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亲的蕙宁从坤宁宫搬到了承乾宫, 开始了第一次的请安活动。
本来康熙想要陪同的,但是蕙宁不乐意,康熙在的话大家还怎么相互攻击, 想想看,康熙往上一坐,嫔妃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暗送秋波, 连说话都是轻声细语,一团和气,这第一次的请安就这么过去了, 岂不无趣。
虽然今天嫔妃们可能会一致对外,但是蕙宁觉得是人就会有私心, 到时候看她们拐着弯骂人也是一种乐趣。
所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蕙宁当即严词拒绝,不过是和妹妹们见见面, 哪里就要你陪着,你放心, 大家都是姐妹, 不过是坐在一起说说话,没事的。
玄烨, 你朝堂上还有许多事务急着去处理, 我这点子微末小事怎么能耽误你的时间。
怕康熙不同意,蕙宁顺手搬出国家大事,这下康熙肯定不会拒绝。
一听蕙宁的话, 康熙也就默认了, 没办法, 虽然美人醉骨, 但是还是权利更香, 而且现在又不是生死攸关的事,当然是政务排第一。
康熙的默认并没有伤到蕙宁的心,同样的,换她来选,她肯定选权利,唯有权利才能带来安全感,都怪这个操蛋的时代,人命不值钱。
做了决定又暂时无事的康熙果断起身,虽然他本来是坐着等蕙宁梳洗打扮的,我先去处理奏折。
知道了,此时蕙宁正对着镜子梳理长发,她回头说道,梁九功记得照顾好皇上。
主子娘娘,您说得哪里的话,奴才要是敢不照顾好皇上,脑袋早就掉了。
梁九功那叫一个委屈,平时当差他可是一百个上心,被蕙宁这么一提醒,显得他当差散漫似的,他当即叫屈道。
行了,我不过是白嘱咐一句,知道你对皇上用心,蕙宁一乐,大清早梁九功就演了场好戏,樱桃,送梁公公一包蜜糖。
是,主子,樱桃拿着包好的蜜糖塞到梁九功怀里,笑眯眯的说道,梁公公,你也沾沾喜气。
随后,樱桃又打趣道:还有,收了我们主子的蜜糖,梁公公可要多在皇上面前替我们主子美言几句。
收到蜜糖的梁九功第一时间往怀里塞了塞,这可是皇上和皇后大婚的喜糖,难得皇后娘娘慷慨,也是他有福气,自然要抓得紧一点,福气跑了他可就亏大了。
然后他便听到了樱桃的戏言,余光瞄了康熙一眼:樱桃你这不是说笑嘛,凭主子娘娘在皇上心里的地位,哪轮得到奴才指手画脚。
奴才还想请主子娘娘多多在皇上面前美言呢。
说完,梁九功朝蕙宁鞠躬行礼,一副求放过的模样。
梁公公......樱桃还想继续调侃,大喜的日子,就要高兴一点。
樱桃,过来帮忙。
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蕙宁制止了樱桃,梁九功可真有先见之明,知道樱桃不放过他,懂得搬救兵。
来了。
樱桃不情不愿,但是主子召唤,她只好先放过梁九功。
樱桃和梁九功的胡闹康熙看在眼里,也是一笑,梁九功在蕙宁面前的助攻他还是挺满意的,回头给梁九功加鸡腿。
*等到蕙宁磨磨蹭蹭的打扮妥当,嫔妃们在承乾宫已经等了好长一会,偏偏今天又是第一次,没人敢踩着时间线过来。
加上蕙宁在屋内有事耽搁了一会,拖的时间便更久了。
幸好承乾宫的奴才招待的周全,不然指不定就有一个苛待宫妃的帽子扣到蕙宁头上。
下马威!静坐许久的嫔妃们有志一同地认为这是蕙宁今天的第一个下马威。
