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回家了

2025-03-22 07:21:22

听清乌希哈在问什么后, 成衮扎布眼神突然一变。

乌希哈察觉,忙道:我,我就是有点点好奇, 你不方便说的话,没关系的!其实她一问出口就后悔了。

万一像是多尔济色稜说的那样,牵扯到上一辈的纠葛, 甚至仇怨呢?你就当我没问过吧, 千万不要往心里去!乌希哈试图补救, 我就是, 想和你做朋友。

所以她希望,他对她没有偏见。

见她急得快抓耳挠腮,成衮扎布反倒笑了。

他大概猜到了她的想法,不是你想的那样, 多尔济色稜那是道听途说,想刺激我失态的。

成衮扎布单膝弯曲,蹲下身平视她, 乌希哈格格, 你和乌林珠格格都很勇敢,是我狭隘了。

听到他的肯定,乌希哈忍不住高高扬起嘴角, 双眸粲然若星。

至于这件事的缘由, 成衮扎布顿了顿, 如果有机会再见,我就告诉你吧。

那好,乌希哈点头, 我一定会照顾好大白和可妮, 你以后来京城的话, 到时候我好好招待你!嗯。

成衮扎布面上应了,拍拍胸口,这个‘布朗熊’,我也会好好收着的。

两人之间忽然多出了个毛茸茸的大脑袋,嗷呜?查干巴日,成衮扎布撸了一把虎头,ᴶˢᴳᴮᴮ改了称呼,不,大白,你往后好好跟着乌希哈格格。

大白似乎感觉到分离即将到来,不停蹭着成衮扎布的手。

我好像还没有认真谢过你。

乌希哈忽然道。

不等成衮扎布推拒,乌希哈将小兔子放到大白头顶上,叫它乖乖不要乱动,站直身子,抚平袖管和裙摆。

接着她左腿向前迈出一小步,双手扶膝,右腿下弯,声音清脆,小女爱新觉罗·乌希哈,拜谢君此番救命大恩,此生此世,铭记于心,莫不敢忘。

见她如此郑重,成衮扎布亦起身肃容,右手置于胸口,躬身还礼,博尔济吉特·成衮扎布,忠君之事,得护格格周全,深感幸之。

乌希哈起身,与成衮扎布注视着彼此,忽然一起笑了起来。

他们这算是正式交换了名字,成了朋友吧。

乌希哈认真道: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大英雄的!成衮扎布双手环胸,语重心长,那你以后,可不要再这么倒霉了。

……翌日一早,大营开拔。

乌希哈仍然和宋氏、弘时同坐来时的那辆马车。

相比来塞外时,四爷一行队伍中多了大白和乌林珠,乌希哈觉得这趟也算得上是满载而归。

她把头伸出窗外,向后寻找着什么。

别看了,这么远,看不到的。

弘时语气泛酸道,你的‘大英雄’可不能跟我们回京城。

乌希哈愣了半拍,回头羞恼道,你居然偷听我们说话!我可没有故意偷听啊,就是路过,弘时辩解,而且我还走远了呢,是你们说得太大声了。

乌希哈想想好像也是,换成以前的弘时,说不定就要冲上来打扰他们。

行吧,算三哥你有长进。

她又继续在送行的王公队伍中找寻成衮扎布的影子。

最后乌希哈还是先看到了人高马大的策棱,才在他边上找到成衮扎布。

她伸出手大力挥动。

可惜成衮扎布好像没看到她。

他那样就算大英雄了?乌希哈身后,弘时低声念叨着什么。

乌希哈原谅他还是没影子的事呢,先把大英雄这个称号给别人了!就决定是你了,成衮扎布!他爱新觉罗·弘时的一生之敌!另一边,送驾队伍中。

策棱对儿子道:那个小格格跟你打招呼呢。

看到了。

成衮扎布看了看四周,顾及到周围人的眼神,没有回应。

待御驾消失在视线里,策棱饶有兴致地问:成衮扎布,你跟那个小格格交上朋友了?还去逮了雪兔送她,我可从来没看见你对哪家的小丫头耐心过。

别多想,我不是你。

成衮扎布答非所问,调转马头,她应该也不会再来草原了。

她那样娇贵,还是安安稳稳地呆在京城王府比较好。

……返程的速度似乎快上不少,两日后,御驾抵京。

四爷让弘晖带着其他人和大白回王府安置,他则带着乌希哈,先送乌林珠回胤褆居所。

京城局势远比塞外复杂,一踏进城门就有数不清的眼睛落在四爷身上,乌林珠身上牵扯太多,他不便将她带入王府中。

好在乌林珠归心似箭,对此只有感激。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胤褆被诚亲王揭发魇咒太子,被康熙削爵幽禁于西直门府邸内,由百余兵马轮班看守。

