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京风华 作者:悍刀客 > 第64章 王孙不归14

第64章 王孙不归14

2025-03-22 07:21:51

此事怕不仅仅只是一个命案这么简单。

钟景云见他们虽是眼底冒火, 却仍无可奈何的样子,不由哼笑一声,挺直了背脊:倒是下官想要问问宁王, 您派下属跟踪朝廷官员,还光天化日之下私闯民宅, 重伤于下官, 这到底是个什么道理!沈时砚笑意慢慢敛起,甩手将书册扔在钟景云脚旁, 他黑眸沉寂,语气淡淡:你与黄允在府衙外的谈话,本王的人听得真切。

钟景云神情微僵。

你现在无所畏惧的原因,无非是时间久远,证据难寻。

且你是文官,没有确凿的证据, 于理于法,本王都不能对你严刑逼供, 沈时砚沉声道,可你别忘了,本王若是循规蹈矩之辈, 又岂会为封白云观而无惧民愤?钟景云背脊有些发凉。

周志恒被凶手勒死后又割去舌头,这便是他有口胡言的下场。

沈时砚故意顿了下,直直地看着钟景云:你觉得你的所作所为会让凶手如何处置你?钟景云又往后退了半步,借此错开视线,理直气壮道:下官行得正,坐得端, 哪怕是许薛明的鬼魂索命, 我心安理得, 自是无所畏惧!顾九眯了眯明眸,察觉到这话的异常之处:三年前许薛明分明被一群黑衣人从皇城司手中半路劫走,至此失了踪迹,不知生死。

你为何却说‘鬼魂’二字?钟景云应付不来宁王,是因为他是官家为了与高太后争权,特地将他从惠州调回京都。

沈时砚既是官家的亲叔叔,又是官家唯一可以依靠的皇室宗亲,如此尊贵的地位,故而钟景云不敢与他硬碰硬。

自从在徐正那儿知道府衙在查三年前许薛明杀人一案,他便命人去打听了经常跟在沈时砚身边的三个人。

一个是先皇留给沈时砚的死士,一个是楚老将军的次子,另一个是礼部侍郎顾喻府上被逐出族谱的低贱庶女,尤其是最后一个,实在没什么好让他顾及的地方。

想到这,钟景云笑了笑:一时失语,姑娘何必字字计较。

言罢,钟景云对着沈时砚拱手行礼,语气似是恭敬又似敷衍:若是没什么别的事情,下官可就回府了。

待王爷日后寻得铁证,无需您再派人闯入家宅,下官定然二话不说,自请落狱。

楚安盯着钟景云远去的背影,不甘心道:王爷,就这样让他走了?他绝对有问题!无碍,沈时砚敛眸,所为之恶,必有迹可循。

况且凶手既然已经将杀意锁定在钟景云身上,接下来的日子必起风波,他心中有鬼,也不可能安然若素。

只不过——沈时砚若有所思地皱起眉:许薛明被人劫囚一事或许有古怪。

顾九抿了抿唇,点头:我也觉得。

且不说钟景云适才那番话,究竟是不是真如他所说,是一时失语,顾九道,我们近来调查三年前这个命案,从他人口中了解到的许薛明心系民生,聪明正直。

若他真是这样一个人,应该不可能会做出逃罪这种祸连全家的行为。

楚安微微睁大了眼睛:你们是怀疑劫囚一事并非许薛明所愿?顾九忖了忖,颔首道:正常思维下,劫囚这种事情于犯人而言,多是百利而无一害。

可若我们所查一事恰恰与之相反呢?案情查到现在,我们虽然还没能找到关键证据,来证明许薛明不是杀害瘸腿乞丐的凶手,但无论是根据凶手所为之因,还是目前所得推测,我觉得许薛明大抵是被冤枉的。

而真正杀害瘸腿乞丐的凶手就是利用这种寻常思维,彻底将许薛明的罪行牢牢落实。

与畏罪自杀相比,畏罪潜逃令人信服的程度显然更大。

楚安听得毛骨悚然:可若真是这般,这件事情的背后绝不可能只有钟景云一人。

钟家在汴京城仅仅只能称得上是书香门第,单凭他一人,是万万没有那大的本事敢从皇城司手里抢人。

一直默然不语的沈时砚忽然道:如果,劫囚这事就是皇城司一手策划呢?顾九和楚安同时一震。

对啊,差点忘了这事,顾九恍然,许薛明原本就应该被关在府衙西狱,等待官差进一步查明真相,可正是因皇城司突然从中插了一脚,才导致许薛明杀人一事匆忙结案。

钟景云心中有鬼,皇城司又怎么可能无辜呢?楚安张了张嘴,有些晃神:钟景云和皇城司能有什么关系?一个文臣,一个阉党。

虽说大宋文臣和阉党之间还没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由于皇城司违背太宗设立之初衷,自断鹰爪,落地成了外戚的走狗。