至于为什么这么猜测,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老板第一天上班,不点上几把火镇不住场子。
实际上蕙宁真没想借此下嫔妃们面子,只不过是第一次正式在嫔妃们面前亮相,输人不输阵,或许她不如入宫多年的后妃们有气度,但是蕙宁表示自己更年轻,所以在挑选衣服上花费了较长的功夫,至于化妆,什么,你不知道女人化妆,一个小时打底嘛,更别说蕙宁更改好几次妆容了。
果不其然,等蕙宁盛装出席,打头的四妃,衣服颜色都是深色系,再对比一下气场,可不就是显得蕙宁更稚嫩了些。
蕙宁叹口气,比不过就比不过吧,反正她今天机智的穿了皇后和太后才可以穿的明黄色的旗装。
果然,蕙宁一出场,后妃们的眼珠子都黏在了她新做的明黄色旗装上,肚子里一个劲的冒酸水,都过去多少年了,自从康熙十六年孝昭皇后去世后,除了太后就没人可以名正言顺的穿明黄色了,进宫晚一点的位份低的甚至都没见过明黄色的衣服,不行了,太酸了,牙齿都要被酸倒了。
我猜的没错吧,樱桃朝石榴挤眼睛。
石榴偷偷比大拇指,还是你有道理。
一开始蕙宁没准备穿明黄色,但是樱桃极力推荐,石榴也在一旁敲边鼓,所以蕙宁不由得犹豫起来。
我觉得这衣服不称我。
蕙宁拿着樱桃递来的明黄色的衣服在镜子前面比划,不甚满意。
可是主子,适合您这年龄段的衣服虽然显得您活泼亮丽,但是显得您没气场,奴才怕压不住底下的妃嫔们。
说完樱桃从床上拿过一件旗装,要不这件?宝蓝色?蕙宁摇头,都不用试就拒绝了,太老气了,我才十五岁,很不必穿上了年纪的人才穿的颜色,在家都是额娘穿的,如果穿这件,还不如穿我手上明黄色的。
主子,这件呢?石榴拿起另一件。
蕙宁摇头,不行。
循环几次,主仆三人不仅身累心更累。
听你的,就这件吧。
看来看去,蕙宁最后决定穿樱桃推荐的,毕竟她穿得,别人穿不得,要的就是独一无二。
显然效果显著,蕙宁见到大家脸色都变了心里就舒坦,不过后妃们似乎心理素质极佳,很快便收回眼神,也对,心理素质不好的早被淘汰,估计坟头上的草都有三尺高了。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
由四妃领头向蕙宁行礼问安。
起来吧。
等礼仪做全了,蕙宁才免了礼。
等嫔妃们都坐好,蕙宁开始按着后宫排位一一点名。
恭妃。
第一个便是被改封号的恭妃。
其他人目光灼灼,等着看好戏,虽然之后可能轮到自己,但不耽误她们现在看别人的笑话,因为可能她们也会有笑话,此刻一定要吃回本。
蕙宁问道:本宫听太医说大福晋身体好多了,是吗?身为嫡母关怀庶子的福晋不是理所当然嘛,不客气的说,大阿哥必须唤她一声皇额娘,哪怕他将来登基了,她这个母后皇太后的地位也犹在恭妃的圣母皇太后之上,具体情况比如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慈安皇太后身前将慈禧压得死死的。
然而提到大福晋恭妃就不自在,畅春园中宜妃的那番话历历在目,回去之后她不是没劝过大阿哥,可大阿哥倔强地表示他就要和大福晋生嫡子。
额娘,儿子是庶长子,难道儿子的儿子,您的孙子也要和他阿玛一样走同样的路吗?被恭妃逼得不胜其烦的大阿哥将心中的想法脱口而出。
你,你什么意思,这是在怨额娘将你生做庶子吗?恭妃捂住胸口后退两步,不可置信的质问,明显是被大阿哥的话伤到了。
恭妃心道:大阿哥这个小兔崽子,为娘的一把屎一把尿将你拉扯大,现在长大了,翅膀硬了,开始嫌弃她出身卑微了,这可真是白养他了。