太子复立后,这两年胤褆私下的日子极为难过。

四爷驾马来到原直郡王府,这座曾经数年前还门庭若市的府邸,如今门墙斑驳,周遭的植被无人照料,几近枯死,就像被禁锢在府中的人,生气一点点被抽离。

他心中有一瞬怔然。

有看守者迎上来,是今日值守的贝子苏努,四爷下马,从怀中摸出一卷名黄谕旨递过去,苏努贝子,这是皇阿玛手谕,请过目。

苏努接过,仔细检阅后,对四爷行礼,见过王爷,可要我先进府中通知罪人胤褆梳洗休整,稍后再恭迎王爷入府。

四爷摇头,本王奉皇命护送大郡主回京,耽搁不得,现在就开门吧。

遵王爷命。

苏努转身挥手,两名侍卫推开暗红色的大门。

平常生活补给走的都是后门角门,这扇迎宾的大门已许久不曾开启,发出刺耳的嘎吱声,无人来迎接,冷寂得好似没有人居住。

青苹扶着乌希哈和乌林珠走下马车,乌希哈满眼好奇,乌林珠却泪眼盈眶。

她回家了。

她竟然真的回家了。

四王叔……明知失礼逾越,乌林珠还是克制不住自己去催促四爷。

四爷叹息,进吧。

苏努引路,四爷带着三人迈过门槛。

待他们行至主院中,能瞧见听到动静的人在四周探头探脑。

罪人胤褆何在?苏努高声传唤,雍亲王携万岁手谕来见,还不快快出来迎接。

堂屋里传来一阵叮呤咣啷的响声,半晌仍不见人影。

苏努要再喊,四爷抬手制止他,等等吧。

又一盏茶后,胤褆迟疑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你是……老四?四爷拱手问候,大哥安好。

虽然早有预料胤褆必然面貌大改,但眼前这个满脸胡茬,双眼浑浊,身材发胖伛偻的中年男人,仍然让四爷不太敢认。

他垂眸,将震惊的情绪收敛好,弟弟随御驾巡幸塞外刚返京,送大侄女回府团聚。

大侄女?胤褆反应稍显迟钝,视线落在四爷身后,同样消瘦的女子身上,是,是乌林珠吗?阿玛!乌林珠跑到胤褆面前,双膝落地,先磕了个头,不孝女乌林珠回来了!她说完,再忍不住抱住胤褆的腰,抽泣起来。

胤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下意识回抱住女儿,像记忆中那样拍着她的背,口中安抚,不哭,不哭,可是受委屈了?告诉阿玛,阿玛给你出气!闻言,乌林珠的哭声一顿,接着更大地爆发出来。

看着这一幕,乌希哈紧紧靠在四爷身边,四爷回揽住她,没有出声打扰另一对父女。

院中的动静吸引了更多的人,不多时后,胤褆继福晋张佳氏带着几个儿女来给四爷见礼。

四爷今天不是来摆亲王架子的,等乌林珠稍稍平复些,对胤褆道:大哥,咱们兄弟也许久未见了,今日机会难得,不如小酌一杯?他见身边苏努面有犹豫,今日所见,贝子尽可回禀皇上。

苏努道:谢王爷体恤。

胤褆也从见到四爷和乌林珠的惊讶中回过神来,猜测四爷意图,对张佳氏吩咐道:你先带客人下去用些茶水点心,再给乌林珠收拾间屋子出来。

他又对四爷笑了笑,难得四弟不嫌弃哥哥戴罪之身,那便叙叙旧吧。

胤褆引四爷进书房,张佳氏则带着乌林珠和乌希哈主仆先到后院稍作歇息。

她让丫头叫来另一个约摸二十的年轻女子,对乌林珠道:你们姐妹先说说话,我去给你安排住的地方。

乌林珠道了声谢,等张佳氏出了门,立刻大步上前抱住来人,三妹妹!后者从一进门就呆住了,大姐姐,你怎会回京?此事说来话长,我许是会在京中待上一段时日,我们姐妹同睡,再好好聊聊。

