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村妇,粗鄙不堪!曹氏骂道。
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跪了一地。
月嬷嬷也很生气,但她先把屋里伺候的人遣了出去,在一旁安抚:夫人千万别气坏了身子,为这样的人不值得。
曹氏深深呼吸了几下,咬着牙道:怪不得长公主要留下养女嫁四皇子,把这个亲生女儿嫁过来,原来她是这等货色!月嬷嬷继续安抚:夫人莫气。
三日后是湘王府的宴席,达官贵族都会去的,二少夫人这般上不得台面,还不知会闹出来什么笑话,又何须咱们动手。
第一个丢的就是长公主的颜面,其次是世子的颜面。
咱们只需静静看戏。
这番话说到了曹氏的心坎上,曹氏神色好看了许多,随后主仆二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说了起来。
因为三日后是宴席,桂嬷嬷去为苏云遥找了找适合的衣裳。
虽然琳琅长公主不喜欢苏云遥,但在钱财上倒也没亏了她,该有的她都有。
不过,这也是跟普通的世家小姐相比,若是跟苏云婉比,那是万万比不过的。
在公主府的一年,每一季苏云遥大概有六件衣裳,平时是没有的。
据她所知,苏云婉有十件,这还不算平时节礼的衣裳。
以前苏云遥是很满意的,但听下人说了苏云婉的待遇,去找长公主问过,可却被长公主狠狠训斥了一番。
你又不出门,要那么多衣裳做什么!是了,刚到京城时她还随长公主出过几次门,后来闹得笑话多了,长公主便不再带着她了,日日把她关在府中。
想到往事,苏云遥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很快又恢复如常。
如今她看开了,衣裳多了也没什么用,够穿就行。
夫人,您是穿这件鹅黄色的袄子还是柳绿色的?桂嬷嬷拿起来两件衣裳问道。
苏云遥回过神来,瞥了一眼压在箱笼底下的那件衣裳,指了指,道:穿那件大红色的。
桂嬷嬷和春杏皆是一怔。
苏云遥很喜欢大红色这种艳丽的颜色,可惜穿过一次后就被长公主训斥了。
母亲说她穿得艳俗,没有一丝贵族风范,土里土气,以后也不允许她穿。
她偏要穿。
她爱穿什么就穿什么。
这么喜庆的事儿穿那么素做什么,拿出来熨烫一下。
月嬷嬷面色迟疑:可长公主这回应该也会去……苏云遥道:无妨。
母亲一直瞧不上她,不管她做什么都没用,又何必去讨好。
春杏看了一眼桂嬷嬷,桂嬷嬷朝着她点了点头。
只要夫人开心,爱穿什么穿什么。
这一年长公主对夫人也过于苛刻了些。
去赴宴的前一晚,海棠突然跪在了苏云遥面前。
夫人,奴婢知道错了,您这次赴宴能不能带着奴婢?苏云遥瞥了海棠一眼,淡淡地道:给我个理由。
海棠扯着苏云遥的衣服下摆,道:奴婢出门次数多,认识的贵人多,能为夫人好好介绍众人,免得夫人在宴席上出丑。
苏云遥嘴角露出来一丝讥讽的笑。
海棠见苏云遥根本就不听,只好使出来最后的杀手锏。
这次长公主肯定也要去的,您出嫁前长公主说过出门的时候让奴婢陪着您,这次若是奴婢不去长公主肯定要问的。
又拿母亲来压她!苏云遥微微眯了眯眼。
好,这次就带着你。
不过,出了门就别想再回来了。
海棠顿时得意起来,看吧,夫人还是要听长公主的。
三日后,苏云遥随曹氏去湘王府赴宴。
武安侯府一共安排了两辆马车,周氏抢先跟曹氏坐了一辆马车,姜氏和苏云遥同乘一辆。
姜氏话少,苏云遥如今也不爱说话,两人很是沉默。
快到湘王府时,姜氏终于开口了。
谢谢二弟妹。
苏云遥看了她一眼。
谢谢你带我来湘王府。
姜氏又说得直白了些。
武安侯府从武,而她丈夫要从文。
武安侯府鲜少与文官来往。
丈夫将来要为官,她得跟一些文官的夫人搞好关系。
可惜曹氏一直不带她出门,她没有机会。
虽然那日她没站在苏云遥这边,但也知晓这次多亏了苏云遥,她记着她的恩情。
举手之劳,大嫂不必放在心上。
不多时,湘王府到了。
抬头看着湘王府门口的牌匾,苏云遥神色复杂。
前世,这一次出门可让她在宴席上丢尽了颜面。
母亲的训斥、婆母的口腹蜜剑、苏云婉的打压、侯府众夫人小姐的嘲讽……那些往事虽已过了许久,却又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苏云遥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她今日穿了一件大红色的交领式短袄,下着鸭卵青色裙。
袄子的领口处是鸭卵青色,袄面上绣着星星点点的石榴花,裙面上绣着绿色的石榴枝,点缀着一些石榴花。
红配绿是世人不太敢尝试的颜色,两种颜色都是非常浓重的色彩,每一种颜色都扎眼,放在一起容易眼花缭乱,显土气,非常不配。
可苏云遥这一身却丝毫不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大红色的袄子虽然鲜艳,但因为她本就肤色白皙,脸嫩,反倒是衬得人气色极好。
上面点缀的石榴花也让大红色没那么呆板,多了几分可爱。
至于下面的裙子,虽是绿色,但又不是特别浓重的绿,极淡的青绿色,并未夺了大红色袄子的色彩,又与袄子领口的鸭卵青色交相辉映。
今日她没有像前世一样画特别浓的妆,而是擦了一点点口脂,看起来气色极好,又像是没化过妆一样。
整个人看起来端庄中透露着一丝清新,清新中又透露着可爱。
