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中的帖子, 云遥又想到了前世的种种。
她差点忘了,前世为了让母亲开心,在母亲的寿辰上, 她跳了剑舞。
母亲当时看起来倒也欢喜,不过很快就亲热地跟苏云婉谈起了她与四皇子的亲事, 并未把她放在心上。
今生她没了这个想法, 她把帖子随手放在一旁,去地里干活儿了。
如今小青菜已经长得很大, 她每日都能吃上新鲜的菜。
看着院子里的蔬菜渐渐长起来, 她内心的满足无法言说。
晚上,睡觉前桂嬷嬷提醒了一句:明日一个月的时间就到了, 咱们要去侯夫人那边请安, 您千万莫要忘了。
云遥道:知道了。
快乐的日子过得也太快了, 曹氏这么快就被放出来了, 按照曹氏的性子, 明日八成又要没事生事。
第二日一早, 云遥卡着点去了正院。
刚一进门, 还未请安, 曹氏的话就砸了过来。
老二媳妇儿, 这都辰正了, 你才起床吗?老二卯时起,你竟也不起床服侍他?你就是这般做人为人妇的?若是不会伺候,就让旁人伺候!云遥瞥了曹氏一眼。
曹氏看上去有些憔悴,想必这一个月心情并不好啊。
曹氏不开心, 她就开心。
说是想让旁人伺候谢彦逍, 还不就是想给他们瑶华院塞人, 想里间她和谢彦逍的关系, 想分宠么。
做梦!云遥睁眼说瞎话:母亲怎知我没起?夫君起床时我也起了的,我起的很早,好生把夫君服侍完了。
待夫君走后,我一直在屋里看书绣花,一刻也不得闲。
曹氏嗤笑一声:你没起便是没起,何必在我面前扯谎。
云遥垂着眼皮,淡淡地道:我何时扯谎了?不信母亲去问问夫君。
她就不信曹氏会拿这个问题去问谢彦逍,也不信谢彦逍会帮着曹氏。
谢彦逍可是说过了,有事就推给他。
接着,她抬眸看向曹氏,又反击了几句:母亲为何认为我在扯谎?夫君起床时,卧房只有我跟夫君二人,我夫妻俩的事你是如何知晓的,难不成是夫君告诉你的?不对啊,夫君没来正院。
还是说母亲派人偷偷趴在我们房门口监视我们?曹氏本想抓苏云遥的错处却被她反咬一口,顿时气得不行。
你胡扯什么!我何时派人监视你们了?云遥反问:我何时胡扯了?母亲既然没派人监视我们,又如何知晓我早上几时起床,在屋里做了什么。
难不成……这些都是母亲凭空猜测的?曹氏没想到自己又被苏云遥绕进去了,她气得抬手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放肆!老二媳妇儿,这一个月过去了,你竟还这般粗俗不懂规矩,成何体统!姜氏和周氏吓了一跳,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缓缓站了起来。
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两个人虽然有些害怕,但也不算太意外。
云遥更是早早做好了准备,在曹氏抬手的那一刻就知道她接下来的动作了。
她屁股动也没动一下,待曹氏说完,她道:母亲不就是想知道我早上做了什么吗?您是母亲,是长辈,您想知道什么我们自然不敢隐瞒。
您既然不相信我,那不然等夫君回来我们问问他,他总不能扯谎吧?到时候再把父亲请过来,让父亲给我们评评理。
曹氏冷眼盯着苏云遥,心头的火蹭蹭蹭往上窜。
一个月没见,她这儿媳的嘴巴比从前还要厉害了,开口闭口要拿侯爷来压她。
她是真当她拿她没办法吗?作为婆母,她若是想整治她,有的是法子。
曹氏忍了几忍,在心里默默念了几句佛经,心情渐渐平复下来,开口缓缓说道:也许是我太好说话了,这一个月你们都懒惰了,从明日起,每日卯正——话未说完就被云遥打断了。
过几日就是我母亲的寿辰了,到时候京城有头有脸的世家夫人都会去吧。
母亲一个月没出门,旁人若是问起来我该如何答呢……云遥满脸思索的神色。
顿了顿,她叹了叹气,又道:哎,我这么诚实的人,旁人一问肯定要说实话啊。
可我若是说了实话,岂不是会让母亲在世家中没脸?作为儿媳我可不能这样做啊。
可不说实话就要扯谎,违背了我诚实的做人原则。
当真是让人为难啊!云遥满脸为难。
曹氏脸色顿时变了。
