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3 章

2025-03-22 07:21:44

收到消息的康熙下朝后第一时间来到承乾宫。

此时的蕙宁已被石榴和樱桃合力劝到床上, 然后一床被子盖上来,眼见樱桃跃跃欲试的想要再填上一床,蕙宁撑不住了, 现在又不是冬天,秋天盖两床被子是想要热死她吗?好在石榴及时阻拦住樱桃不靠谱的行为。

还是石榴靠谱,蕙宁感动。

不过对于石榴和樱桃看待她犹如易碎品的行为, 她也很无奈, 她好像没这么脆弱吧,这才怀孕,她们就不让她动弹, 以后可怎么办?皇后怎么样了?一进门,康熙便问石榴。

蕙宁无语, 明明她人就在眼前,偏偏去问她的宫女, 不能直接问她吗?回皇上,太医说了主子身体健康, 小阿哥也很康健。

石榴面带喜色的回道。

然后康熙坐到床边, 兴奋得不停的叨叨:这是我和你的第一个孩子,真没想到他来的这么快, 我还没做好准备呢, 蕙宁你说阿哥的名字取什么好?说着说着,康熙便唤人搬来书籍,俨然打算现场翻出个名字出来。

蕙宁笑意盈盈, 也不打断康熙的动作, 现场好, 如果她不满意还可以和康熙商量。

如今宫里阿哥的齿序已然排到十六, 那么她的孩子生下来的排名便是十七了。

等等, 蕙宁温柔的轻抚肚皮的动作一缓,这个排名莫名有点耳熟,十七阿哥好像叫胤礼吧。

不能吧,蕙宁干笑,还是换个名字吧,她有点阴影,硬要说的话,大概有整个人这么大的面积,可见还是蛮深刻的。

福字怎么样?蕙宁赶在康熙开口之前提议道,有那么一瞬间,她怕康熙冷不丁的冒出个‘礼’字出来。

不行的,礼字平平无奇不说,含义也比不上排在前面的阿哥的名字,其他阿哥都是福的意思,礼字着实有点不搭,而且胤礼和十七阿哥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蕙宁便感到浑身不适,还是先禁了康熙的言吧。

回头把果字也禁掉,蕙宁暗暗下定决心。

康熙斟酌了一下,赞同的点点头,福字确实不错,那就先暂定这个,我再多找几个名字做备选,这次用不上还有下次。

呼。

得到满意的答复,蕙宁轻舒一口气,不是礼字就好,旋即她又想到还没确定是阿哥呢,万一是个公主呢?不行,人不可以厚此薄彼。

想到这,蕙宁故作担忧的说道:玄烨,要是我生的是个女儿呢?你会不会不喜欢她?怎么会,只要是你的孩子我都喜欢。

康熙哄道,怕蕙宁多想。

孕妇孕中多思对身体和胎儿都不好,这点康熙是知道的,所以此刻他顺着蕙宁的意思往下说。

更重要的是康熙已经有十六个儿子,成功长大的就有好几位,此时的他不缺儿子,自然也就不渴望儿子,所以他才对蕙宁生男生女不在意,反正孩子生下来他都会捧在手心上宠爱的。

中年得子,心爱之人所生,又是中宫嫡出,不宠不行。

鉴于康熙的这番话说的过于顺耳,一下子就入了蕙宁的心,她赶紧趁热打铁想为女儿讨个寓意上佳的封号,毕竟康熙对公主的封号一般都是恭敬、谨慎和安定的意思,由此可见康熙对公主们的期望就是安抚蒙古,在蒙古做事小心,不要使其发生波澜。