朝野那些肱骨之臣,还有以徐正为首的文人墨客所自发而成的风骨派,对皇城司那些阉贼的唾弃达到了历史顶峰。

而钟景云乃为徐正的学生,自然是站在阉党的对立面。

再者,即使钟景云身在曹营心在汉,皇城司那是个怎样的嚣张的存在,几乎不可能给他这个毫无实权的崇文院校书做这种擦屁股的事情。

这样想着,楚安顺嘴便说了出来。

顾九道:你说的没错,可你不要忘了,许薛明这件事情中还有高世恒和林时两人。

尤其是前者,他是高家嫡系子孙,而皇城司又效忠于高太后。

楚安皱眉道:可这样的话,杀瘸腿乞丐的人难不成是高世恒?沈时砚却缓缓摇头。

高家是高家,皇城司是皇城司,沈时砚淡淡道,高世恒对于皇城司而言并没这么重要。

顿了顿,他继续道:可能有他的原因,但绝不可能是皇城司参与这件事的根本。

顾九对政事纷争所知不多,且朝堂势力本就盘根错节,若要细细追究起谁人的所忠,必定是复杂得很。

对于沈时砚这番话,她没听太明白,又不想往深处想,干脆继续听他分析。

沈时砚抿起薄唇,语气沉沉:此事怕不仅仅只是一个命案这么简单。

言罢,他转身回到书案后坐下,提笔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与澧州知府,询问许家在流放途中遭遇土匪此事的详情,而后又派人密切监视钟景云的一举一动。

顾九有些担忧:澧州知府能靠得住吗?沈时砚眉心缓缓舒开,笑道:高家和皇城司还没厉害到手眼通天的地步。

这江山,仍是赵家的江山。

......傍晚时分,暮色四合。

顾九他们正准备去州桥附近吃晚饭,水云楼一个跑堂急匆匆地跑到府衙,送来一张两指宽的字条和一本诗集,并称这是收拾秀儿姐姐房间时,在她软枕下面发现的。

三人看了,脸色皆是微微一变。

字条上面仅有简短的一句话:许薛明是被高世恒所陷害。

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故意为之,不想让人凭此查到什么。

顾九翻开诗集书封,第一页并无诗词,而是三个字。

赠秀娘。

沈时砚垂眸扫了眼,判断道:应是许薛明所写。

想起那个站在二楼凭栏处笑得娇憨的姑娘,又不禁想到不过一日之间她的下场,顾九感到胸口有些沉闷。

楚安看着那本纸张泛黄却丝毫褶皱未曾有的书册,忍不住问道:这东西她平日应该是宝贝得紧,为何没带走?顾九抿唇:因为她知道,她有去无回。

刺杀高世恒这件事,无论成功与否,她都活不了。

她抬眼看向那张字条,眸色淡然:起初我便猜测秀儿之所以会刺杀高世恒,一定是有人在我们离开水云楼后告诉了她什么,这才使她铤而走险。

现在看来,她猜得分毫不差。

楚安问道:会是杀死周志恒的凶手吗?我第一个怀疑的对象也是这个人,顾九道,但现在,我觉得不是。

楚安不解道:为何?顾九看他,不问反答:你觉得秀儿能杀死高世恒的可能性有多大?楚安不假思索道:几乎为零。

顾九点头:没错,既然如此,那你猜送这张纸条的人又是为了什么?楚安愣了下,犹豫一会儿,隐隐抓到了什么,小心翼翼道:想让......秀儿死。

顾九敛眸:除此之外,我现在想不出更满意的推测了。

顿了顿,她继续道:那人应该是知道我们去了水云楼,又看见我与秀儿谈话,害怕我们从秀儿口中听到什么有关他的事情,这才故意给了秀儿这张字条。

楚安不由一惊:如此的话,那人岂不是提前知道高世恒会买水云楼的姑娘们。

顾九轻轻嗯了声:更有可能,就是那人在暗中推动了这桩买卖。

一语未了,顾九问道:林时和高世恒翻脸的可能性大吗?楚安摸了摸下巴:除非高林两家有巨大的利益冲突,否则这两个人,是不可能相互捅刀子的。

毕竟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谁下去了,这船都得翻。

那就可以排除林时的嫌疑。

顾九忖了忖:这个人一定是能与高世恒或是林时接触的到,且还能与之说上话。

楚安脑海里立马冒出一个人名:钟景云?三人曾是同窗,只不过后来钟景云金榜题名,离开了国子监。

目前来看,他的嫌疑最大,顾九静了会儿,看向沈时砚,王爷,咱们还没去过许薛明遇袭的地方。

根据之前王判官所言,许薛明入狱后称那晚他被人打晕,扔在了一处深巷。

沈时砚看顾九一眼,明白了她的意思,便点头道:那便叫上王判官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