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母,您在做什么?楚安话落, 一声轰雷在沉沉夜色中炸开,霎那间,天光忽闪, 像一道劈开苍穹的锋利剑光。
白日积攒于乌云间的阴雨,终于落下, 大如瓢泼。
我后又差人去打听这件事, 可惜没着落,楚安猜道, 你们说,唐府四邻迁走会不会和这事有关?顾九道:难说,不过按你这么推测,躲在吴响背后之人最可能是唐家人。
我们先来做个假设,顾九敛眸,边思忖边道, 撇开那男子所言真伪不谈,若柳云苓心悦之人并非唐易, 且其失踪与唐易有关,这般,唐易总是过分强调他和柳云苓两情相悦便有了一个解释得通的理由:为了消减众人对他的疑心。
就像现在, 唐易已然在汴京百姓口中成了重情重义的痴情郎君。
哪怕是来日旧案翻出,疑点重重,人们大多也不会相信唐易会和柳云苓的死有关。
雷声依旧轰鸣,沈时砚不紧不慢地敲打着书案,低声喃喃:两年前……似乎对唐家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段。
……又一道白光闪过,照亮朦胧雨幕。
阵阵寒风刮过, 唐家阖府的丧幡凌乱飘飞, 灵堂里排排烛光明明灭灭, 将周围一切映在冰冷的地面上,影影绰绰。
孙氏看了眼肃穆沉寂的棺材,让婆子撑着伞,慢步离开灵堂,回了院子。
绵绵不绝的夜风把廊檐的白灯笼吹得东倒西歪,寒意顺着袖口领口钻入衣内,潮湿又凉人。
看着前方弯弯绕绕的游廊末入黑暗,婆子不由地打了一个寒颤,不知是冷的,还是怕的。
她低声嘟囔着:见了鬼的天气呦。
孙氏看她一眼,淡淡道:掌嘴。
幽昏烛光在夜间摇曳跳跃,忽明忽暗,隐隐映亮孙氏那张慈祥和善的脸。
面无表情。
婆子不敢多嘴问半句,抬手便往嘴上重重扇去,清脆的巴掌声在哗哗啦啦的雨声中格外突兀。
孙氏似乎是笑了下,没再言语,主仆两人穿过红廊回到院子。
收了伞,孙氏摆了摆手,没让人伺候着,自个卸了妆饰,便往床榻走去。
房内窗棂紧闭,炭炉燃得正旺,展开的被褥软软地铺在床榻上。
赶在孙氏回来之前,一切都已收拾妥当。
孙氏俯身掀开被褥一角,刚欲躺下,然而下一秒,面上瞬间失了颜色。
她捂住嘴,硬生生将尖叫声卡在喉咙里。
一只没了呼吸的死猫正静静地躺在被褥下,浑身湿透,血肉模糊。
轰隆一声,惊雷劈闪,孙氏肩膀陡然发颤,下意识地后退两步,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怎么在这?!怎么可能在这!它不是已经——震耳发聩的雷声还在继续,孙氏失神地看向床榻,意识随着电闪雷鸣不断发散,最终定格在一个雨夜。
如当下一般的雨夜。
阵阵凄厉悲惨的叫声飘荡于雷雨中,转瞬便被吞噬得无影无踪。
痛不欲生,无助绝望。
孙氏死死地扼制住满心的惊慌失措,仓惶从地上爬起,四处翻找,可毫无异常。
她看向床榻的死猫,肩膀发颤,深深缓了一口气,咬着牙走过去,随手抓了一件衣衫将猫包裹住,吹灭灯烛,顾不得撑伞,疾步迈入雨中,来到后院花园一处偏隅。
大雨倾盆,雨滴毫无阻拦地拍打在身上,冰冷刺骨。