觑了一眼曹氏的神色,云遥接着道:我最近几日要准备母亲寿辰的礼物,还要服侍夫君上朝,怕是来不了这么早,想必母亲不会介意的,对吧?我这个人吧,心情不好了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毕竟母亲也是知道的,我这个人粗俗又不懂规矩。
粗俗、不懂规矩,这几个字咬得极重。
先是提出来曹氏被禁足一事来威胁她,然后再说出来自己的目的。
看着云遥那一张脸,曹氏撕了她的心都有了。
可她知晓云遥的性子,当真是不管不顾,那张嘴不知会说出来什么事情。
曹氏被气得太阳穴直跳,手也微微颤抖。
她盯着云遥看了许久,咬着牙道:我当然不会介意,你们退下吧。
是,母亲。
云遥随意福了福身,转身离开了。
曹氏都往他们小院下毒了,她还顾着她的脸面?她可不是什么软包子!姜氏也站起身,木着脸道:源哥儿一个人在书房读书,儿媳去看看了。
周氏没走。
虽说上次曹氏摆了她一道,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了自己的身上,但她深刻地明白,若想捞些好处,还得靠着曹氏。
这府中的主子如今是侯爷和曹氏,将来很可能是谢彦逍和苏云遥。
只是,谢彦逍那人冷得很,对她丈夫也不念及手足之情。
苏云遥既不懂礼数又是个眼睛长在头顶的人,丝毫不把她看在眼里,对于她安插在他们小院中的人也处理得干脆利索。
与其去讨好苏云遥,倒不如讨好曹氏,至少为了让她对付苏云遥,曹氏还能给她点好处。
母亲莫气,二嫂就是那样的性子,她对谁都那样的。
这一个月来母亲不在府中,她很是猖狂。
曹氏瞥了周氏一眼。
周氏知晓曹氏爱听什么,把苏云遥这一月来的所作所为都说了一遍。
只是这些事情没什么可利用的,曹氏神色越发不耐。
老三媳妇儿,若是无事你就先退下吧,我乏了。
周氏并不想走,只是曹氏都这样说了,她也不好再留。
她站起身来,脑子里仍在想着苏云遥有没有做错什么事。
突然,她想到了一事。
母亲,您可还记得二嫂前些时候不是在院子里又是翻土又是施肥么?曹氏端了茶,有些不耐地道:嗯,记得,怎么了?周氏笑着道:您猜她要种什么?曹氏放下茶,沉着脸道:还能是什么,无非是些花花草草。
谁知她喜欢什么花,爱种什么种什么。
她安插在瑶华院的人都被苏云遥铲除了,那小院如今跟个铁桶似的,一点消息都探听不出来。
这一个月她又被禁足在正院中,一点瑶华院的消息都没打听到。
曹氏的神色已经非常不耐烦了,看起来想要发脾气。
周氏连忙揭晓了答案:不是花,二嫂种的是菜,还是最便宜的青菜、大白菜、黄瓜之类的端不上桌的。
周氏的人也被揪了出来扔到庄子上,但周氏去过瑶华院,亲眼见过那些东西。
曹氏的神色终于变了,眼睛也瞥向了周氏,显然对这样事情非常感兴趣。
而且,声音里充满了惊讶:你说什么?苏云遥在哪里种的?瑶华院?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苏云遥竟会在院子里种这些东西,即便是周氏说了,她也持怀疑态度。
周氏点头:正是!二嫂在瑶华院里种了菜,那院子如今被她种的满满当当的,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
我亲眼所见!这个消息倒是有点意思。
半晌,曹氏嗤笑一声,说道:她这是把瑶华院当成什么了?庄子上?乡下?周氏笑着道:谁知道呢,二嫂许是把这里当成自己从前住的地方了吧。
我瞧着她许是不懂京城的规矩呢。
京城各个世家官宦之家哪有在院子里种菜的,大家都种花。
种些便宜的话尚且要被人嘲笑,二嫂这种种菜的,旁人若是知晓了……说到这里周氏拿着帕子遮了遮唇,笑了笑,又道:还不知会说什么呢。
曹氏也笑了。
世家还能说什么,不得让人消掉大牙。
她都能想到各个府中的夫人听到这件事情时的表情。
老三媳妇儿,这事儿你做的不错。
我知道你心中所想,只是你父亲最近对我管家一事也提出来质疑,我想帮你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等过些时日,我定会给你指派一些活儿。
