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里, 睡得正香的九阿哥猛然惊醒,宛如垂死病中惊坐起。
忘记汗阿玛了!九阿哥用手背擦了把冷汗,头疼不已, 他不是故意的,但是前面孝敬了额娘,补贴了五哥, 关照了十弟, 独独漏了汗阿玛,要是被汗阿玛问起来,他总不能直白的说忘记了吧?这不纯纯找骂吗?一想到汗阿玛那张威严的脸, 刚从梦中苏醒的九阿哥便忍不住身子一抖,幸好身边没人, 否则他恐怕会被认为突发疾病,好生折腾一番。
夏邑, 去把常威给爷喊过来。
九阿哥顾不得其他,扬声喊道。
是。
门口守着的贴身太监夏邑应了声, 提着一盏灯笼摸黑去喊人。
大晚上的, 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被人摇醒,常威刚想发脾气就被夏邑堵了回去:常管家, 爷有请。
得嘞, 起吧。
不一会,两道身影趁着夜色疾步而来,一位是夏邑, 一位是常威。
爷, 可有何吩咐?常威惴惴不安地问道, 自家爷等不及的唤自己来肯定有要事, 可是他回顾一下白天的事情, 没什么纰漏啊。
九阿哥心里有事:府里还有多少银子?回爷的话,还有二十几万两,不到三十万两。
常威满头问号,大晚上的着急叫他来就是问府里的银子?白天也没见九阿哥这么财迷?九阿哥心里掂量了一下,是不是有点少,于是吩咐道:明天再筹集一点,凑足三十万两,记得速度快一点。
常威常大管家觉得自己主子肯定有急事,不敢耽搁,立刻说道:奴才这就去办。
常威办事九阿哥是放心的,于是他摆摆手示意常威和夏邑离开。
然后九阿哥打了个哈欠,放松心神再次入梦,明天还有场硬仗要打,不养精蓄锐怎么行。
第二天一大早,休息好的九阿哥等来的便是眼底乌青的常大管家。
爷,这是您要是三十万两银票。
加了大半夜班的常威殷勤地将筹备好的银票双手递上,为了这些银票,他可是废了不少心思,连头发都掉了好几根。
嗯。
九阿哥随手一接,揣到袖子里,仅仅敷衍了句,你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奴才该做的,当不得爷的夸奖。
虽然面容憔悴,但是常威仍然摆出副谄媚的嘴脸,讨好九阿哥的用心显露无疑。
跟着九阿哥身后的夏邑轻啧一声,要不怎么轮到常威当大管家呢,瞧人家那办事能力,再瞧他那张献媚的行为动作,活脱脱一个小人!就在夏邑看不起常威的同时,常威也对夏邑不屑一顾,不过是个太监,有什么可骄傲的!其实对于夏邑和常威两人的不对付,九阿哥隐约有点感受,但是他可不在乎手下人的小矛盾,在他看来只要不影响到帮他做事,一切无所谓。
摸了下鼓鼓囊囊的袖中,九阿哥的心顿时安定下来,大步离开,夏邑紧随其后。
虽然在心里鄙视常威,但是路过他时,夏邑仍旧微笑以对,常威亦是如此,塑料同事不外如是。
*早朝。
九阿哥抢在其他人前面头一个开口:汗阿玛,儿子有事禀告。
什么事?康熙冷冷的声音传来。
九阿哥心下一紧,看来汗阿玛的确对他有意见,幸好他及时想明白了,赶紧补救,汗阿玛,儿子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不能替您分忧,只是......开头正常操作先把自己贬低一番,九阿哥突然话锋一转,儿子只在商贾一事上有那么点天赋,之前赚了点小钱。
听到九阿哥的‘谦虚’之言,坐在龙椅上的康熙腹诽:你那是小钱?九阿哥接着没完没了的往下说:儿子从小到大都是由汗阿玛出钱养大,身上的一针一线都源于汗阿玛,所以儿子想回报汗阿玛一二。
他绝口不提昨天已经孝敬过宜嫔了。
然后他从袖中抽出一把银票,儿子愿将三十万两银票交于国库。
康熙精神一震:老九,你竟然愿意将你赚到的钱上交国库?这吃进去的还有吐出来的?是,儿子......没等九阿哥表完孝心,户部尚书便眼疾手快地‘接’过九阿哥手中的银票,死死的塞到怀里,一副谁抢就要和谁拼命的模样。
