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昀的话让乌希哈目瞪口呆。
她还没到十二岁呢, 这都安排上相亲了?!不至于,真不至于。
乌希哈心里有些排斥,揉着帕子问弘昀, 二哥,怎么突然说这个?她以为弘昀这么说,就是四爷已经看好了丰生额的意思, 忙道:而且我不太喜欢他那样的, 看着比以前的三哥还幼稚。
这也是实话。
丰生额给乌希哈的第一印象, 是那种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 完全不是她的菜。
弘昀听她直言不喜自己友人,没有任何不悦,反而仔细问道:那你喜欢怎样的?哪种长相,哪种性子, 家中从文从武,年纪与你相当还是稍长几岁?二哥这儿还有四五个合适的人选,看看有没有符合你喜好的。
乌希哈越听, 嘴巴长得越大。
搁这儿选妃呢?她何德何能啊!乌希哈不知道的是, 从四爷当年得了康熙婚事自主的承诺,就开始为她在京中官宦人家中相看,几年下来, 手里积累了不下二十个人选。
这些人中, 有想要跟雍亲王府打好关系、家中长辈自荐的, 也有四爷自己搜罗发现的苗子。
嫁女不比娶媳,四爷知道乌希哈秉性,不像玉录玳那般是实打实的懂事乖巧, 甚至还有几分歪性子, 眼见她越长越大, 四爷暗地里为乌希哈的归宿操碎了一颗老父亲的心。
花心,不行。
不上进,不行。
相貌有瑕,不行。
家有恶亲难处,不行。
反正当年弘晖娶妻,还有最近给弘昀相看福晋的时候,四爷都没这么用心发愁过。
如今弘昀借在国子监进学、在外走动的机会,与部分人选暗中结交接触,四爷与弘晖那头,也明着见人考校。
乌拉那拉氏和几个侧福晋在出门交际时,也被四爷叮嘱留意特定几家夫人的为人处事,毕竟女子出嫁后,大半时间都是在后宅,与婆母抬头不见低头见。
父兄们的劳心劳力,乌希哈还真没察觉。
眼下,她仍是想着先搪塞过去,拉着弘昀的手撒娇道:二哥,什么喜欢不喜欢的,我还这么小,不懂什么情情爱爱的。
谁跟钮祜禄格格天天看话本,又是谁给给大姐夫支招,教他如何讨大姐姐欢心?弘昀伸手刮了一下乌希哈的鼻子,现在跟我装傻了,说自己还小不懂了?二哥~弘昀没有随乌希哈的意,把这个话题岔过去,而是满脸认真地对她劝道:既然不想盲婚哑嫁,那就趁早多看看,总能挑个合你心意的,再叫阿玛和大哥调/教几年,往后才能舒心称意。
……好吧。
乌希哈知道弘昀说得有道理。
四爷和哥哥们能考虑她自身的喜好感受,而不是直接替她做决定、或是出于政治目的的联姻,已经是极大的纵容和宠爱了。
她也该摆正态度,不要辜负亲人们的心意才行。
马车晃晃悠悠地到了城西的一处李宅,乌希哈和弘昀进了大门,过了一炷香,又从后门换了一辆马车,绕到回王府。
半路上,弘昀想到什么,又问乌希哈,今日怎么就你一人来?大姐姐和大姐夫没送你?他们去过二人世界了,乌希哈捂嘴,我才不要打扰他们呢。
最近几回见大姐姐,气色总算是好起来了,之前多亏你想法子开解,弘昀先对乌希哈笑了笑,又蹙眉教育,不过你的安全最重要,下回不可再单独出行,不拘喊上弘时还是带上侍卫。
乌希哈摆摆手,二哥你放心啦,有布布送我呢!布布?最近似乎常从妹妹口中听到这个有些奇怪的称呼,弘昀心生疑惑,是那位跟你还有弘时常在小汤山驯养灵虎的蒙古世子?那方才怎么不见?对,就是他,乌希哈点头,他长得高,打扮也很显眼,要是被人看到跟着我,万一顺势摸着、查出来二哥你的身份就不好了。
倒是个心细的,弘昀点头沉吟,听说他与弘时关系也极好,下次有机会,介绍给二哥认识认识。
好!他现在是我最好的朋友了。
途中无趣,乌希哈拉着弘昀叽叽喳喳说起她、弘时和成衮扎布相处的趣事来。
因为故事中大半都有弘时的存在,弘昀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感觉,是自己和四爷、弘晖太忙,没能多陪伴关心乌希哈,才让她对一个外族人这么亲近。