孙氏浑身湿透,双手拼命地挖开泥土,锥心痛意从十指蔓延至全身。
待泥坑挖好,孙氏便将死猫埋了进去,做好这一切,她重重地喘着气,摇摇晃晃地站起身。
这意料之外的事故,将她弄得狼狈不堪。
孙氏惊魂未定地盯着平坦如初的地面,转身便走。
却又倏地钉在原地。
几步之远的位置,唐易正撑着伞,静静地站在那,不知在她背后看了多久。
沉沉夜色和瓢泼大雨,模糊了唐易的身形。
两人四目相撞,唐易慢步走了过来。
眼神阴森,宛如一条吐着芯子的毒蛇。
孙氏背脊冷汗涔涔,脚步控制不住地往后退,却一不小心被藤蔓绊住脚,狼狈地摔在地上。
泥水飞溅。
唐易停在孙氏面前,死死地盯着她,语气阴沉。
叔母,您在做什么?……黑夜在逐渐消停的雨势中落下帷幕,天刚破晓,泛起淡青。
街巷里的百姓们陆陆续续地起床忙碌,唐府里的仆从们也不例外。
两个丫鬟并肩走在花园曲径,一粉一蓝,相互抱怨着这多变的天气,其中粉衣丫鬟余光瞥到了什么,忽然驻足。
她戳了戳身边人,喉咙有一瞬发紧:欸你、你瞧瞧,那儿是不是……是不是躺了一个人?蓝衣丫鬟顺着她指的方向考过去,心里咯噔一下。
郁郁葱葱的草丛中,一双绣花鞋格外显眼。
两人紧紧地攥住对方的胳膊,慢腾腾地往那儿移过去,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两人被落进眼帘的场景吓得头皮炸开,魂不附体。
啊——惊恐的尖叫声穿破清明凉晨,回荡在整座唐府中。
驻守在唐府的官差听到动静,迅速赶了过来,将此处团团围住。
很快,沈时砚、顾九和楚安三人收到了消息,不多时,身影便出现在唐府。
孙氏满身泥泞地躺在草丛间,一根粗壮的荆棘条紧紧地缠绕住脖颈,尖刺嵌入皮肉里,鲜血淋漓。
而张氏那只失了踪迹的小猫,就爬在孙氏怀里,没了呼吸。
周遭满地泥泞,顾九蹲下,看了看孙氏脏兮兮的绣花鞋,以及脚边挣扎时所留下的划痕,复又起身,抬眸看向沈时砚:地上的鞋印被刻意清理过,再加上昨夜雨势凶猛,很难看出什么。
不过尸体应该没有被移动过,这儿就是凶手杀人的地方。
说罢,转身将视线投向一旁面色煞白的唐易,道:唐掌柜,让孙氏院子里的人来回话吧。
七八个女使婆子聚集在庭院中,瑟瑟发抖,沈时砚询问当晚送孙氏回来的婆子,她只道,孙大娘子昨晚从灵堂回来之后,便进房休息了,没让人伺候着,屋里也很快熄了光亮,并无异常。
而顾九和楚安进了屋,很快便注意到床榻处的异常。
本该洁净干燥的被褥,此刻却又潮又脏,暗红色血迹斑驳,还有大片泥污。
楚安皱眉:这又是怎么回事?顾九捻起落在被褥上的几根毛发,静了片刻,大致猜到了经过。
这不是孙氏留下的,顾九将猫毛伸到楚安面前,昨晚凶手把原被孙氏杀死的猫放进她的被褥里。
孙氏看见本应该埋在土里的死猫却横空出现在自己房内,惊慌失措之余,必定要重新把它埋起来。
毕竟,我和王爷昨日才旁敲侧击地警告过她。
楚安听得云里雾绕:这猫不是凶手杀的吗?不是,顾九摇头,早在张氏死的那天,这猫就被孙氏杀了。
这点,从小猫尸体的腐烂程度也能看出来。
她抿了抿唇,解释道:那天孙氏刻意错开张氏回院的时间,借着送吃食进入张氏房间,又利用耗子拖住杜鹃她们的注意力,趁机将猫从后窗扔出去,出来后之所以提醒杜鹃关窗,是因为担心小猫会自己从窗户又跳回来。