不,不是。
大阿哥同样一脸懊恼,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每次对上太子,都被对方若有似无的提醒他是嫡出,就好像自己的庶出身份即是原罪的行为弄得郁结于心。
俗话说不蒸馒头争口气。
大阿哥不甘心,同样是康熙的儿子,又经过康熙的精心培养,他自认能力不比太子差,又是太子哥哥,立储又讲究立嫡立长,简言之,他离皇位的最大障碍便是太子,没了太子这个嫡子,康熙不得立他这个长子,希望就在眼前,他岂能甘心。
大阿哥的想法没多大问题,计划也是大有可为,可惜他没料到的是康熙的超长待机,等到他和太子都四五十岁了,康熙仍然活着,古人曾言五十知天命,半辈子都过去了,现实摆在眼前,很多东西求而不得,认命算了。
尤其是太子,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随着康熙的逐渐老迈,康熙对太子的防备越来越重,三不五时的挑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再对其他儿子,重点是政敌大阿哥,那是夸了又夸,就是正常人都要给折磨疯了,所以太子觉得人生无望。
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此时的大阿哥仍是野心勃勃。
为了防止恭妃不理解自己,大阿哥进一步解释:额娘,您没发现吗,汗阿玛重视太子就是因为他是嫡子,我坚持和福晋生嫡子,这是在向汗阿玛学习,有了嫡子,儿子才能更得汗阿玛的看中。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就是喜欢福晋,想和她生孩子,一举两得不好吗?可你的那个福晋身体已经亏空到极致,太医明确下了诊断,不可再怀孕生子,除非你想让她死。
对于大阿哥的说法恭妃勉强接受,这也算个理由,但在背地里她酸溜溜的对身边的嬷嬷抱怨:说得冠冕堂皇,我是他额娘,当我看不出吗?还不是为了大福晋糊弄我,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娘娘放宽心,嬷嬷安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
嬷嬷也是服了,大阿哥就不能做做样子吗?谁家不是三妻四妾,就他守着自己媳妇,从未得到康熙一心一意对待的恭妃能不讨厌大福晋吗?放心,我放哪门子心?快被自己儿子气死的恭妃满脸不悦,都怪大福晋哪个狐媚子,自己不能生,还不让别人生,这不耽误大阿哥嘛。
嬷嬷劝道:也许过段时间大阿哥想通了,开窍了,也或是大阿哥的子嗣缘分在后头。
这么想,恭妃倒是有几分气顺了,对于大福晋她是眼不见心不烦,由着她养病去吧,反正大阿哥不听劝,先晾着,或许哪天他就回心转意了。
恭妃真心实意地祈祷,但照目前的情况看,估计她是等不到大阿哥回头了。
所以对于蕙宁的问话,恭妃只不咸不淡的回了两句话,一句是和一句多谢皇后娘娘关心。
回答完毕,被戳到伤心处的恭妃便闭口不言,她很烦躁,怎么是个人都要提一句大福晋,没完没了了是吧。
眼见因为蕙宁一句话导致恭妃绷着脸,知道大福晋近况的其他人皆会心一笑,大福晋就是恭妃的烦恼源泉,也是她们的快乐源泉。