如今她换了妆容,腰背挺直,整个人的气场与从前大不相同。
她一出现,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她。
这是哪家的夫人啊,长得好漂亮。
不知道,好像没见过。
好像是跟武安侯夫人一起来的。
武安侯夫人旁边那个我认识,是她家庶出的儿媳。
呀,难不成这就是上个月世子娶的夫人?听到这话,周遭顿时静了静。
武安侯世子上个月成亲,娶的是谁人人皆知。
一个人说出来大家心头的答案:姐姐是在说琳琅长公主家的那个女儿?说起来琳琅长公主,他们家两年前可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长公主府两年前突然放出来一个消息,他们府上的独女并非亲生,亲生的女儿在出生时被人掉了包,弄到乡下去了。
长公主府找了多年,终于找到了。
大家都对长公主这个乡下长大的亲生女儿非常好奇,只要她出现的宴席,定是会有很多妇人去参加。
见了之后,众人私下可没少议论。
那姑娘虽说投胎投的好,托生在长公主的腹中,无奈命不好。
生下来就被一个仆妇掉了包,把丫鬟生的女儿换成了她,又把她卖给了人牙子。
人牙子带出京城后,她又生了重病,被人遗弃了。
后来被人抱了回去,就这样养了十几年。
乡下长大的姑娘又能有什么见识?天天穿着鲜艳的颜色,恨不得把金银首饰挂满头,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跟长公主的养女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云泥之别。
后来琳琅长公主也不带出门了,把她关在府中学规矩。
听人说她规矩学得也不行,长公主对她很不满。
随后很快传出来长公主要把她许配给武安侯世子的消息。
对于这样的安排,武安侯府自是不满,毕竟之前要嫁给武安侯世子的可是才貌出众的婉姑娘,这两人相差极大。
无奈长公主身份尊贵,而当年定下娃娃亲之人又是乡下长大的真女儿,不得已,武安侯府只好捏着鼻子认下了。
几个月不见她这变化也太大了吧?一位妇人低声说道。
可不是么,这模样虽说还是原来的模样,可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却与上次见时完全不同了。
另一人说道。
有人提醒道:长公主本就长得明艳,驸马爷又是万里挑一的长相,这生出来的女儿不好看才怪。
可是……大家可别忘了这位的性情……一听这话,众人互相看了看,再看向苏云遥时就是一副看戏的神情。
到了这里自然先去拜见主家,苏云遥随曹氏去见湘王妃。
武安侯夫人、武安侯世子夫人到!见过王妃。
曹氏在前行礼。
苏云遥和姜氏、周氏在她身后行礼。
湘王妃抬了抬手让她们起身,随后便跟曹氏寒暄了几句,说过话,众人落座,湘王妃的视线落在了苏云遥的身上。
遥遥,我瞧着你今日气色不错,可见在侯府日子过得不错。
话语中尽显亲昵。
先帝共有三个孩子,长子是今上,长女琳琅长公主,次子便是湘王。
琳琅长公主和湘王是一母同胞的姐弟,湘王妃前世就对苏云遥极为和善。
苏云遥对她笑了笑,道:嗯,侯府众人都极好相处。
曹氏说着场面话:云遥是长公主的掌上明珠,我们侯府众人自是好生照顾着,不敢有一丝懈怠。
本是面上和谐,但这时有人出声了。
你们侯府自然是对世子夫人好,我听说世子因为夫人喜欢牡丹花四处搜寻名贵的牡丹花,种了满园。
大冬天的院子里也是鲜花盛开,真是好生让人羡慕啊。
这话一出众人的视线都往苏云遥身上瞥。
苏云遥卖花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几乎人人都知晓。
既然是为了看苏云遥的笑话,这样的事情又怎会藏着掖着,定是要说出来的。
我怎么听说那花被世子夫人卖了?苏云遥抬眸看向了说话之人。
文玉琰,文昌侯之女,嫁给了曹国舅之子。
五年后曹国舅下台,她被接回了府中。
不过,当时文昌侯已经去世,她在府中也不好过,生了一场大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结局也很是让人唏嘘。
前世文玉琰没少欺负她,处处给她使绊子,只要是宴席上定会讥讽她。
初时她不明所以,后来见她私下跟谢彦逍说话的娇羞模样,她便明白过来了。
一切都是因为谢彦逍。
世子夫人虽说没读过书没什么见识,但也不必如此糟蹋旁人的心意。
文玉琰又道。
文玉琰着实看不上苏云遥。
她从前输给苏云婉便也罢了,毕竟苏云婉长得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待人接物大方有礼。
可她苏云遥除了一副好面孔什么都没有。
不就是因为出身好么,凭什么啊!听说?苏云遥看着文玉琰轻声道,听谁说的?听到苏云遥开口,不少人默默看向她,一副看戏的神情。
这一年来她们总结出来一个经验,只要有苏云遥在的地方就有好戏看。
苏云遥仿若未觉,端起来茶盏放在唇边小抿一口,缓缓说道:文姑娘还未成亲吧?养在深闺中的姑娘不好好读书绣花,净打听旁人房中之事。
我从前听说文昌侯府是百年世家,书香门第,府中的少爷姑娘各个通晓古今,知书达理,没想到竟也会做这等事情,当真是好教养。
说到最后,茶盏放在了桌上。
殿内顿时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