等从张氏院子离开后,她按照往日一般折返回自个院子,途径小竹林时,顺手把那猫带入佛堂,并在那将其杀死。
后再燃上大量檀香,借以掩盖血腥。
楚安一脸讶然:好好的,她和一只猫过不去做什么?应是为了唐文远,顾九推测道,唐文远身子虚弱,又患有哮症,不宜和猫狗之类接触过多。
而昨日我听张氏院中下人说,这猫性子懒惰,平日不爱跑动,唯一喜欢去的地方,恰好就在孙氏院子附近。
说到此处,她顿了下,继续道:要么这猫是真爱往这儿跑,要么就是有人故意为之,想要借此让唐文远......这里的有人,则极有可能就是张氏。
我和王爷首次来此搜查时,去过唐文远屋子,那会儿他刚哮症发作不久,想必罪魁祸首便是那猫,如若不然,孙氏也没必要冒着和大房撕破脸的风险,去杀张氏那宝贝疙瘩。
楚安听得心底唏嘘,不知是该同情哪一方,末了,叹道:佛家信奉因果轮回,孙氏这般做,不是犯了忌讳吗。
你之前不还说她是墙头草,顾九笑了笑,若孙氏真虔诚信佛,便断然不会留着那骨瓷。
那真是奇怪了,楚安道,她既不诚心信佛,又缘何整日呆在佛堂诵经?顾九默了默,没说话。
谁说诵经便一定是信佛,或许是为了赎罪呢。
也说不定。
房外,沈时砚还在依次审问,顾九和楚安出去时,恰好轮到唐文远的妾室玲珑。
小姑娘眼眶红肿,泪如雨下,回话时还抑不住几声轻咳。
奴昨晚一直呆在自个房里,用完晚膳不久,便收拾收拾准备睡了,玲珑道,奴睡前有点安神香的习惯,昨晚雷雨交加的,奴担心自己睡不好,便让丫鬟比往日多燃了些香,故而睡得踏实,未能听到外面有什么声响。
顾九却有些好奇:小娘睡得这般早,不用在唐二郎房中照顾着?夫君一直是婆母在照料,玲珑微微低头,奴无需费心。
这倒是挺罕见。
若说孙氏不喜欢玲珑,倒不像。
顾九观察过,玲珑虽为妾室,但在唐府却不曾遭受过怠慢,身上穿的,头上戴的,皆和富家贵人没什么两样。
可若说孙氏喜欢玲珑,却也不像。
孙氏再怎么心疼和宝贝她那孱弱儿子,唐文远既然有了妾室,她便不该昼夜不分,总亲力亲为地照顾。
如此这般,让玲珑这个房里人如何自处?实在矛盾。
查问一圈,不光孙氏院中人不知其昨夜何时离开的,阖府上下,皆是一问三不知。
沈时砚站在檐下,静静地观察着每个人的神情:昨日府门紧闭,各个出口皆有官差看守。
本王又命人去查看墙角四处,皆无翻攀之痕。
所以,凶手现在应该还在府中,沈时砚声音缓而慢,每一个字都在尝试敲打人心,或是说,就在你们其中。
话音落下,众人惊慌失措,皆是不约而同地张望身侧,然后默默地拉开距离。
简短的一句话,将阖府紧紧地笼罩在恐慌之中。
本王再问一遍,沈时砚语气淡漠,昨晚有谁半夜而出?四周静可闻针。
直到。
王爷。
顾兰萱忽然上前半步,双手置于身前,死死地绞着丝帕,半张着嘴,欲言又止。
她缓了一口气,想到不久前腹部之痛,心一横,将犹豫半天的话说了出来。
王爷,昨夜唐易出去过。
作者有话说:明天开启假期啦~好好休息,玩得愉快!=3=ps,肆意伤害小动物是绝对哒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