最近他是祖坟冒青烟了吗?这意外之财是一笔接一笔,户部尚书眼珠一转,张口便来:皇上,九阿哥这份孝心真是感天动地,每年三十万两啊~户部尚书说的情真意切,感动了自己,换来的是众人的:???而九阿哥则是:!!!他不是,他没有,别胡说!户部尚书你别睁着眼睛说瞎话!他没说每年上交三十万两啊!九阿哥呆滞在原地,后悔站出来,他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嘴,只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康熙,希望看在父子一场的份上,汗阿玛别坑他那么惨!康熙避开九阿哥的目光,若无其事的附和户部尚书的话:老九,你的孝心我收到了,难为你为国事着想,只是每年三十万两未免太过了......九阿哥热泪盈眶,还是汗阿玛疼他,他以后再也不说汗阿玛偏心太子了。
年年三十万两,户部尚书你哪来这么大的胃口,也不怕被噎死。
就在九阿哥内心诅咒户部尚书的时候,康熙打断了他的幻想:不如二十五万两吧,老九你觉得如何?不如何,九阿哥很想这么反驳回去,但是他不敢,在康熙充满压迫感的眼神下,九阿哥满腔委屈的答应了,年年二十五万两白银,杀了他吧!仔细算来,也不是交不起,但是想到每年平白少了二十五万两银子,九阿哥就心口绞痛,浑身无力,没兴趣经商了。
一个是自己当家做主,一个是为别人打工,区别可大了。
见到在康熙的逼迫下,九阿哥同意每年上交二十五万两银子,众人眼神乱飘,尤其是其他的尚书大人,除了户部,其他部门都缺钱呀,这二十五万两银子又不是税收,完全是意外之财,凭什么要被收到户部?礼部尚书率先一步:皇上,科考在即,户部的银子尚未分发下来,不如将这三十万两银子拨一部分留在礼部以供科举考试?他不贪心,截下一部分便可以了。
兵部尚书对礼部尚书怒目而视,他早将这三十万两银子视为己物,礼部尚书的行为就是在抢他的银钱,皇上,八旗子弟的粮饷尚未发放,不如就将这三十万两充作军饷吧。
礼部尚书倒吸一口冷气,兵部尚书好大口气,之前他不过是喝点汤,兵部尚书这是连锅带盆一起端走,不给人活路啊!这怎么行?其余的尚书大人纷纷出言,要分一杯汤羹。
面对重臣的针锋相对,处事不惊的康熙淡定的将三十万两银子当众划分,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的尚书大人们心满意足,白来的要什么自行车。
康熙,老端水大师了。
眼神瞟到面无表情的九阿哥,康熙有点心虚,自己儿子都贡献那么大了,自然要嘉奖一番,九阿哥与国有功,特封为贝勒。
儿子谢汗阿玛。
九阿哥心里带点安慰,好歹没白花三十万两,至少在面对康熙慈爱的眼神时,那一瞬间九阿哥觉得他可以再交三十万两,虽然下一秒现实给了他一盆冷水,将他过热的脑袋降温下来,目前手头拮据·九阿哥露出贫穷的微笑。
不是他不想,现实教做人。
下了早朝,康熙犹觉得对九阿哥这个儿子关心太少,需要挥洒一下他的父爱。
思及九阿哥还未娶福晋,康熙不禁尴尬,貌似是他的过错。
蕙宁,这届秀女当中有哪些出色的?康熙开始为自己找补。
为九阿哥找福晋?需不需要将宜嫔请来参考一下?蕙宁坦坦荡荡,虽然她曾是九阿哥的福晋人选,但是都是过去的事了,这几年,她和其他阿哥都保持了距离,面都没见几次,所以她坦然得很。
不用,你和我商量就可以了。
康熙觉得完全没必要通知宜嫔,一个小妾瞎掺和什么?蕙宁补充道:毕竟是九阿哥的生母,选福晋总要知道他喜欢哪样的,请宜嫔来,我们也好心里有数,别回头委屈了九阿哥。
不必了,老九我还不知道,挑个漂亮一点他准乐意。
康熙不以为意,老九打小就爱漂亮,连身边的人都要是模样出挑的,不漂亮他还不要。
行吧,她不过是偶尔发发善心,康熙不愿意,蕙宁就没再提。
一旁的石榴递上名单,蕙宁一一为康熙详细介绍。
之后,康熙在富察氏和钮祜禄氏之间举棋不定。
蕙宁私心觉得既然九阿哥和十阿哥交好,不妨联系更深一点,钮祜禄氏当九阿哥的福晋比富察氏合适。
或许康熙也是这么觉得,最后拍板定下了钮祜禄氏。
蕙宁:九阿哥,发媳妇啦。
收到圣旨的九阿哥:双喜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