唉,一点表达父爱的含义都没有,蕙宁这个新鲜出炉的额娘可不得多打算一点,至少她的公主的封号也要是独一无二的。

那请皇上一视同仁的为将来的小公主想个封号吧。

蕙宁这样对康熙说道,对于公主的起名绝口不提。

在蕙宁眼中,阿哥的名字由康熙取,公主的名字当然是属于她的,儿子—阿玛,女儿—额娘,一边一个才公平嘛。

康熙欣然同意,兴致勃勃地准备和蕙宁讨论封号。

可惜还没等蕙宁和康熙讨论出结果,蕙宁便止不住的打哈气,康熙相当理解,怀孕初期易困易乏。

而为了不打扰蕙宁休息,康熙索性回乾清宫思索公主的封号。

之后蕙宁便在石榴的服侍下去休息,临睡之前蕙宁的脑海中久久环绕着一个问题:她似乎忘记了什么?可她硬是想不起来,最后蕙宁只能无奈睡去。

等到蕙宁饱饱的睡了一觉,她才在石榴的提示下意识到她究竟忘了什么。

主子,您何时和皇上说让太子妃管理宫务?石榴一边不急不缓的替蕙宁梳理长发一边问道。

呀。

蕙宁伸手一拍脑袋,差点忘了正事。

随即嘶的一声,蕙宁泪眼花花的,动作太大,忘记后面石榴在替她梳头发,不小心扯到头发了,痛死人啦。

不疼不疼。

身后的石榴立刻放下梳子,边揉了揉蕙宁的后脑勺边安慰她。

明天再说吧,蕙宁疼得龇牙咧嘴,今天我是没精力了。

*翌日。

蕙宁大张旗鼓的请来了康熙、太子妃和四妃。

当着他们的面,蕙宁直接进入正题:皇上,如今中宫有主,宫权也该物归原主了。

对于蕙宁明目张胆的想要夺权的行为,四妃当然不愿意,只是碍于规矩,她们也说不出个不字来,好在蕙宁身怀有孕,可以拿这个做文章。

宜妃给康熙的印象向来是心直口快,于是她第一个打头阵:皇后娘娘说的在理,奴才们是该交还宫权,只是......她话锋一转:只是您现在怀着身孕,可能您是第一次有孕,不知道怀孕的人不宜操劳,而宫务向来是最耗费心思的,恐怕不利于您养胎。

话音刚落,其他三妃皆露出赞同的表情,虽然四妃各有矛盾,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四妃的立场是一致的。

早有所料的蕙宁将太子妃拉出来,大力推荐:婆婆不行,不是还有儿媳妇吗?蕙宁又转头对康熙建议道:皇上,太子妃嫁进来也有些时日了,反正早晚有这么一天,不如您今天将宫务交给她,试一试她的本事如何,也省得到时候太子妃手忙脚乱的,而且现在长辈们都在,如果有什么纰漏,太子妃大可以请教她们啊,想来宜妃她们也是乐意的。

说完,蕙宁冲四妃笑得灿烂。

四妃顿时如鲠在喉,按照蕙宁的说辞,这不仅仅让她们交出宫权,还要给天天太子妃当保姆,跟在太子妃后面帮她擦屁股收拾烂摊子。

皇后你欺人太甚!四妃怒气值爆棚。

这其中尤以德妃最为气闷,前朝四阿哥见天的跟着太子混,干的是打杂堵漏洞的伙计,现在他额娘也要跟着太子妃后面跑,太子夫妇这是前朝后宫母子一网打尽啊。

德妃满心郁郁,她废了多少劲才爬上了四妃的位置,好不容易熬死了孝懿皇后,熬死了温僖贵妃,刚翻身当家做主,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就又要屈居人下,人干事?尤其是自己的大儿子也在太子手下混,对比其他三妃,心气高的德妃感觉落她们一大截,同是四妃,凭什么她就要低人一等,德妃觉得她碰到四阿哥就没一件好事,所以心里越发厌恶四阿哥,不得不说,四阿哥这是躺着也中枪。

与此同时,尚在处理太子交给他的事务的四阿哥浑身一冷,他立刻停住笔开始思考,这是有人要算计他?唉,最近因为帮太子办事得罪的人有点多,数都数不过来,看来他得低调一点,小心一点。

此时康熙也在思考,要不要将宫权交给太子妃?很快,康熙便做了决定:皇后所言甚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皇后还在,宫权是不应该放在你们手上。

这是对四妃说的。

太子妃,宫务就交给你了,有不懂的地方多向恭妃她们请教。

康熙示意太子妃。

康熙同意蕙宁的意见原因有好几个方面:一方面康熙正处于对太子父爱爆棚的阶段,出于补偿的心理,太子那里不太好操作,因为他已经给了太子太多特权,不如补贴在太子妃身上,故而他认为让太子妃接管宫务未尝不可,另一方面出于遏制四妃和其儿子的势力发展,主要指大阿哥以及提前堤防其他阿哥,康熙认为四妃继续把持宫务不再合适,而康熙本来想让蕙宁管理宫务,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便宜了太子妃。

当然康熙还有一丝隐晦的想法,他怕四妃有人对蕙宁不利,这又多了条不让四妃掌权的理由。

果然,蕙宁听到康熙的决定露出一丝得逞的微笑。

太子妃,愣着做什么,快谢谢你汗阿玛。

蕙宁推了愣住的太子妃一下。

大概是惊喜来得太突然,太子妃一时回不过神,没反应过来。

别人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比如四阿哥,莫名又被自己额娘更加讨厌。

太子妃是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稀里糊涂的被请到承乾宫,莫名其妙的就拿到了宫权,她这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儿媳妇多谢汗阿玛。

回过神的太子妃领旨谢恩,又向四妃施礼,今后请母妃们多多关照。

关照你个大头鬼,四妃面露不善。

面对四妃眼底的不善,太子妃淡淡一笑,太子的敌人便是她的敌人,现在太子和大阿哥斗得不可开交,何尝不忌讳底下逐渐长大的弟弟们,四妃和她本就是敌人,削弱敌人,壮大自身,本是应有之理。

此时蕙宁注意到太子妃和四妃之间的暗涌,不自觉地扶住还未显怀的腰身,心中大呼,上啊,这宫里的水搅混了,她才好浑水摸鱼捞好处啊。

蕙宁都能知道的事,康熙更是心里门清,不合才好,太子和其他阿哥不睦,他晚上才能睡得着觉。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