搞完恭妃心态,蕙宁将目光投向宜妃,呀,怪不好意思的,把你儿媳妇弄没了,但是谁让你儿子后来像中了八阿哥的邪似的疯狂力挺他,事情都已经尘埃落定了还不罢手,依旧搅风搅雨,最后连累了自己额娘宜妃和亲哥五阿哥,也不知道他图啥,图全家倒霉吗?想了想,出于愧疚心,蕙宁决定搭把手,她对宜妃说道:皇上最近对九阿哥的功课很不满,宜妃你要劝九阿哥多花点时间在功课上。
蕙宁顿了一下,九阿哥和八阿哥关系融洽,最近八阿哥的学习可是连皇上都称赞的,不如宜妃你拜托八阿哥多带着点九阿哥?宜妃沉默:小九最近功课没做好?我怎么不知道,还有八阿哥是怎么回事,他学习好?然后就小□□习不好?谁家孩子谁心疼,宜妃又没什么大志向,说话爽快直接,不像别的嫔妃总是拐弯抹角,听得人心累,尤其是康熙劳累一天还要猜她们的心思,谁愿意?如此康熙越发乐意去宜妃那里,至少不用动脑子,所以宜妃不得宠谁得宠。
宜妃得宠,她的儿子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
大儿子五阿哥不用说,从小养在太后身边,与皇位无缘,但是将来一个亲王位跑不了。
至于九阿哥是第二个儿子,活泼好动,宜妃从没给他灌输争夺皇位的想法,只盼着他健健康康。
哦,现在有人指名道姓的告诉她,你儿子被人当做绿叶衬托出八阿哥那朵红花,宜妃当即怒了,是她提不动刀了还是有人飘了。
她虽然不觊觎皇位,但是阿哥该有的一个都不能少,她就是这种不肯吃亏的性格。
或许八阿哥不是故意的,但是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这是皇宫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果说康熙的注意力太子占据九成,剩下的一成里大阿哥占据九成,其余的阿哥平分,那么其他阿哥出头,便是动了别人的蛋糕,像八阿哥和九阿哥这样一强一弱,可不就显出八阿哥,衬得九阿哥黯淡无光,这是宜妃决不允许的。
故而不管八阿哥有意无意,总之从结果来看,八阿哥赢得了康熙的青睐,九阿哥得了训斥。
宜妃咬牙,不过区区一位庶妃的儿子,竟敢踩着她的儿子往上爬,八阿哥年纪小小,心机倒是深沉,卫氏是吧,你等着,本宫手伸不到前朝,动不了你儿子,我还罚不了你嘛。
庶妃卫氏即八阿哥的生母此刻一无所知,不知道由于她儿子的缘故惹来了掌权的四妃之一的宜妃的敌视,因为她没资格进入承乾宫,在外面磕个头就算了,毕竟康熙的后妃数量那么多,承乾宫装不下。
多谢皇后娘娘提醒,宜妃接过蕙宁的善意,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在宫中多一个敌人不如少一个敌人,她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和蕙宁暂时也没冲突,奴才回去就督促九阿哥加紧读书。
蕙宁满意的点点头,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过两年康熙就会分封诸皇子,可是到了八阿哥就结束了,九阿哥、十阿哥和八阿哥的年龄可只差两年,十六岁,已经成家,只等立业了,可康熙硬是没给他们爵位。
其中十阿哥的额娘可是温僖贵妃,出生钮祜禄氏,可谓出身高贵,不比太子差,康熙或许是出于政治考虑,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暂时压制十阿哥,而九阿哥和十阿哥同年出生,康熙不给十阿哥爵位,九阿哥也一起吧。