周氏笑了,福了福身:多谢母亲疼我。
嗯,我听说你那小院中也不太平,今儿就让阿月跟你走一趟,替你收拾收拾那几个狐媚子。
周氏眼前一亮,笑了。
那些狐媚子仗着丈夫的宠爱有些不把她放在眼里,她一收拾她们丈夫就跟她发脾气。
若是能借着婆母的手收拾收拾,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谢母亲!阿月,你跟三少夫人走一趟吧。
曹氏看了月嬷嬷一眼。
月嬷嬷会意,道:是,夫人。
月嬷嬷带着几个人跟着周氏来到了他们小院,正好谢叔煜的两个妾侍正在吵架,看着要打起来了。
月嬷嬷让人把她们拉开,斥道:你们这些狐媚子就会祸害府中的爷们儿!咱们三少爷都被你们害成什么样子了?三少夫人若是不说,咱们夫人还不知晓呢。
今儿夫人先给你们些教训,若你们还是如此,改日夫人就把你们发卖了!说着,让人按住两个妾,一人扇了十个耳光。
月嬷嬷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看着跪在下面狼狈不堪的两个妾。
她带来的丫鬟心中有数,听着响亮,实则没多疼。
她们明着是为了三少爷教训迷惑主子的妾侍,实则想挑拨挑拨妾侍和周氏,以及周氏和谢叔煜之间的关系。
眼前这一幕乱得很,月嬷嬷看向别处。
只是随意瞥了一眼,却瞧见了躲在一旁缩着身子,穿着朴素的一个丫鬟。
那丫鬟的身形看起来有些奇怪。
瞧见她看向她了,那丫鬟立马站直了身子,转身朝着后面的厢房走去。
月嬷嬷顿时一惊。
她本来还没想明白这丫鬟哪里奇怪,这会儿却是明白过来了。
刚刚若是没看错,那丫鬟转身的时候身子站直了,小腹竟然微微隆起。
瞧着这背影,分明像个有了身孕的妇人。
这小院中的丫鬟有了身孕,孩子多半就是三少爷的。
月嬷嬷瞥了一眼周氏,顿觉此人蠢到了极致。
这两个妾侍也跟她一样蠢笨。
真正聪明的都已经把孩子揣在肚子里了。
又对两个妾侍放了几句狠话,月嬷嬷带着人匆忙离开了。
回到正院,月嬷嬷把人遣了出去,偷偷跟曹氏说了起来。
当真?!曹氏再次惊讶。
月嬷嬷点头:真的,那丫鬟之前时常跟着三少夫人来请安。
刚刚老奴看得真切,她肚子都大了,看起来至少四个月了,也不知三少夫人怎么没发现。
曹氏脸上的笑就没落下。
这解除了禁足后,喜事一件跟着一件来啊。
你可得打听清楚了,这孩子是不是老三的种。
曹氏谨慎地说道。
月嬷嬷道:刚刚老奴问了问那院中的人,八成是三少爷的。
不过出了院子老奴又让人去打探了,等有了消息老奴第一时间告诉夫人。
曹氏笑着道:好,好!这孩子你可得看顾些,得让她平安生产才是。
月嬷嬷笑着说:老奴明白。
庶出的生在嫡出的前面,侯爷定要不开心,也会对三少爷更加失望。
侯府的家业就这么大,别人少分一点,他们四少爷就能多分一点。
而只要三房的长子是庶出的,这三房将来就别想安生。
说完三房,二人又提起来瑶华院。
老三媳妇儿好对付,就是老二这个媳妇儿难缠得很!曹氏提起来云遥就是咬牙切齿,恨不得立马抓过来打一顿。
月嬷嬷连忙安抚:二少夫人就是个喜欢生事儿的。
兴许不用咱们咱们出手对付她,她自己就能惹出来不少事。
这一点曹氏赞同,点了点头。
不是拿长公主的寿辰压她么,那么这次她就让她在寿辰上好好出出丑。
长公主知晓此事定会觉得丢脸,不知会怎么责骂苏云遥。
她脾气又暴躁,到时候定要跟长公主吵起来。
咱们只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曹氏笑着道,此事还得让周氏那个蠢货说出来。
月嬷嬷道:夫人英明!云遥从正院出来时神清气爽,甚至肚子有些饿了。
回到院中,她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骨头汤味儿,朝着厨房走去。
秋娘正在和面,准备炸馃子。
云遥摸了摸自己的瘪瘪的肚子,更饿了。
秋娘那边炸着馃子,云遥在碗里打了一颗鸡蛋,再浇上一大勺骨头汤,上面撒一些葱花香菜,滴上几滴麻油,味道别提有多香了。
馃子炸好后,云遥直接坐在厨房的小桌子前吃了起来。
