向于他、虽然周廷贵大人本来是最合适人选,但是陛下已经确定他暂不调任,所以我们就推荐汤其人。

萧唐同样简单快捷。

好、那就定了由汤其人接任天南总督,继续,下一个,中南总督人选。

无锋一锤定音。

陛下,中南郡总督人选不太好选,金宁大人调任之后这里一直空缺总督,吏务部也曾多次考察,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人选,目前这里地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所以在这一点上臣以为需要选拔一名有魄力和闯劲的干员出任,否则不易让这个地区局面改观。

钟文静的话语中有些变相的批评金宁,在钟文静看来金宁不太适合作地方大员,缺乏魄力和干练作风,使得这个本来就是多民族的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嗯,有些道理,说说人选。

无锋直接问及核心问题,金宁的情况无锋也很清楚,但是他不想就这个问题在这里讨论。

一个是泉州府城守吴耀庆,一个是松江城守邹至广。

此二人都有相仿经历,都在西北地区任过职,魄力过人,作风强悍,而且对于发展经济也有各自的套路,所以臣和萧相苏相二人以为这二人都是合适人选,还请陛下裁定。

钟文静介绍道。

哦?你们都是这个意见么?无锋目光落在了萧唐和苏秦脸上。

是的陛下,我和萧相还有钟大人都以为此二人也许在帝国中部内地更能够发挥他们的特点,尤其是较为落后地地区。

苏秦点头表示认同。

既是如此,吴耀庆任中南总督,邹至广任缅郡总督。

吴耀庆和邹至广二人无锋都十分熟悉,早在无锋担任庆阳城守时,二人便已经在无锋麾下的经济发展署和建设署任职,也是一步一步地从普通官员走上城守位置,对二人的人品和忠诚无锋都相当满意。

陛下,柏元重调任南海总督之后余杭城守空缺,现在吴邹二人一旦调任,江南七府已经空缺三个重要府县的城守,这个问题恐怕也需要引起重视,还请此间总督人选一旦确定之后、陛下尽快考虑下一步城守任命问题。

萧唐皱了皱眉,一下子从江南抽走两个城守,这江南人事问题又面临一个大调整,虽然有王宗奚在那里撑着,但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维持长久,否则必将影响到江南这个帝国赋税重地地发展。

嗯,先行把总督人选确定之后吧。

印德安地区的人选我们待一会儿一起来定,先定中州留守人选。

无锋不耐烦的摆摆手,中州留守是一个敏感位置,其重要性和特殊性甚至比梅利总督更为引人注目,如果不是自己一直没有流露出要卸去燕青兼任的中州留守一职,只怕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夜不能寐在琢磨着这个位置了。

自己也就是有意要利用这种错觉,快刀斩乱麻,尽快确定,免得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纠葛,很多事情本身前没有什么,往往就是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