身处后宫的宜妃能理解康熙的考量吗?或许吧,彼时她已经失去了小儿子十一阿哥,对九阿哥更加上心。
宜妃的两只眼睛只能看到只比九阿哥大两岁的八阿哥的春风得意,得康熙的宠爱,十八岁封贝勒,又娶了安亲王的外孙女郭络罗氏,可不走路都带风。
至于八福晋郭络罗氏和宜妃的郭络罗氏可不是一家,宜妃表示高攀不起,不熟。
不患寡而不患均,想来失去十一阿哥的宜妃再在里面使使劲,九阿哥和八阿哥之间不得有条大裂缝,后宫里再在宜妃和卫氏当中添把火,依照宜妃的脾气卫氏肯定得受折磨,蕙宁表示她就不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九阿哥能死心塌地地跟着八阿哥,不怕八阿哥上位后翻脸吗?就算是为了宜妃,九阿哥也不敢继续捧八阿哥吧。
惠宜德荣四妃,接下来就是德妃了。
德妃,滑不留手,十四阿哥还小,没啥该操心的,四阿哥被生母拒绝的事情早几年发生,康熙已经盖棺定论,也不好直接翻旧账。
但谁让她是内务府出生的包衣呢,蕙宁想到康熙制定下来的厚厚一叠计划书,忍不住幸灾乐祸,先放她一码,回头有她好受的。
蕙宁随意扯了几句便放过了德妃,这让等着看好戏的人一脸失望。
终于轮到末位的荣妃了。
荣妃此时非常淡定的坐在位置上,相当坦然。
只见蕙宁和颜悦色的说道:荣妃,三福晋是本宫的堂姐,你我原是姻亲,在承乾宫不用拘谨,欢迎你来串门。
其他人:用不用这么双标?荣妃十分上道:三福晋明日会来给我请安,皇后娘娘若是思念家人也可以唤她来叙旧。
四妃轮流问候一遍,下面的都是小角色,既没有孩子,又不得康熙宠爱,实在不值一提,蕙宁敷衍几句就打发人走了。
*第一次请安圆满结束,其他人满不满意蕙宁不知道,但是蕙宁深感满意。
还有个人也很满意,那便是荣妃了。
荣妃带着贴身宫女流光踩着花盆底慢悠悠地走回延禧宫。
流光,这宫里的景色本宫看了那么多年,早腻了,今天发现别有一番滋味。
荣妃指着一处普通的黄色的菊花笑言。
流光抬眼看去,不过是常见的品种,宫里到处都是,哪里好看了?她满头黑线的说道:娘娘,您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自然看什么都顺眼。
是啊,荣妃展目眺望,本宫确实高兴。
奴婢很少见您这么开心了。
流光扶着荣妃,轻声道。
你知道本宫为何如此高兴吗?不等流光回答,荣妃自问自答:本宫和恭妃同一时间入宫,比不得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和孝懿皇后出生世家,但是皇上就是喜欢本宫,从六年到十六年,本宫恩宠不断,托皇上的洪福,十年间本宫生了五子一女,最后就剩下一子一女,五个儿子死了四个,中间的公主偏偏活了下来,流光你说巧不巧?皇长子的位置原本是本宫的承瑞的,可是仁孝皇后的儿子生下来,本宫的承瑞第二年便去世了,然后恭妃生下了新的皇长子,可惜仁孝皇后的嫡长子也死了,就相隔了几天。
说到这里,荣妃忍不住勾起嘴角,报应。
然后她又将嘴角拉直:凭着这个皇长子,恭妃一直压在本宫头上,封嫔的时候比比本宫排位高,封妃的时候直接占据第一位。
荣妃几乎要落泪,流光,你说如果承瑞还在,皇上看在他的面子上就不会让本宫落在宜妃和德妃后面。
一连串的话向流光砸来,她第一反应便是四处观察,很好,没人。
娘娘,您还有三阿哥和二公主啊,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您要向前看,路还长着呢。