馃子放在骨头汤里泡一泡,味道浸入里面,香得很。
拿出来一个小碟子,舀出来两勺秘制肉酱,拿着馃子蘸一蘸,味道也很香。
桂嬷嬷走了过来,笑着道:夫人,您这也太不讲究了些,就不能去正屋吃么?云遥喝了一口骨头汤,道:在哪不都一样么,反正都是吃饭,吃饱了就好。
桂嬷嬷摇了摇头,也不知说什么好了。
昨晚他们世子也是在厨房吃的。
从前她还以为世子是个讲究人,没想到如今这夫妻俩一个比一个不讲究。
吃饱喝足,云遥去地里干了一会儿活,回了屋里。
她想,这样的日子反倒是跟在顾家村差不多了,只除了身边没有亲人。
低头看了看桌子上的几本农书,云遥笑了。
再过一个月就要举办文试了,算算日子,大哥也快要进京了。
等到大哥进了京,授了官职,爹娘也要来京城了。
她不记得前世大哥具体是哪日到的了,等母亲的寿辰结束,她得找人去城门口盯着。
晚上,外院书房。
乔谦和道:前些时候我还怀疑言天师是太子那边的人,没想到如今他竟然又突然来了这一招。
言天师来都城两年,当真是让人看不出来他究竟是谁的人。
谢彦逍也对言天师的举动有些疑惑。
言天师为何会阻止琉璃公主和亲?这对他没有任何的好处。
如果他真的想阻止琉璃公主和亲,大可和国舅府退亲时一同跟皇上说,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过了一些时日,借着炼丹再次失败时说的。
很显然,这是他最近刚刚改变的想法。
乔谦和也在想此事,他道:您说他会不会被琉璃公主收买了?我听说言天师非常爱财。
谢彦逍点头:有这种可能。
言天师爱财,昭国又富庶,难保他不为钱财所动。
只是他没听说这二人有过什么接触。
不过,他脑海中却突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夫人曾去见过琉璃公主。
第二日她又有可能去见了言天师。
过了没几日言天师炼丹再次失败,跟皇上暗示琉璃公主的亲事不宜成。
据他所知,夫人前些时候曾去打探过琉璃公主的事情。
难道这一切都是夫人所为?少主子,少主子……谢彦逍回过神来,道: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总之这件事情于咱们有利。
乔谦和笑着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昭国如今的国君虽然昏聩,但大皇子有勇有谋,说不定能答应咱们的条件。
谢彦逍点了点头。
忙完正事,谢彦逍回了后宅。
他发现云遥今日心情似乎不错。
想到刚谈论的事情,谢彦逍试探了几句。
琉璃公主不日便要回昭国了。
云遥的视线从书上挪开,惊讶地道:这么快?昨日得知消息时她便猜到琉璃公主快要回国了,但她没料到这件事情会来得这样快。
谢彦逍眼皮微动。
琉璃公主此次来大历是要和亲的。
听到这个消息,夫人的反应不是琉璃公主为何要回国,而是她为什么离开得这么快。
显然,她早已知晓此事。
此事他今日刚刚知晓,她又是如何提前知晓的?除非她跟当时在场的人有联系。
嗯,宫里刚刚传出来的消息。
我想着夫人跟琉璃公主关系甚好,便想着告知你一声。
云遥初听琉璃公主离开心中有些不适,但很快就松了一口气。
既然琉璃公主归期已定,那就说明事情已然尘埃落定,她是真的不用留在大历和亲了。
真好!她并未发现谢彦逍在探她的口风,她在为琉璃公主即将离开而开心。
虽然她很喜欢琉璃公主,彼此性格非常投机,但她更希望自己的好友能够自由,能够收获幸福。
不过,她得想个法子在琉璃公主离开前再见见她才好。
谢彦逍本是想着试探云遥的,此刻见她眉头微蹙,似是猜到了她心中所想,又道:过几日长公主的寿辰琉璃公主也会去。
云遥眼前一亮。
这样,她就不用再想用什么借口去见她了。
大历每月都有商队去昭国,夫人若是思念公主可以随时去信。
云遥心中又是一喜。
谢彦逍发现,夫人今日心情确实比往日好些。
晚上他提出来一些过分的要求她也配合他。
两个人一直折腾到半夜方停下来。
他不知,第二日一早,云遥醒来后可是把他狠狠骂了一顿。