乌林珠松开她,拉着她走到乌希哈身边,我先给你介绍,这是四王叔幼女,乌希哈妹妹。

乌希哈,这是我三妹妹佛拉娜。

乌希哈忙见礼,佛拉娜姐姐好。

佛拉娜却小心地避开,口称不敢。

三妹妹无需拘谨,乌希哈是我的救命恩人。

乌林珠回到家中,又见到亲姐妹,高兴极了,过几日,给二妹下个帖子,请她回府,咱们四姐妹还有弘昱也吃个小团圆饭。

对了,四妹妹呢?已故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生育了四女一子,在她病逝前,府中没有任何庶子女出生,故姐弟之间、父女之间感情极深。

胤褆圈禁前,二格格也已出嫁。

大姐姐,四妹妹她,佛拉娜嘴唇微颤,她半年前,没了。

乌林珠的笑僵在脸上,乌希哈也不敢再出声。

她去年被指给了甘肃提督之子,结果,不过一年,就,就……佛拉娜说不下去了。

病逝吗?乌林珠艰难地问。

佛拉娜点头。

姐妹二人一阵沉默。

乌林珠努力不让自己联想到其他更残酷的可能。

佛拉娜又道:二姐姐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听闻二姐夫房里有几个妾室极为受宠。

乌林珠知道,这些满汉军旗的朝臣们,比蒙古王公更在意她们身后阿玛兄弟们的权势地位。

大姐姐,你在科尔沁过得好吗?佛拉娜拉着乌林珠的衣袖,惶恐道,我也被指到漠北了,不知道还能在京城呆多久,我害怕。

这种时候,乌林珠当然不会提及自己的遭遇,以免再惊吓到妹妹,问,是哪个部的王公?喀尔喀部的二等台吉,叫恭格喇布坦。

ᴶˢᴳᴮᴮ啊!一直安静旁听的乌希哈忍不住出声,我知道他!面对两姐妹疑惑的眼神,乌希哈语气中带着些小庆幸,他是策棱大人的亲弟弟。

佛拉娜仍是一脸不解,乌林珠面色稍缓。

她握着佛拉娜的肩膀,安慰她也是安慰自己,别害怕,或许嫁到喀尔喀部,会比在京城日子好过些。

策棱大人救过我,他弟弟的品性定也是好的,而且喀尔喀部有恪靖姑姑在,若有难处,可请她关照一二。

现在开始,你好好学骑马,练些拳脚功夫强身健体,说不定往后,咱们姐妹还能一起在草原上跑马呢,总比被关在这府里强些。

说完,乌林珠又紧紧地抱住妹妹,哽咽着,我们要好好活着。

我们得靠自己好好活着。

……一个时辰后,四爷和乌希哈同乘马车回府。

见乌希哈不久前还兴致很高地送乌林珠回家,这会儿却蔫蔫的打不起精神,四爷关心问道:可是赶路累了?乌希哈摇摇头,跟四爷小声说了在后头听到的,乌林珠几个同母妹妹的事。

别害怕,四爷轻拍着她的背,阿玛会好好地护着你和玉录玳的。

方才他与胤褆在书房也说了许多。

包括乌林珠弑夫的前因后果,还有近期康熙和太子的一些动作。

老四,哥哥承你这个情。

胤褆当时的表情似哭似笑,你送乌林珠回京,哥哥自当报答一二。

往后你可别走到我这步,连自己的女儿都护不住。

本只是想满足乌希哈心愿、为这一趟妥善收尾的四爷,没想到还能从胤褆这收获一份关于太子和八爷的大礼。

或许这就是福报。

如今,老天爷是站在他这边的。

那条通天之路,在他眼中已不再迷雾缭绕。

四爷回府,乌拉那拉氏带着女眷们在大门口迎接。

乌希哈被四爷扶着跳下马车,看见熟悉的众人,心中喜悦止不住上涌。

明明此行塞外也只不过月余时日,明明眼前的人与物都是记忆中的模样没变,乌希哈却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她小跑着冲过去,嘴里一个接着一个叫唤。