流光干笑,德妃和宜妃有子有宠,恭妃虽然之前被康熙打脸,但是大阿哥还在,娘娘您招惹不起她们啊!为了防止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流光赶紧转移荣妃的注意力:娘娘,奴婢看得出来皇后娘娘对恭妃有意见,何况刚才皇后娘娘对您颇为礼遇,三福晋又是皇后娘娘的堂姐,您以后也算有了靠山。
提起三福晋荣妃就嘴角上扬,本来是三福晋不是她的第一人选,可架不住儿子喜欢,荣妃就剩这一个宝贝儿子,又不指望他干出什么大事,这不三阿哥一求,荣妃便立马答应了。
毕竟三福晋出生好容貌佳,虽然出生董鄂氏有点忌讳,但是三阿哥又不觊觎皇位,成全他没什么不好。
没想到的是,之前的缺点反倒成了优势,有蕙宁这位出自董鄂氏的皇后娘娘在,三阿哥也算多了层保障。
这边荣妃因儿媳得意,便有失意的。
这里指明恭妃。
回到景仁宫,恭妃便打发人寻来大阿哥。
蕙宁对宜妃说的那番话恭妃也听进去了。
别看恭妃当时没吭声,但是八阿哥是由她抚养长大的,她一直以为八阿哥是个乖巧的孩子,甚至和大阿哥都打算好了,以后八阿哥就在大阿哥手下做事,八阿哥也确实在和大阿哥的手下接触,现在一看,人家有自己的小心思,不行,她绝不允许。
额娘,听说您找儿子有事?大阿哥大步走进来。
没事就不能找你吗?恭妃心情不佳的埋怨一句,一天天的不知道在瞎忙活什么,也不知道多来探望额娘。
是儿子的不对,面对恭妃的输出,大阿哥连连讨饶,儿子以后一定经常看望额娘。
好了,找你来自然是有事的。
恭妃严肃脸,最近八阿哥在你那里干得怎么样?八弟吗?提到八阿哥,大阿哥来劲了,他滔滔不绝的称赞,额娘,老八可是个人才,聪明能干,带人处事体贴细致,帮了儿子不少忙,底下人也对他赞不绝口呢!恭妃看着自己缺心眼的儿子,陷入深深疑惑,她和康熙都是正常人,怎么儿子就感觉脑子里缺根弦似的。
说了半天没得到恭妃的回应,大阿哥忍不住停止对八阿哥的赞美,摸着脑袋,不明所以地问道:咋了,您对八弟有意见?是啊。
半晌,恭妃点点头。
大阿哥大感意外:额娘,老八可是您看着长大,您不是一直对他挺好的吗?是不是因为最近汗阿玛对他多次称赞,那小子心就大了,敢对您不敬?还是卫氏仗着老八得脸就不服您?觉得自己好有道理的大阿哥怒气冲冲往外跑,准备行使哥哥的权力,给爱新觉罗.胤禩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过程不对,结果对了。
恭妃抽了抽嘴,有时候她也觉得自己儿子运气忒好了点。
不过。
站住,我话还没说完呢。
恭妃示意宫人拉住大阿哥,你什么时候改改你这急躁的脾气?哦。
大阿哥乖乖低头。
恭妃深吸口气:八阿哥才在你那里干了多久,怎么人人都觉得他人品好?他能力强,待人亲切随和。
大阿哥随口道。
恭妃额头爆#:你的下属为什么要对别人有那么多的好感?老八能力强,你能力就弱?对啊!大阿哥愣住,我的人为什么要对老八这么欣赏?他好像回过神来:老八是不是在挖老子墙角?你觉得他能在你身后呆一辈子吗?恭妃冷笑一声,那小子到处结识你的手下,到时候你的人还是你的人吗?大阿哥不敢抬头:不是。
最近已经有两个人向大阿哥打报告要跟八阿哥一起干,他还觉得他们是要和老八一起帮他干活,甚至觉得其他人就该和他们一样,自觉加班。