以乌希哈这个有些娇气的性子,还是得找个年长几岁、能包容宠爱她的夫婿才行。
……自那日被弘昀意外透了底后,乌希哈认真思考起自己的人生大事来。
对此,后院的六个女人们也表达出了十二分的热情与关心。
女以稀为贵,在王府十个阿哥、尤其是后五个魔鬼蛋的衬托下,乌希哈就是个贴心乖巧招人疼的宝贝疙瘩。
除了宋氏这个亲娘,其他人都将乌希哈当半个亲生女儿来看待,很乐意为她花花心思、出出力。
十五这日一大早,乌希哈按例虽宋氏到正院,给乌拉那拉氏请安。
众女齐聚,难免八卦。
说完玉录玳最近渐入佳境,ᴶˢᴳᴮᴮ又聊到前日宴上见到的某位夫人,暗示家中有一幼子比乌希哈大三岁,什么才貌俱佳、品行端方,吹得天花乱坠。
后来却叫乌拉那拉氏查到,是个怜香惜玉的多情种,房里丫头刚被堕了胎。
她们都知道乌希哈心智早熟,存着教导她的心思,最终演变成了择偶标准讨论会。
挑男人,首要一条就是得上进,能为妻子和子嗣挣下一份家业。
乌拉那拉氏作为疑似重生的大佬,已经脱离了男女情爱这种低级趣味,那种满脑子风花雪月,为情爱昏了头的,最要不得,哪怕现在是为了你,谁知道哪天他或许就爱别人去了?你有名分,有家产,有孩子,只要别老是想那些虚的,钻了牛角尖去,这日子啊,差不了!人,我是不会挑的。
年氏拨弄着自己刚染的红指甲,不管到哪儿,不管什么年纪,女人都得把自己捯饬得漂漂亮亮的,自个儿心情好,不怕丈夫不喜欢。
还有,年氏坐直身子,十分严肃地告诉乌希哈,千万别生太多孩子,不管是生还是养,都会很容易变老的!乌希哈随玉录玳在庄子上那一个月,她自己带着五个蛋,跟儿子们相看两相厌,白头发都冒出来好几根!这哪是她上辈子积福,简直就是讨债鬼!年氏这话一出,得到了其他女人的一致声讨。
乌拉那拉氏指着她骂:若换一家人,你这样嘚瑟,早被主母给整治了。
李氏也摇头,孩子总是得有的。
玉录玳虽然心病没了,纳喇家也给了承诺,李氏仍然发愁她的子嗣问题。
除了传宗接代的压力,孩子也不单单是为了男人和夫家生的,同样留着女人自己的一半血脉,是女人在后宅中的慰藉。
若能两情相悦,自然是最好。
钮祜禄氏得到过四爷短暂的恋慕,笔下又接连写出动人心弦的故事,心中对爱情还是存有一份向往。
但她最近也感受到了暴富和搞事业的快乐,然真情可遇不可求,还是听福晋的,多攒些家底银子。
妾只知道,以王爷对二格格的宠爱和眼光,定会给二格格挑个四角俱全的夫婿,耿氏提醒道,有世子三位兄长在,往后还有七个弟弟长大成人,都是二格格的靠山。
论娘家,这已经是大清顶配了,谁娶了乌希哈,都只有好好捧着供着的份,哪敢惹她不快?最后,宋氏抱着乌希哈说:额娘只要以后你过得开心就好。
乌希哈听着额娘们的真知灼见,好像懂了,但又似乎什么都没懂。
她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对长大嫁人这件事情,充满了迷茫,还有些惶恐。
如果可以不长大就好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乌拉那拉氏有什么宴请交际的机会,能带乌希哈的都会把她带上,见了不少京中的官夫人。
乌希哈知道乌拉那拉氏是为了她好,努力学着人情往来。
那些夫人们或怀着别的心思,也有真心喜欢乌希哈乖巧懂事的,面上对她都慈爱极了。
但乌希哈总感觉心里有点不得劲。
好不容易熬到了休沐日,乌希哈立刻喊上弘时,去小汤山看大白,出城透透气。
没有提前相约,却在庄子门口看见成衮扎布等候相迎时,乌希哈的心情,终于久违的明朗起来。
布布!作者有话说:乌拉那拉氏:男人只是给我们赚钱的工具!年糕:生子PTSD!玛丽苏:如果不能给我很多的爱,那就给我很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