嫡额娘!李额娘!大姐姐,二哥!苏苏,耿耿!终于,她也回家啦。

作者有话说:有一种自己在写拜堂的错觉(bushi)猜猜下次见面什么时候吧!乌林珠和三妹以后都会过得好。

四爷收获政治大礼包,好人有好报。

【以下1700字超长作话预警】草原篇终于结束了!有很多话想跟小天使们说。

首先是这段写这段剧情的初衷。

本来以这本文吐槽欢快的基调,是不应该有这么偏向现实压抑的一条支线。

最开始我想的也是,让女鹅公费旅游,开个挂赚一把祥瑞名声,喜提萌宠大白,跟布布来点哈哈哈哈的初识互动。

然而我在写进宫领赏那段,为了在四爷兄弟家给女鹅找几个堂姐妹作配,一个个百度了九龙。

百科上有他们每个人的子女,我看到了我在作话贴过的那段,老大家的大女儿,也就是本文乌林珠的历史生平。

她,还有她的亲妹妹、堂妹,后几代的晚辈们,在史书上留给后人的仅仅是几行抚蒙,早逝或是守寡的描述。

清朝的公主格格们,明明身份已经是顶配的贵女,但总有各种各样的悲剧。

女鹅穿成这样的身份,我当然会给她设定完美幸福的经历。

但其他女孩儿们呢?是不是可以给她们写点什么,在这篇文里至少做点什么?所以就有大家看到的这二十章的剧情,是为了抚蒙的公主格格们而写,而不只是为了女主和布布的初遇,更不是为了给弘时长个教训。

再来是弘时,BHYS我又要说弘时了。

我预料过他会被骂,但是没有预料到讨论焦点会一直在熊孩子身上。

文案说过,这本文目标是全员HE。

四爷登基后,兄弟们也会一直在女鹅的影响下团结友爱,各有所长。

弘晖是继任者,弘昀是美人才子,弘时就是从武,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是爱护弟妹,是全府忠诚可靠的武力担当,弟弟们不剧透不说了。

弘时从小学鸡成长到这一步,在我本来的计划中,即便是要犯蠢,也是类似前文第7、8章的情节设定,瑕不掩瑜,博君一笑。

但是草原篇,我在推女鹅、布布、四爷、康熙他们每个人的行为的时候,我发现如果只是女鹅见证-回来告状,根本没有办法救得了乌林珠。

在现代,家暴哪怕是致死,也不过判几年。

那在清朝,还是政治联姻,乌林珠受的这些根本不足以让康熙为她做主。

就算女鹅开了主角BUFF,她成功伪装身份跟布布逃脱,回来又再开嘴遁大法说动康熙四爷,救得了乌林珠一时,也救不了她一世,更帮不了其他抚蒙的格格。

只有乌林珠的反抗才能救自己(这也是我对现在遭受家暴等遭遇的观点)。

一次极端的杀夫事件,不仅是让她为自己报仇出气,更是为了触动康熙这些上位者,让他们去重新思考审视这件事,为往前往后几代清朝一百多个抚蒙的格格改善境遇。

那需要他们来一场逃亡,需要乌林珠在希望与绝望之中反复拉扯,最终觉醒爆发。

怎么才能做到呢?我让弘时来了。

这段剧情中,其他人的举动都是我顺着人设逻辑顺推的,只有弘时,是我为了让剧情达到我想要的状态,倒推的。

我之前也解释声明过是剧情需要,其实最开始的塞外行没打算带他的戏份。

上了马车的嫉妒,大意弄丢大白(这段情节在51章给小天使【月揽星河】的长评论回复下有具体说明),来寻人暴露身份连累奔逃,是弘时一个人的评价崩塌,才让这整段剧情的逻辑得以顺下来。

(最终呈现,其实也是符合一个真实熊孩子的情绪思维,又微妙贴合了历史上他的特质,顺理成章地走向成长与改变,尽管真的很蠢。

)(在我看来弘时的小支线并不算失败,作为推动剧情的工具人,他完成了我给他的任务,并且成功活过来了。

)走到这一步,有的人愿意接受他的悔过,陪女鹅继续走下去。

也有很多人,不能接受他的犯蠢,我只能说弘时是这段剧情的牺牲品,是我的锅。

没有为弘时强行洗白,因为我笔下的他,只蠢,不坏,不黑,称不上需要洗白。

评论抗议弃文,在榜掉收藏,收益砍半,这段时间估计会是这篇文的文生最低谷。

感谢小天使们的温柔,生气弃文也没有给我打负分。

还好,乌林珠熬过来了,女鹅回家了,我也完整地呈现出了这段剧情,没有断更或是改文。

我想要固执者摒除偏见。

想要幼稚者学会担当。

想要强者怜悯弱者。

想要弱者互相帮助,勇于反抗。

JJ的清穿文有那么那么多,我算不上什么格局,就是想给大家写点稍微不一样、可能之前没看到过的。

最后回到这篇文的立意,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这一部分追连载确实是不太好的体验,怪我的行文手法,确实有意无意在卡关键点,吊着大家的情绪,还有因为剧情需要,部分细节确实没有做到100%严谨,谢谢大家的包涵,特别感谢这段时间一直陪伴我的小天使们。

最后的最后,历史上的多尔济色稜我只查到了一个名字,并没有相关记载,请当架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