没想到这两人的意思是脱离他跳槽到老八那,想到自己还大大奖赏了一番,大阿哥就怒气值暴涨,忍不住砸了个杯子,是不是当时的人都在笑话他?恭妃扫了一眼地上破碎的茶杯,问:脑袋清醒了?清醒了。
大阿哥有气无力,终日打雁终被雁啄瞎了眼,老八这个混蛋躲在他后面发展势力,可恨的是还抢老子的人,呸,不要脸。
既然已经知道他不是个玩意,以后防着他点,恭妃语重心长,你这是将精力放在了太子身上才让人钻了空子。
大阿哥依旧低头不语,显然受到的打击有点大,一时半会缓不过来。
恭妃觉得不行,要让大阿哥打起精神来。
没事,老八就是挖点人,九阿哥可是差点整个人都栽进去,也不知宜妃会怎么应对?恭妃幸灾乐祸地提了一嘴。
大阿哥不是损失最惨的,最惨的是宜妃,人儿子差点被忽悠成小弟,也不知道八阿哥口才是怎么练的,一个个被忽悠地找不到北。
?大阿哥得知自己只是倒霉蛋之一,还有更惨的,瞬间支棱起来,怎么说?恭妃愉快的和大阿哥分享了宜妃的倒霉事。
与此同时,恭妃口中更倒霉的宜妃正阴沉着脸翻阅飞羽收集到的消息。
九阿哥呢?宜妃面无表情的问候在一边的飞羽。
......九阿哥连同十阿哥一起去了八阿哥的院子。
该说幸好她收集消息的时候顺手查了九阿哥的行踪吗?这不正好用上了,飞羽庆幸。
又去?宜妃不满,这一天天的尽往八阿哥那里窜,皇宫这么大不够他玩的吗?更可恨的是他还拉着十阿哥一起,咋地,买一赠一啊,八阿哥的小算盘打得也太响了吧。
气不过的宜妃直接下了死命令:立刻把九阿哥给我带回来。
飞羽领命而去。
过了会,果然将九阿哥带回了翊坤宫。
额娘,你干嘛叫我回来,八哥正教我学习呢。
九阿哥撒了个谎,不敢说自己和十阿哥在八阿哥那里偷懒。
宜妃拧着眉:你的师傅呢?怎么不去问他们,八阿哥才比你大两岁,他自己也有功课,哪来的时间教你,何况还有十阿哥,他一人教你们两个?你以后少和他接触,和十阿哥一起整个皇宫还不够你们霍霍的吗?九阿哥当场拒绝,凭什么?我就要跟着八哥。
不行就是不行。
宜妃态度坚决,他就不是个东西。
八哥是个好人。
九阿哥不乐意了,就算是额娘也不可以随便污蔑他尊敬的八哥。
好人?宜妃嗤之以鼻,你额娘我纵横皇宫二十来年,形形色色的人见的多了,我在这里就没见过一个好人!你别被别人卖了还倒数钱。
八哥他温和有礼,从不摆架子,平时非常照顾我和十弟。
九阿哥试图说服自己额娘。
宜妃一言难尽地看了自己的傻儿子一眼,觉得他好甜,你是皇子吧?九阿哥点头:是啊。
九阿哥一脸奇怪,他可是宜妃亲生的,别告诉他宜妃给康熙带了绿帽,不可能吧。
宜妃继续问道:摸摸自己的良心,来,告诉额娘,你认为你脾气好吗?小爷的脾气当然不好。
九阿哥相当理直气壮,没半分不好意思,哪个皇子没脾气。
八阿哥也是皇子吧?宜妃谆谆诱导。
八哥当然是皇子啊。
九阿哥一脸笃定。
额娘,你到底想干嘛?说了半天没进入正题,九阿哥不耐烦了。
啪。
宜妃一拍桌子,怒火冲天,你是皇子,他也是皇子,你额娘我虽然地位高得宠些,但是皇上对你们这些皇子待遇可差不多,你自认高傲,八阿哥就没脾气了吗?我瞧着他年纪还小就懂得左右逢源,到处钻营,人人都夸他宽厚,我到是打从心眼里看他不顺眼。
八哥是为了他额娘卫庶妃,九阿哥试图替八阿哥从不与人交恶的行为解释,卫庶妃地位低微,八哥努力上进是想替她挣个主位。
为了卫庶妃,宜妃质问,只惦记亲娘,不关心养母?宫里就八哥额娘的身份最低,只是个庶妃。
九阿哥依旧觉得八阿哥的为人处世没啥问题。
宜妃反问:底下还有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呢,他们的额娘也是庶妃,但是你见他们没脾气吗?该吵吵该闹闹,这才是兄弟之间的相处,八阿哥平时什么样?九阿哥语塞,印象中,八哥从来都是一副温柔的模样,观之可亲,就是他一般不会参与到他们的打闹中来,大部分时间都是旁观。
见到自己儿子似乎听进去了,宜妃缓和口气同九阿哥说句心里话:额娘不是不允许你和兄弟们玩闹,但是前提是没有利用你,你和十阿哥整天连体婴似的腻在一起,额娘有说什么了吗?听额娘一句劝,八阿哥非常人,不要和他走得太近,免得连累到你。
额娘也觉得八哥非常人?听到宜妃对八阿哥的评价,九阿哥眼睛一亮,我......宜妃立马打断九阿哥的幻想:不管你在想什么,不可能!宜妃说得过于斩钉截铁,给予了才十三岁的九阿哥一个暴击,他干脆将他的小九九和盘托出:小爷我就是看太子不顺眼,太子从来都是拿下巴看我们,大哥也不是个好东西,成天对我们这些下面的弟弟吆五喝六,常常说要我们到他帐下办事,我呸,不就是比小爷我年长一些,光长个子不长脑子的蠢货。
所以你见到一个态度温和的就自动送货上门了。
宜妃似笑非笑。
九阿哥不好意思地补充:八哥能力也强。
然后他开始掰着手指向宜妃分析诸皇子:首先排除大哥和太子,三哥一心扑在做学问上,多与汉人打交道,不是我多嘴,咱满人更重武功,手上没点兵权,想抢皇位简直做梦,所以三哥上位的几率不大。
宜妃在一旁解释:三阿哥是荣妃连死四子后唯一存活下来的,她求的不过是平安,有荣妃拦着,三阿哥大概不会参与进皇位争夺。
哦,怪不得他更专注于文学,九阿哥继续,四哥,我早年就和他结过梁子,他自己又是太子铁杆,......九阿哥惊讶,四哥好像和八哥走同一条路线,前者站太子,后者暂时站大阿哥。
照你的说法,四阿哥不是同样有机会?宜妃笑言。
九阿哥思及四阿哥那板正的性格,以及其开始到处帮太子收拾烂摊子得罪人的行事作风,他果断将四阿哥踢出去:不可能的,就凭四哥那个刚正不阿的作风哪个朝臣敢支持他。
宜妃默默同意,反正是德妃的儿子,她也不乐意四阿哥上位。
九阿哥:五哥是太后养大的,pass,六哥早亡,七哥腿瘸了,除了八哥,我和十弟没那份才能,汗阿玛刚给十弟指了蒙古格格做福晋,十弟摆明了失去资格,底下的弟弟还小,暂时看不出来。
所以,数到最后,九阿哥总结,能选的就只有三哥和八哥,我更看好八哥。
说完,他长吐一口气,然后对宜妃捏腰捶腿,殷勤得不行。
没被九阿哥的糖衣炮弹腐蚀住,宜妃神色清醒的用力对着九阿哥的额头邦邦就是两下。
你汗阿玛还在呢,用得着你来操心继承人的事,你能看出来的,我也有数,老九,额娘今天给你划下道,不准掺和进皇位之争。
你是皇子,这辈子的荣华富贵是肯定的,前提是安分守己,你和你哥都不可能登上皇位,那还折腾什么,赢了收获不大,输了一败涂地,不仅仅是你,还有十阿哥和我和你哥都得付出代价,你也是通读史书的,失败者的下场你不知道吗?我和你哥暂且不提,都是亲人,没啥好说的,但是你拉十阿哥上八阿哥的车是怎么回事?要是十阿哥自己愿意我没二话,可他是因为你才亲近八阿哥,就算是为了他,你也应该多考虑一下。
令宜妃意外的是,提到十阿哥,九阿哥迟疑了,宜妃当时哽住了,合着十阿哥更重要。
之后,九阿哥表示他暂时和八阿哥保持距离吧。
其他三妃皆有动作,至于德妃,无事发生,四阿哥她不关心,十四阿哥还小上面哥哥的事与他无关,这样德妃也就清闲下来。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